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印度洋上的风>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全球新格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全球新格局(2 / 2)

印度洋上的风 水飞云 更新时间 2019-08-28

不过这都是细枝末节,失去天皇精神象征的日本现在已经是群龙无首,哪个敢冒头,不说蒋伟人的保密局饶不了他,就是蓝海国的安全部也会让他消失。蒋伟人不断在的在西日本征兵,让西日本的男性悄悄的涌向美国的傀儡东洋国的地盘。使得西日本的壮劳力更加稀少。恶性循环之下,蒋伟人为西日本的未来感到担心。但是按照其子蒋经过的想法是先发展好本民族的基础,再解决民族问题。还是优先以发展台湾为主。这使得西日本更加破败。战后没有资金进行重建使得大量人口的消失。

但是蒋伟人父子受到蓝海国的熏陶很深,认为占领异民族的领地只有靠人口,人口不占优势,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统治权。而且这个理论在英国这个殖民地大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民国政府在不自觉的学习蓝海国的做法,积极抹杀日本人的发展前途。手段就是训练日本的青壮年当打手,在南朝鲜做占领军,力图在世界格局转变时返回华夏大陆。

这一点,华夏共和国、蓝海国和美国都心知肚明。但是也只有蒋家父子自己还抱有希望,其他各国都没有人相信这点。不过这并不妨碍蓝海国和美国利用两个国家的敌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华夏共和国和民国现在一直处于停战状态,但是并没有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但是这两方谁也没有继续就战争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只是埋头发展。华夏国拥有大片的领土,民国则是坐等国际局势的变化,希望有一天能返回大陆。其实蒋伟人父子也是明白的,回去的希望渺茫。不过台湾。南部朝鲜和西部日本也是不小的地盘,足够自己休养生息,发展力量。

蒋伟人对自己的儿子蒋经过说:“即便国际形式不允许我们武力收复大陆,我们也要发展的比大陆好,要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压倒对面赤匪所建的国家。”所以父子俩分工,蒋伟人负责全面治理军队,蒋经过则全面建设台湾。西日本和南部朝鲜由其心腹大将顾将军和陈将军带兵驻扎实行军管。蒋伟人给他们的信条就是,八年抗战中,日本人如何管理的占领区,你们就如何管理现在的地盘。先好好的折腾下日本人,等台湾建设好了之后,再来收拾南部朝鲜和西部日本。

其实在亚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国家,那就是苏联。苏联在欧洲不断的私下与东欧那些被德国占领的国家眉来眼去,意图一起抵抗德国。但是失去了欧洲部分的苏联真的和华夏共和国一样,需要从头再来。在远东弱小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使得苏联的重建失去了强大的后盾。美国和蓝海国的刻意打压,又使得这支狗熊没有了外部支援,所以,苏联也只得像起外号一样,大棕熊低着脑袋走路。

不过斯大林毕竟是一代伟人。其视野和思路绝非常人所能比拟。斯大林先是在苏德边境进行兵力的缩减,对德示弱。缩减军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国力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军队。其次斯大林鼓动东欧国家进行独立,虽然德国很严厉的进行了镇压,但是那让德国人和东欧国家结下仇怨。随后苏联和华夏共和国进行合作。用资源和部分领土的让步(1949年,苏联和华夏共和国签署边境踏勘条约,将外蒙古划回华夏共和国,作为交换,华夏国向苏联提供大量的基础机器和设备、部分先进的技术,其他国境线按照二战结束时的划分进行确定)。来换取华夏国从蓝海国那里搞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

其实,蓝海国也是准备给苏联一点点支持的,养一只瘸了腿的狗熊,也是可以的。蓝海国也不希望德国在欧洲过于坐大。斯大林看清楚了蓝海国的齐之洋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所以用归还华夏国领土的方式取得了蓝海国的支持。斯大林的行为获得了蓝海国的真实支援。蓝海国的大批工业设备和工业技术进入到华夏国的同时,也分给了苏联部分。蓝海国甚至还帮助苏联在海参崴建设了一只小规模的只有3艘驱逐舰的舰队。蓝海国不希望太平洋成为美国的天下。稍微制造点意外还是需要的。

对于苏联的支援和对华夏的不同,对于华夏国的支援可以记账。但是对于苏联的支援却是需要真金白银的。苏联必须拿出真家伙来购买浙西机器和设备。这对苏联来说是一个难题,二战既损失了领土,还损失了大量的金钱。在远东,苏联有资源,但是没有资金开发。

