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育对象。
孔子的这个“无类”是多么好啊!不但是指第四要素的“无类”,更是指第三要素教科书的“无类”!即作为学校和教师传递一切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原则:雅正。即传播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孔子为什么要说这一句话?论语作者为什么要从孔子一生所讲过的无数的话语中记录这一句?孔子作为教育家,是在陈述教育教学的义务:传播知识、推进文明!
但是孔子作为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体的老师,和我们现在任何学校的教师一样,只是一个专业教师,而他的学校和现在的任何学校一样都分科分类进行教学,但是孔子的教育教学理想就是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现状的预见,大家看我们国家开展的所有学校综合起来不就是实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吗?——传递一切文明成果!只有这样解读论语中孔子的“有教无类”,才能对现代社会释放其最大的正能量!理解孔子为什么孜孜不倦修订经典了吧?——按真善美原则制作教科书!这是从教育视角出发观察而的出的结论。
如果要找一句同样简单的话语来代替孔子的“君子不器”的话,那就是:思想不器!思想不器才是孔子“君子不器”的真正含义。所以首先要强调教育教学的动机是什么?是启发人的思想、开启人的智慧。
有人在杞人忧天,怕人的思想活跃起来而作乱,甚至拿高科技犯罪等事实来证明,而在论语里,孔子充分相信文明的力量,唯有仁者和知者才更能做到团结与合作!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理解的不同,仁者往往从道义的角度,而知者往往从利益的角度,而可怕的人只是那些既不懂得按道义行事,又分不清利益利害愚蠢的人!
这样的施教动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存心用施教来忽悠甚至蒙蔽人!这是施教者的基本德性。
有了这样的基本德性而施教实际忽悠了人,属于无能之教育者。从论语而知孔子对于教育教学与经济与老百姓富裕而文明的关系具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一方面从总体而言,教育教学可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另一方面,从具体而论,又不一定,比如颜回是孔子眼里的高才生却“屡空”!比如教育教学与生产生活相脱离。
无论是从总体还是从具体来讲都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即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事业。而孔子将“教之”是排在“富之”之后的,即意识教育教学要能够为生产、生活服务。所以,儒家儒学要做到两个研究两个服务:
两个研究:(1)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儒家的看门本领。(2)研究全天下的所有学术学问。即开展各种科学研究。
两个服务:(1)为生产即经济服务。(2)为生活服务。
好了,也就是说,石承认儒家儒学有惟我独尊的资格了!儒家惟我独尊的自豪感来源于两点:(1)教育家和教育学。研究教育的学问和普及教育,在百家中好象就只有儒家了。(2)包了百家学问的饺子。它开办学校传一切正当学问。孔子这个儒家的鼻祖的理想就是今天国家的教育局面。大家看教育教学是不是事业化了?学校教育是不是包了学问的饺子?但封建社会搞的独尊儒家儒术是什么玩意儿?完全失去了惟我独尊的资格和自豪感。
第一、几千年,一直还都是孔子的私塾教育。第二、传的只是四书五经,仁义道德,生产与经世的知识几乎为零。所以,造成封建社会凡是尊孔尊儒必定败落的现象!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说一个人博学就是说他包了各家学问的饺子。比如商鞅,他是法家还是儒家?是怎么划分的?要是从学问划分,他也精通四书五经、仁义道德的!分不出来。但是他主张治理国家讲“法”、“信”、“权”,说他是法家的原因于此。不管曾经有多少名人名言咒骂鬼谷子,但真实的情况是它和孙子兵法等书籍如同中医的祖传秘方一样都是被视为秘笈宝典,少数人暗中勤奋学习的!而手工艺技术和秘方往往则更是神秘保密而采口口相传、单一相传。这并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太重要了!
仁义道德理论属于台面上的理论,它使仁者有理、智者有光、愚者更愚。尊儒学就是排斥其他学问,多么荒唐可笑啊!这就好比一个校长开了一个学校,但课程设置只有品德课。请你说这样行不行?易道思维兄的成熟表达式里提到哲学与经济,而这可以被认为与孔子的理想不谋而合了,准确地讲是相似,相似即有相同有相异,相同在于都注意到学问与经济的关系,相异在于前后位子的不同。孔子是把“富之”放在“教之”的前面的,可以认为易兄进一步研究出两者是循环的关系,而这十分符合易经的理念。
正青智者:你是如何知道的?步石:所以要思想啊,而且要思想不器!要变法啊,要明法、术、势!思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