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乡土流离> 10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1 / 2)

乡土流离 澄远斋 更新时间 2021-12-25

 孩子为什么撒谎,你准备怎么办?

这几天,孩子她妈对撒谎这个现象非常头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前几天让孩子把捡到的铅笔还给老师,回来问,孩子说还了,结果在书包里再次发现那支铅笔;问孩子今天有没有作业,开始说没有,过了一会又说没有。这段时间,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孩子也被妈妈教训了好几次。

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诚实的说谎的孩子,而孩子们也知道说谎的不是好孩子。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来自美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了说谎话,到了7岁,98的孩子都说过谎。

请先正视一个问题,撒谎是所有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动物也会通过肢体语言故布疑阵逃避敌人的伤害,不会说话的孩子也会通过哭闹的身体反应吸引妈妈的注意。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说谎,先不要生气上火,更不要急着给孩子戴上撒谎的帽子,至少你得先搞清楚孩子到底怎么回事,想办法解决问题。其实,孩子会撒谎,也是她智力发育的表现。

一、孩子撒谎的区分

孩子说谎,分为无意识说谎和有意识说谎,非道德意义的说谎和道德意义的说谎。

无意识说谎。

1、无意识说谎

情景回放1

4岁的菲菲吃早饭时煞有介事地对妈妈说:“昨天,许多小矮人来到我的房间,还有白雪公主,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专家点评

2-4岁的孩子经常说一些天马行空的谎言,他们往往即兴而说,没有很强的逻辑,成人轻易就能“识破”。其实,孩子们的这些谎言都是来源于梦境或想象。4岁以内的孩子想象力没有受到成人世界里的条条框框约束,而且他们还无法清楚地区分开现实和想象,所以往往把看到的、听到的故事,经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种新的景象,并且非常投入地信以为真。

菲菲对妈妈讲的事情虽然不可能发生,但它与我们所说的道德意义上的说谎截然不同,它是幼儿创造性的萌芽,是幼儿把想象和现实混淆的结果,这是做父母应该珍惜和鼓励的。比如,家长抓住这个时机,鼓励孩子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你不妨问问:“你看到的小矮人长得什么样?”。不用担心孩子会长久地混淆现实与想象,随着智力的发展这都不是问题。父母也可以借助家中的道具,跟孩子做一个想象的游戏,对孩子智力发展和思维拓展都是很好的游戏方式。

情景回放2

3岁的明明早上起床时,床上湿了一大片,妈妈问是这么回事,他狡辩:“我没有尿床,是我睡觉时出的汗。”

专家点评

明明所说的也不属于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它只是幼儿为了摆脱尴尬而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小小的理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当然,对这种“谎言”也不能任其发展,父母应该以一种温和幽默的态度对待孩子所做的错事,而不是让孩子因犯错误而产生心理压力和恐惧。这样,在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更有可能讲出真话。

情景回放3

5岁的东东在幼儿园说:“我奶奶给我买了一把漂亮的冲锋枪,会冒火的,哒哒哒……”可是老师向东东的妈妈问起这事才知道,东东的奶奶并没有给东东买冲锋枪,奶奶原来答应要买,但因为有事还没买成。

专家点评

东东说的话也不能算是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因为他不是为了掩盖错误,欺骗别人,只是在表达一个没能实现的美好的愿望罢了。

2、有意识说谎

情景回放4

6岁的亮亮没有做家庭作业,老师收作业时,他说:“我忘带作业本了。”

情景回放5

5岁的红红非常喜欢小朋友的玩具,她趁人不注意,把玩具放到了自己兜里,老师在她兜里发现了玩具,一再问她,她就不说玩具是自己拿的。她说:“我也不知道是谁放在我兜里的。”

专家点评

亮亮和红红的话都属于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因为他们都是有意识地说谎,目的是掩盖自己的错误,欺骗别人,即使这样,也不要认为孩子就像犯了弥天大罪,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好“哄”,一旦“哄”出实话,要么立即让孩子屁股啪啪“开花”,要么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横眉呵斥。这样做的后果非常糟糕,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也称得上到了星级水平。从此以后,不仅家长的威信要大打折扣,孩子诚实的德行也难以形成。反之,如果家长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一定会实话实说,一吐为快的。

4-5岁:“避害性”谎言

【孩子说说】昨天,宝宝不小心把麻麻的香水瓶摔烂了,那是麻麻最喜欢的香水,她知道了一定会责怪我的。所以当麻麻问起的时候,宝宝故作镇定地说:“不是我打烂的哦,是咪咪家里的小猫打烂的。”可奶奶出来“拆穿”宝宝了:“今天我一直把咪咪关在笼子里没放出来过。”麻麻很生气,说“撒谎的都是坏孩子”。宝宝很伤心,我只是不想让麻麻生气而已,想不到撒谎反而让麻麻更生气。

【小编说说】孩子越来越大,“制造破坏”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往往在犯错之后,才想起家长的告诫,意识到犯错会带来的后果。于是,他们尝试用其他事实掩盖他们的错误,甚至会用多种“证据”来证实他们所说的话,希望以此躲过责骂或皮肉之苦。当然,这个阶段的孩子编造谎言的能力还不强,往往很容易被识破。

【家长这样做】孩子能够说出这种“避害性”谎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孩子大脑里能够将“犯错”与“被责怪”、“说谎”与“逃避责任”相联系,逻辑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孩子还会搭建更多“证据”证明自己的论点,这更需要紧密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实现。

