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回到唐朝当王爷> 第三十三章庆幸兵荒马乱我们还能相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庆幸兵荒马乱我们还能相见(2 / 2)

回到唐朝当王爷 木瓜 更新时间 2021-11-19

临江郡,是高丽,靠近汉江流域的门户之城,地理位置,相当于新罗的七重城那般重要。这里四面环山,唯独一条道路,通向城门,占着天下最有利的山关地势,易守难攻,也是高丽西面门户上的一处险地。</p>

看到了临江郡,众人这才释然。</p>

因为边境的战乱,加上流寇的肆虐,每天出入临江郡的难民数不胜数。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没有那个国家,不喜欢大量的人跑过来繁衍生息。所以,就算是汉江流域每天都有流血冲突发生,可临江郡的城门依然是广开着,欢迎所有逃难的人前来投奔。</p>

在城门前接受盘查,一切无误后,大家倒也快速地进了临江郡。</p>

只要到了临江郡,那么离高丽的国都平壤,只不过半月的路程,而且,大家也不用装成和尚那么辛苦,完全可以雇一队马车,舒舒服服地坐马车而去。</p>

在临江郡整顿了一天,路上所需的用品一一俱全,再雇了一支马车商队,队伍又继续浩浩荡荡朝着北方出发。</p>

高丽多内多山,道路也是崎岖不平,马车行走在颠簸的山路上,上下颠簸着,那种滋味,很不好受、尤其是上了年纪,就好比,李义表、这样的老人,整天总是嚷嚷着好久能到,他那老骨头都快散架了。</p>

</p>

就这样,颠簸了半个月,陈华为首的一行人,终于来到了距离平壤最近的辱夷城,从这里到平壤,不过半天的路途,在此稍作歇息,也顺便打听一下,最近平壤城的情况,唐军有没有进驻平壤,是否囤积在城外,都是需要知道的。不可能盲目地进城,至少要和军队保持统一的意见。</p>

因为距离平壤很近,消息倒不难打听。在辱夷城内花点时间,就打听出了近来的情况。</p>

负责打听消息的李义表,半尤半喜地将他出去打听到的情况,向陈华汇报了一遍。喜庆的就是唐军的确已经到了平壤城,忧心的就是,高丽似乎并不准备让唐军进入平壤。</p>

平壤是高丽的国都,就连高丽自己的军队,都不允许进入,何况是虎狼之师的大唐军队。所以,渊盖苏文,很不友好地拒绝了唐军进入平壤的条件。</p>

气氛,暴怒。</p>

这算什么结盟?食言而肥,恐怕用来形容渊盖苏文太贴切了。这个出尔反尔的家伙,曾经商议好的,要完全配合唐军对高丽进行打击,现在看来,这家伙做了高丽的摄政王之后,野心倒是变得不小了。</p>

仔细地听着李义表打听到的情况,包括,现在唐军驻扎的地址,陈华心中也了然了。唐军一路从辽东打到了这平壤,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儿,没有谁的帮助,最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难道还怕被人拒之门外么?</p>

这些消息,只不过让陈华轻描淡写地一笑置之。在辱夷城内稍作休息,整支使臣队伍,立刻就马不停蹄地朝着平壤奔去。</p>

打听到的消息中知道,大唐朝的队伍,正驻扎在平壤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总数不到三万人,也是因为渊盖苏文的承诺,所以大部分的将士,都还留在辽东城等待着。听说是徐懋功任主帅,苏定方为副元帅,李靖并没有到来,不过,这两人就是过河的卒子,背后有李靖的存在,一定有威慑力的。</p>

心中感慨李靖老爷子不愧是军神,并没有亲自前来,而是留在辽东城伺机而动。平壤有懋功和苏定方已成定局,倒是不用担心。而陈华听到这两人在这儿,也宽心了,都是老熟人,大家办事儿,都放心。</p>

陈华不懂安营扎寨的那套理论,不过来到唐军的驻扎营地,陈华也瞧出了布置这种阵营的人,肯定是位打仗的能手。吵闹的军营,永远离不开马嘶声和兵戈声,看到那些亲切的面孔,亲切的人,陈华总是会叫出他们的名字,没办法,长安城太小了,数来数去就那么多人,想不认识都难。甚至,见面的时候,大家都不甚唏嘘,兵荒马乱的年头,能在战场上活着相见,比他乡遇故知还让人更感涕。连陈华都想文青地感概,生死相见又一年啊。(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