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玉颜> 第四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2 / 2)

玉颜 江湖千澍雨 更新时间 2021-11-15

晌午时分,当张玉良踏着风雪回到律师事务所时,前台的小姑娘说有客人在等他。他有些疑惑地走到会客室,一眼便认出了失踪已久的顾险峰,尽管顾险峰胡子拉碴,沧桑了许多。

他快步走过去,握住顾险峰的手,“真的是你啊,太好了!这次回来也就不回去了吧?”

顾险峰松开他的手,“忘了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大学同学张玉良张大律师。”说罢,他拍了拍那个头戴围巾、长长睫毛下湛蓝眼睛的清秀女子,“她是我的爱人,她叫西琳。”

尽管对西琳这个名字心存疑虑,但张玉良还是不露声色地伸出了手,那个女子把戴手套的手也伸了过来。“西琳,江南的冷比起新疆的冷,别有风味吧。”

“是咧,冷得真让人受不了啊。”

“这样吧,今天中午我请两位简单吃个火锅,晚上赵玉颜请我们吃圣诞大餐,还有陈向东和张芳华。”

圣诞节傍晚,雪初霁,厚重的云层消淡了,云层与云层的间隙微露淡蓝的晴朗与晚霞掩映下的彤红,香樟树上积的雪在微风中飘飘落落,在路灯下折射出晶体的闪亮。

在秘书的搀扶下、戴着圣诞老人帽的赵玉颜站在香格里拉饭店的大厅里等待着老友,当张玉良他们裹挟着一阵冷气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欣喜地和他们一一握手、拥抱。她取下帽子,乌亮而柔顺的头发如瀑布一般倾泄而下,她薄施了一层粉,淡抹的唇流光溢彩,她的眼神里隐现出疲惫,但她还是兴高采烈把他们领到8楼的包厢。包厢的大餐桌上赫然出现的是一只烤火鸡,三文鱼,蔬菜拼盘,酱牛肉,小火锅,可谓风格杂糅、中西合璧,几杯香槟过后,气氛渐至热烈,顾险峰建议几个到美国留学的一起唱起美国民谣助助兴,马丽与赵玉颜也同意,于是三人一起哼唱起《oh!sanna》,在歌声中,三个人竟然泪光粼粼。

“险峰,我们一直念叨你,你的奇遇故事我们下次再听吧,你先介绍你的这位女朋友。”赵玉颜问道。

“好吧,我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现在是在塔里木河边的一个村庄支教,我教你们想得出来的所有科目,除了音乐与美术外,这个由西琳教。”顾险峰举起酒杯,“那地方真的美极了,我要生活在那个地方,当然我还要与西琳结婚,到时欢迎你们来喝喜酒啊。”他拍了拍西琳,“西琳,这些都是我的好朋友,你就介绍一下自己吧。”

淡黄的长发、浓黑的眉、大大的蓝眼睛、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满是异域风情的西琳站起身,有些拘谨,“这是我第一次到江南,江南的冬天好冷啊,你们都像是我的家人,让我这个冬天温暖又不孤独,我是想嫁给险峰,欢迎你们到塔里木河畔的库车来玩。”

孙嘉禾这个案子,周如香说好律师费是十万元,但她向张玉良表示可否先缓缓、等以后有钱了再给,以张玉良对她的了解,说“缓缓”也就是没有的意思,所以,他决定干脆高尚得更加彻底,直接免费代理得了。张玉良和陈向东一起代理这个案子,签订好了委托代理协议,他们先去市看守所会见了孙嘉禾。

几年不见,张玉良几乎认不出孙嘉禾来。除了橘黄色的囚服表明她还与看守所存在某种联系之外,她的每一个表情与身上的每一个物件都显露无疑地表明她是一个无辜蒙冤、渴望自由的青春美少女。她裹在棉服里的身子看起来比几年前他看到她时还要纤瘦,没戴眼镜的大眼睛看物体都要凝神聚焦,这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心思外露、分外多情的表现,没有眼镜的干扰,她的五官显得更加的匀和,单单挑出每一个五官,也算不得是惊艳与绝美,但凑在一起,就显得那么匀称而和谐,说她是一个小美人,恐怕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低顺着眉,宽宽的额头上有几颗青春痘隐现,如雨后草原上冒出来的蘑菇一般,孙嘉禾紧闭着双唇,一副打算一言不发的架势。张玉良心想这样可不行,毕竟会见时间是有限的。