1、就事论事,别给孩子“戴帽子”:孩子说出这种谎言,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逃避责任。他们说谎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害怕被责备甚至被打。所以,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谎言,最好能够就事论事,指出孩子的错误,而不要把这种错误上升到“不诚实”、“性格顽劣”的高度,否则只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从而将他往这个方向去推。

2、教导比惩罚更有效:孩子为什么会说谎,隐瞒事实的真相?还不是因为他们知道,犯错了要被责怪。这就说明了,他们曾经尝过犯错后被责怪的滋味,他们不愿意再尝,所以才“出此下策”。这时,家长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错误地给孩子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导致孩子不敢犯错?其实,孩子哪有不犯错的?打骂根本不管用。相反,耐心的教导,更能够让孩子减少犯错,并且勇于承认错误。

5岁以上:“趋利性”谎言

【孩子说说】宝宝有一个星期没见着麻麻了,今天麻麻终于回来了,我很想跟麻麻在一起,让麻麻陪我玩儿。于是,宝宝谎称“发烧”,不想上幼儿园。可是麻麻却不理解我,不懂宝宝想要麻麻陪伴的小心思,反而责怪宝宝说谎,我心里好难受。

【小编说说】谎称身体不适以求妈妈的陪伴,谎称老师要求以获得新的玩具……5、6岁以上的孩子越来越“精”了,会编造一些比过去更加紧密的谎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年龄段孩子所撒的慌,越来越多地渗入一些“利己性”,撒谎的动机越来越“不单纯”了。

【家长这样做】孩子的这种“趋利性”谎言并非是彻底的坏事。孩子为了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而“费尽心思”编造谎言,甚至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圆自己的谎,这不仅体现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更是孩子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提高的表现。

1、以身作则,树立诚实的榜样:孩子学会利用谎言来满足“一己私利”,一方面是他自身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家长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平时向领导谎称生病请假、谎称繁忙拒绝销售电话的时候被孩子看到了?要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做到言而有信、遵守对孩子的承诺,树立诚实的榜样。

2、想想孩子的内在需求:孩子有需求才会通过撒谎的方法以求实现,家长不应该急于揭穿,更不应该过分责备孩子,而应该多想想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是厌倦了现有的玩具想要获得新鲜的“玩伴”?还是学习压力过大想要稍微缓解?孩子的“一己私利”往往是合理的,值得父母满足的,只是他们用了不甚合适的方法来实现。

有些孩子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再加上有些父母不注意教育孩子“不是自已的东西不能拿回家”,导致孩子有时会悄悄地把自己喜欢的幼儿园或小朋友的玩具放入自己的口袋。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孩子经常会编造一些谎言,如小朋友送的,或者是自己拾到的等。这种属于行为性撒谎,其表现比较严重,常常伴随偷拿和破坏等不良行为,对孩子自身成长的危害性比较大。这种类型的儿童与前面两种类型的儿童不同,他们的撒谎有明显的目的性,并且是事先想好的,在他们看来撒谎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利益或满足。这种类型的撒谎因为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性非常大。

二、孩子撒谎的心理分析

无意识说谎,多出于想象、误读、表现欲等心理,给予引导即可,不需大惊小怪。

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理解性心理错位多发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是指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

婴儿在成人的爱抚和逗引下,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便萌生、发展起来。到了幼儿期,孩子的表现欲越发强烈。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地向父母显示。表现欲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调动宝宝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说谎。

1、害怕训斥和惩罚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所以也就特别容易做错事,这时孩子内心紧张而恐惧,害怕家长的训斥和打骂,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批评、发火由来已久,孩子必然心存畏惧,即使孩子保证过不撒谎,后来还是涛声依旧,不由自主地撒谎。如果根源不除,孩子是难以改变的。孩子的撒谎大多数时候是不由自主的,大部分根源在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所以不必严厉批评他(常常也没有用),尽量不要贴上撒谎孩子的标签。其实,孩子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的探索,他们是诚实的人。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是责罚,他就开始学会了装假说谎。父母虽然很多的时候,理智上强调诚实的重要,可当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时,情绪会战胜理智,于是出现了不满愤怒、责备,于是父母表现出更在乎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诚实的品质。孩子都知道撒谎不好,贴上标签可能促使他真的成了撒谎的孩子了,不如暂时定性为说着玩儿,以减轻压力,再改变父母的育儿方式,期待孩子慢慢改变。但如果已经成为习惯,就不要期望几个星期就能完全改变,力争越来越少就可以了,此时鼓励比惩罚的效果要好!

2、推卸责任

很多时候,即便是在“案发现场”,指着那被翻得乱七八糟、满地的cd光盘,你问孩子:“这是谁干的?”你可以听到的答案“这是小狗干的!”四五岁的孩子不愿意爽快地承认自己犯的那些小过失,同时还能编造出各种理由和借口。面对这些小谎言和狡辩,很多父母都难以容忍。

其实,如果面对这种情形的时候父母们不必太过紧张,这里有一些当孩子为批评“推卸责任”时的秘密心理,能使你更好地了解孩子,帮助他们。

秘密心理一:“如果我承认了,妈妈一定会大发雷霆!所以不能说!”

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孩子,以为这些小家伙只是因为畏惧“皮肉之苦”而不惜撒谎耍赖。事实上,真正让他们感觉受伤或内疚的,是爸爸妈妈愤怒中隐藏的沮丧和难过。

秘密心理二:“我不想说‘对不起’!只要不承认就不用说了。”

“对不起”不是人人天生就会说。道歉也需要一边成长一边学习。四五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只是他们还不能够正确地分辨在什么情况下它叫做“自尊心”,什么场合它就变成了“固执”和“无礼”。教会孩子那些不伤害别人,也不会有损自己的做人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