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我这一家子> 第023章 生意兴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3章 生意兴隆(1 / 2)

我这一家子 一梦禅觉 更新时间 2021-12-24

 没请客,没剪彩,给阴阳老先生封个红包,选个吉日,杂货店悄悄lā

我们发现,自家店子处在街口,位置绝佳,多了几分竞争优势。

俗话说店大欺客,主大欺客,乡下人很讲究这些,却不讲究店面和商品的档次,店小,刘玉芳为人又和善,很快把对面杂货铺的老买主也拉过来了。

家门隔壁有一家老茶馆,老板也姓刘,五十几岁,排行老五,五短身材,从小给村民取了个小名“五奶奶”,意思是那部位很像女人,虽年纪较大,却遵从辈分称我为伟表叔,称刘玉芳为玉芳嬢,他开茶馆微利经营,很多茶客是含着旱烟袋的老男人,每碗茶以前收两毛,后来才改为五毛,牌局抽头也很少,天九牌每人收五毛,加茶钱才一元,于是每日茶座爆满。

在这样的老茶馆旁边开杂货店,茶客们临走时会顺便在店里购回一些油盐酱醋以及日常用品带回家,打牌时没烟抽了,手一招叫道:玉芳嬢,拿一包天下秀来。于是刘玉芳每天比别的店主多卖钱。

当地有个奇怪的习俗:喝早茶。(这一习俗至今快绝迹了)每天凌晨四五点,一些睡不着觉的老男人、夜游神、单身汉、偷鸡贼、熬夜的渔民,会早早来到农民街,走进五奶奶的老茶馆,由先来的茶客付钱,泡一碗盖碗茶,捧着热乎乎的茶碗,舒舒服服躺在竹椅子上,相互聊天,享受着茶馆里热闹的气氛,优哉游哉等待天亮。

茶馆和我家墙挨墙,每天一大早,隔壁就响起喊茶的吆喝声,所有人都争着为后来者给那五毛茶钱:

麻子三爷来了,给三爷倒一碗。

长生哥来了,给长生哥倒一碗。

我给了。

不不,我给了。

五奶奶收了茶钱,会高声唱道:

蒋小牛给了。

张福泉给了。

后来者会拱手相谢,大方一点会先撒一圈烟,唱道:谢了,都谢了。

无论来者先后,身份高低,所有人都会受到尊重,早茶场子里洋溢着一种暖融融的气氛。

刘玉芳一开始做杂货生意就懂得些生意经,尽量和五奶奶搞好关系,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会端一碗送过去给他下酒,于是茶客很快成了我们家的固定买主。紧挨早茶铺子,为增加营业额,她早上六点以前就开门,铺子门是木门,合叶型的,先打开其中一扇,向喝早茶的人出售方便面、香烟之类。

每天七点过我才起床,抱着丹丹去一趟卫生间,然后和刘玉芳一起打开合叶门,把当日售卖的东西搬出铺子外。

俗话说:货卖堆山。又说;有钱无钱,摊子扯圆。村民购物,明明一样的东西,一样的价钱,却习惯看哪家铺子货物堆得多,于是当地人开杂货铺,都在铺子外多摆个摊,摊子上堆满货物,摆出一副生意兴隆的样子,由此吸引更多买主,我们开张后就跟着效仿。

早晨打开铺子门,先把烟柜推出门外,放在显眼的位置,按同事的设计,又在铺子外铺设个摊子,售卖村民们喜欢吃的散装糕点饼干,又耐饿又便宜,一张老宅带过来的门板,足有二十几公斤重,合力抬出来放在三条长凳上,铺一块花布,把散装糕点饼干放上去。

自选式购物在当地还蛮新鲜,乡里乡亲直接走进铺子选购东西,亲手触摸,感觉到店主的信任,回头买主越来越多,开张半月,营业额每天基本上是三四百,比其它老杂货铺高出不少,按利润点子算,每天大约盈利六七十元,达到我工资的两三倍。

当时老杂货铺不敢搞开放式购物,怕丢东西,捡小便宜的人当然也有,一般是中年女人,卖一样东西,趁店主不注意顺手把另一样塞入背篼带走,男人们不会偷,怕丢面子,而刘玉芳特别小心,货架上的货物每天心里有数,特别是比较贵重的的奶粉洗发水等,发现少了一样,会细细回忆,最终确定是哪位大姐大嫂偷的,下一次再来购物严加防范。

使假钞的人更需防范,有人专门以此为业,一般是两三个中年妇女,背包袱带雨伞,甚至还带个一两岁的孩子扮成走亲戚的样子,走进店门,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只询问贵重货物的价钱,转移店主注意力,到头来却只买一件几元钱的小东西,付钱时磨磨蹭蹭,掏出零钱数了数,不够,再掏出一张大钞要求找零,大钞是真的,店主刚验完钞,对方又说零钱够用,取回大钞,可摸了摸还差两三元,又递回大钞,这次真钞换假钞,刚验过没在意,顺手就开始找零,因此中招。

使假钞的人手段百出,然而刘玉芳心细如发,上一次当,很难再上第二次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