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印度洋上的风>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军队建设纲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军队建设纲领(2 / 2)

印度洋上的风 水飞云 更新时间 2019-08-28

蓝海军委真正体会到了原时空,华夏空军初建时的无奈……真是什么都的从头来。而且护航编队中很少有懂飞机的。战斗机的研制也是一个问题。空基导弹、机载火箭弹、机载雷达、预警设备,地勤设备,全部都要一项一项的研究和生产。因此,蓝海国也是采取了机场由本地防御部队来建,飞行员由航校来培养,制度和组织由空军本部来建,飞机国家来造的方式集合国家和各方的力量来发展空军。在蓝海国的发展纲要中,空军所花费的财富甚至超过了海军,达到了7-10%的水平。

不过空军的研究工作很大一部分能通用,如雷达的研制,飞机的制造和通讯设备的研制。都和民用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空军的机场,大部分岛屿地区的机场都是军民两用的,所以这部分费用也算作军费,稍微有点委屈空军了。即便如此,蓝海国还是打算在实兑、吉大、新加坡、拉克丝群岛、亭可马里、科伦坡、中间港、马斯喀特、塞拉莱、索科特拉岛、塞舌尔、大科摩罗、毛里求斯、心岛、苏亚雷斯城、马哈赞加、新上海、新京市、图利亚拉、贝拉、伊丽莎白港、开普敦,修建第一批22个飞机场。看起来数量很大,但是这些地方原先基本上都有机场,只是蓝海国将按照喷气式飞机的跑道重新修建而已。重新安装军用的地勤设施和通讯设施。

第二批空军使用的专用机场也主要分布在以上城市,但是这些机场将是专门为空军服务的,这批机场将在十年后开始建设。

空军的发展也是秉承着少而精的原则。未来的十年,蓝海国也只打算组建这4个师,也就是说蓝海国,最多也就有300架陆军飞机。至于后十年,那就要看情况了。

这三大军种构成了蓝海国的主要常规力量。虽然许多只是在纸面上的东西。但再近一两年内,都会逐步的达到编制。

作为第4个军种,战略部队,更是全纸面的工作,虽然蓝海国有先进的科技,但是战略部队要成军,必须完成洲际导弹、原子武器,卫星系统和陆基、海基和空基小型化核武的研制工作。所以这些艰巨的工作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大量的经费被划拨到战略部队的名下。这个军种,才是蓝海国能独立和强盛于世界之上的基础。所以这支部队有权力挑选任何人参加研究和制造工作。有权力调拨和使用任何物资用于相关的建设工作。当然,这个军种的司令官是齐之洋兼任的,程建中任副司令,黄宗英任副司令。光这三人就能为战略部队弄来一切可能的资金和物资。

军事建设纲要里面不光规划了军种建设,还规划了后勤建设、军工生产。这两项都是当世没人重视的,但是蓝海国却十分重视。由于蓝海国有着漫长的领海和相隔十万八千里的领土。所以后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蓝海的军工工业和其他的物资生产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和阿曼。从这两处到各地区驻军的距离非常的遥远。那么一个完备的后勤体系就是蓝海**队生存的必要条件。

海运是蓝海国最基本的后勤补给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战争中最容易受到攻击。二战中交战双方针对运输线和补给线相互剿杀,包括蓝海国的崛起都在于日军切断了英国的印度洋补给线。蓝海国当然会绝对重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蓝海国准备采用的是控制印度洋制空和制海权的方法。这个方法,看起来很吹牛,但是事实上蓝海国完全有能力做到这点。

首先进入印度洋有几个重要的通道,红海通道、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以及澳大利亚。开战以后蓝海国完全可以凭借索科特拉岛封锁红海通道,凭借锡兰、马尔代夫、心岛、毛里求斯各岛上的雷达措施来预警大型战舰的进入。更何况在卫星上天的情况下,没有哪艘战舰能逃脱监视。所以在科技发展的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战舰其实就是靶子。至于潜艇的袭击,只要配上部分护航舰队,航运就能得到保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