蓝海国也知道苏联的实际情况。蓝海国提出,苏联可以用最穷远东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作为交换。但是斯大林坚决不放弃远东唯一的出海口。所以蓝海国退而求其次,要求苏联割让人烟更稀少的堪察加半岛。这个岛既不是战略要地,也不是资源重地。蓝海国的解释是,蓝海国大部分国土都在南半球,希望开辟一个度假的地方。这是多么一个蹩脚的借口,不过斯大林默认了,比起欧洲来说,远东的而这些荒地虽然让人心疼,但是还是可以接受的。价格双方商定为两千万美元,外加一千万美元的低息贷款。

这些是向苏联提供关键工业的设备,其余轻工业和一般性工业设备,蓝海国采取的是与苏联合资的形式进行建设,以设备和技术入股,在苏联建设部分的轻工业和矿山开发等企业。这些海外合作的事项都是以2010基金会名义进行的。各国政府对这个基金会还是非常相信的。谁都知道这是蓝海国建国最初的那一帮人建立的基金会,可以说是目前蓝海国所有高层领导的基金会。

不过美国对蓝海国在自己领土对面和太平洋上获得一块领土十分在意。蓝海国的蹩脚理由谁都瞒不住。不过蓝海国正式宣布,移民所有半岛上的人口前往华夏国定居。偌大的一个岛上,蓝海国将全部建设成旅游区。不设部队,为了避免成为海盗和土匪的乐园,蓝海国将派出本土防御军的1个旅驻守。这个数量不会增加。除了这个旅的营房,蓝海国不会在其上修建军事设施。蓝海国将不会在这个半岛上派驻海军。这让美国人心中稍微心安一点。但是任谁都知道,蓝海国这疯狂的扩张势头,绝对不会如其所宣称是为了和平目的,为了作为旅游胜地。

蓝海国用两千万美元和一千万的十年期贷款换回这个冰封的半岛,在原先护航编队中没有什么。但是在其他这个时刻的领导人看来,是非常不值得的。但是齐之洋在会上压制住了所有人的反对意见。按照齐之洋的说法:“自己小时候,虽然也是个富裕的家庭,但是自己家那个地方土地稀少,为了一块土地,几代人需要付出努力,那时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大地主。现在有机会搞到领土,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有了这番话后,蓝海国人私下都称齐之洋为“地主总统”。

在德国、英国、苏联搞起军备后,明显的世界形势变的有些紧张起来。尤其是欧洲的德国,夹在苏联和英国两个敌视国家之间,非常不安。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展军备,更加有力的控制地区局势。德国不仅扩充海军,还在中东和盟友意大利一起派驻重兵。想用这地区的兵力压制来自北非,来自印度,来自亚洲的压力。德军在约旦,叙利亚、等地驻扎了近五万部队,其中还有两支装甲部队。意大利和土耳其在阿富汗地区、沙特、伊朗和伊拉克地区分别也派驻了将近五万的部队。这些部队都是针对美军在埃及,英军在巴基斯坦、印度和也门;蓝海**队在阿曼。

虽然德国按照与维希政府的约定在战后让法国政府自治,并且只在法国北部重镇加莱、布雷斯特驻军,在南部重镇里尔驻军。但是法国人还是感到了屈辱。没有人愿意被人征服,只有日本在被征服后还对征服者服服帖帖,一点反抗都没有,法国人这一点还是远远比小日本强。所以维希政府一直不敢采用普选。而是继续在德军的支持下执政。德国也看到了这点。除了将驻军人数减少到极限以外,还和法国展开多项合作,不但在政治上,还在经济上与法国开展了多项合作。这让法国人的反抗稍微降低了点。

德国对待比利时、荷兰等国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树立正反典型都是必须的。尤其是对于比利时这个小国,在二战中就坚决反对德国。那么下场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是比利时的君主制被取消,然后就是将剥夺比利时外交权利,完全是当作一个殖民地对待的。

对于自己的另外几个盟国,如二战偏向自己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德国还是大力扶持的,先后帮助西班牙和葡萄牙建设海军和陆军。德国也在打造一个围绕自己的强大的欧共体。以在世界格局中获得优势。德国的总理张海诺也是一个非常理解世界发展和未来的人物。他也广泛发动德国在欧洲的宣传机器,宣布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是德国的梦想。重新振兴欧洲是德国的责任等等。

这将一批小国还真的围拢在了德国的周围。比如北欧的那些国家,都十分支持德国的欧洲共体计划。德国也宣布,如果英国放弃武力与德国对抗,英国也可以返回本土和德国一起建设强大的欧洲。

这个论调很诱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