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明末火器称王> 第89章 水力时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水力时代(1 / 2)

明末火器称王 顽城 更新时间 2021-11-16

 广西当地的房屋多是土、木、竹混合结构,若是高级一些的建筑,则是砖木混合。无论哪一种档次,木材都占据着近半的工程量。当时惯用的建筑方法是把木头和竹子运输到工地上,在现场削皮、锯木、凿笋子等加工处置。但是藏宝港的这些房子都是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样式。因此可以在工场中批量生产“预制组件”,最后运输到现场组装。</p>

普通军民的“排屋”结构非常简单,木为梁、竹为墙,夹层之间夯土的结构。当时百姓对房舍的需求不高,只要四壁不漏风、房顶不漏雨、地面夯实不钻老鼠就成。工场里的“预制组件”的房舍完全能满足他们。</p>

甚至金士麒等三位千户的府宅,还有英武祠、各官衙处所的公共建筑,还有其余军将官员的100多间官宅,虽然看上去琳琅满目变化多端,其实也不过是各种规模的单体建筑的组合。营造所提供了从小到大0个规格和档次的房舍,凑成一张丰盛的菜单,由各位老爷们自行选择和组合。所有的木材组建也都在工场中统一加工。</p>

譬如金士麒府上的正堂,在“菜单”上就是“甲等二级”,与“甲等一级”的英武祠中军堂采用同等档次的建材和装饰,但长宽各小了几尺。而他的内书房,则是“甲等四级”,尺寸上又小了许多。</p>

他给莫儿修造的房舍(也是他99%的夜晚里下榻之处),便是“乙等三级”,比内书房大一些,但使用的梁柱屋檐装饰则都低调了许多。几道院墙之外,姚孟阳给他祖母的房舍是“乙等二级”,材料档次跟莫儿的一致,只是宽大了许多。</p>

建筑的标准化、等级化,这不仅是为了省钱,也是朝廷的指示精神,大家都要遵守。</p>

对于藏宝港势力来说,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建设新城”的大项目,把山民们训练为初级的产业工人。</p>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近千名被筛选出来的“实习工”都接受了“上岗培训”。内容很简单:识别“上、下、前、后、一、二、三……”等几十个基本汉字,还有看图纸、使用尺规、学习各种木工工具……另外就是有事儿找队长,不许私下斗殴之类的纪律教化。</p>

简单的培训之后,工人们便上岗了。</p>

对于这些山民出身的工人来说,木材加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点。这活计上手简单,每天只生产一种规格的材料,有大量的重复劳动以提高操作水平。但又要求他们按图纸制作,又有严格的精准度要求,因此非常锻炼人。</p>

通过这半年的工厂式生产,这帮木工(苏长顺反对这个称呼,称他们只是一些力工、杂工),将逐渐变成熟练工人。</p>

藏宝港建成之后,金士麒是不会放他们走的——这个秘密暂不能跟那些山大王们透露。到时候藏宝港将诞生一批工场和作坊,这些工人们将很容易转化到其他岗位上去。因为在工厂化的生产中,所有的任务都被分解为工序、图纸、原料、规范、进程……最终变成产品。这些工人们今天在造木屋,明天就可以造军船。他们今天在搓麻绳,明天就去造鸟铳——只是图纸和难度不同罢了。</p>

这就是南丹卫的工业潜力!</p>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金士麒曾经熟知一个故事:了不起的“拉沃什金”,那是二战时期苏联最大的飞机设计团队,并生产了数以万计的飞机。它在战前也不过是一家家具厂,因为椅子造型好看、沙发解释耐用,就被工业管理机构接管了。安插了几个设计师和政委,把正在生产的鞋柜什么的从生产线上推开,就开始造飞机。</p>

可惜这个故事不能讲给那些兄弟们听。</p>

这些工人的另外一个价值也很吸引人。当战争来临时,他们很容易被训练成军人。山民经过长期的产业化生产之后,将更习惯于听从命令,保持秩序,还有对南丹卫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还有汉话和算术技能也会提升。他们今天在挖土,明天就可以去埋地雷。他们今天在砍木头,明天就可以去砍人。</p>

这就是南丹卫的战争潜力。</p>

负责整个营造和生产体系的,是新设立的两大机构——“藏宝港营建所”和“迁江机械所”。</p>

“藏宝港营造所”由查应才亲自挂帅。它是整个新城建设和生产的主管结构。所有的人力、物资、银两都归营造所统辖。新开设的木材场、砖瓦场,还有柳州商户们来此开设的铁工场、缆绳作坊等一切机构也都归营造所直辖。</p>

“迁江机械所”的主管是金士麒,这是一个研发机构,负责技术攻关和机械研发。它目前只拥有一家综合性的生产场,制造各种新式机械设备。</p>

总而言之,“藏宝港营造所”是一个“实施者”。而“迁江机械所”是一个“技术提供者”。</p>

此外,“迁江机械所”还直辖了一个“规范局”。这个机构负责监督各工场作坊的生产质量,还负责发布“标准规格”——所有的产品尺寸都不再由设计者和工匠随意制定,而是在“规范局”中统一筹划。</p>

譬如规范局宣布的一份文件,规定了各种“砖”的尺寸。具体分为:城墙砖、房屋砖、地砖三大类,总计10几组数值。</p>

这些尺寸都不是凭空而来。有一些数据本有朝廷宣布的规则,譬如官员主宅的尺寸、车轴的长度、一袋漕运米的重量;也有一些数值是社会约定俗成,譬如一匹布的长宽。但古代的产品尺度往往很模糊,比如布幅宽度有尺的,也有1尺8的可以便宜一些……这种状况是金士麒所无法容忍的!</p>

“以后在咱藏宝港生产的布匹,宽度标准是尺,正负0.寸!”金士麒拍板敲定了新标准,然后又费了很多口舌向大家解释什么叫“正负”。</p>

也有一些规范完全由金士麒来决定,这个最好玩了。比如半年之后,他将制定藏宝港兵工厂的火炮口径标准:包含一系列的铅弹丸重量与火炮口径对照值。那套数值最后变成了整个东亚的军备标准,影响到永远,直至146年第四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等离子激光炮的口径也源于此。</p>

但在天启六年的夏天,“迁江机械所”的主要工作还是设计制作各种水力机械,都是用于和平建设。</p>

感谢上苍,赐予南丹卫一条宽阔湍流的红水河。它是金士麒目前能使用的主要能源。</p>

临来南丹卫之前,金士麒获得了孙元化所传授的限量版《泰西水法》,那书中详尽的欧洲水利机械。其实中国古代的农、工学资料也很繁多,没必要崇洋媚外。比如传世的《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之类(后两本书问世于崇祯朝),在当时的营造机构中还藏有更详细的制作图典。金士麒的“资料库”非常完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