“嘉禾,我们闲话少叙,会见的时间非常宝贵,谈谈案子的情况吧。”

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揉捏着衣角,像是下很大决心似的,孙嘉禾开了口,“好吧,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京华大学是江南地区的知名高等学府,学校的考古系尤其有名,有的学者考正学校有200年办学史,直可追溯到1840年中英战争之前,学校对这一考证并不满意,请了哈佛大学的著名汉学家进行了一番考证,这位汉学家并非浪得虚名,很快证明朱熹长期在京华大学的前身讲学,这样,京华大学可谓是千年学府,弦歌不绝,真正把京华大学悠久办学史推向高潮的还是京华大学考古系本身,考古系的一位毕业生经考证发现,远在商汤时期,京华大学的教学便颇具规模,为江南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有甲骨文为证,于是京华大学的办学史直接提前到了3000年前。

李明缜便是毕业于京华大学最负盛名的考古系。京华大学的考古系是所有系中录取分数最高的,考入京华大学考古系几乎可以说是一只脚踏进了剑桥大学考古学院,因为剑桥大学考古学院培养的博士生有三分之一本科是在京华大学读的。尽管李明缜大学前三年基本上是背着洛阳铲和经纬仪跟着导师在新疆与黄河流域考古,但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大发现,无非是把前人的发现再发现一遍,他的导师最后终于失望了,改行去讲证券学了。没有了导师的束缚,李明缜的学术思想变得更加自由与宽泛,闲来没事,他背着洛阳铲在京华大学的后山上胡乱挖掘一番,果真让他发现了若干片甲骨文的碎片,经过他的一番研读,译出甲骨文上记载的是商汤时期在京华大学的现在校址上的一些农牧活动与开堂讲学活动。这件事震动了世界考古界,这要比欧洲的规模教育提早了1500年,考古系主任亲自辅导李明缜写了一篇名为《京华大学校址甲骨文之考证》的论文,发表在《nature》杂志。令人沮丧的是,校园里不断有小道消息传出,说什么这些甲骨文是系主任早在十年前就埋在那里的,那时,他还只是个考古系的普通讲师。

这些小道消息无疑给李明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青春逼人、活泼可爱的孙嘉禾。

这场门不当、户不对,既不是青梅竹马,又不是两小无猜、相差悬殊的爱情一开始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问题不断、险象环生,而是甜蜜安静、宛若止水。李明缜个子不高,清清瘦瘦,怎么看也罢不像是孙嘉禾这样的家境优越的姑娘喜欢的类型,但她就是喜欢上了他,而且爱得认真而恒久,这大约与李明缜在《nature》杂志发表的那篇论文有关。那篇让李明缜名扬天下的论文他是第一作者,本来一开始的论文系主任是第一作者,但这篇论文《nature》杂志横竖不愿意发表,理由是学术水平太低。没有办法,李明缜只好独辟蹊径写了一篇论文,投给《nature》,没过多久就发表出来了,这下可轰动了,京华大学自商汤时期办学以来,也只有两篇论文发表在《nature》上,而且还都是第二作者。本来学校要给李明缜办个盛大的庆祝活动,在系主任千方百计的阻挠下只得作罢,系主任还代表学校断然拒绝了剑桥大学对李明缜的留学邀请,并不由分说取消了李明缜的奖学金,李明缜在学校受到了空前的孤立。

如春风拂面、杏花春雨般的孙嘉禾的爱情来得真是时候,至少在那个时候给了李明缜唯一活下去的理由。就在这场源于患难的爱情渐入佳境时,李明缜却发现这个他曾发誓要给予不渝爱情的姑娘竟然是逼死他姐姐李明柔的仇人的女儿。那个叫孙国维的大律师,他怎敢忘记?

深陷难以自拔的泥沼,李明缜也不知道怎么办。他数次态度坚决地要和孙嘉禾分手,但是他这些孩子气式的举动都被她如水的柔情一一化解,甚至有时“分手”两个字还没有滑到他的唇边,她只是回眸一个温柔的眼神便将那无情的两个字消解得无影无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