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印度洋上的风>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访美国(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访美国(3)(2 / 2)

印度洋上的风 水飞云 更新时间 2019-08-28

蓝海国用东南亚和红海附近的领土换取新疆大小的南非,绝对是划算的做法。在政治上解决了多个国家的敌视,在领土上也弄到了地广人稀的南非,甚至这下,连莫桑比克都可以不踢出去了。整个大片的领土都可以加以发展。现在在南非、莫桑比克大家只知道黄金钻石。但是蓝海国的人知道在南非的其他战略资源远比黄金值钱啊。

南非在2007年探明的储量:黄金36000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0.1%,下同),铂族金属7万吨(87.7%),锰40亿吨(80%),钒1200万吨(32%),蛭石8000万吨(40%),铬55亿吨(72.4%),铀34.1万吨(7.2%),煤279.81亿吨(6.1%),铁矿石15亿吨(0.9%),钛2.44亿吨(16.9%),锆1400万吨(19.4%),氟石8000万吨(16.7%),磷酸盐25亿吨(5.0%),锑20万吨(4.7%),铅300万吨(2.0%),锌1500万吨(3.3%),铜1300万吨(1.4%)。这些都是蓝海国需要获得的东西,无论是今后的发展和战争,这些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而此时的南非只有1900多万人口,还有白种人和黑人的复杂斗争。蓝海国完全可以以第三者充当后来者居上的统治者和裁判角色,利用黑白的民族纠纷获得真正的权利,也可以学习美国融合黑人和白人。

所以,这次蓝海国打定主意要换取到南非,哪怕再付出点代价也在所不惜。其实东南亚的印尼、马来亚除了橡胶和众多的人口,真还不知道有什么更多的资源。也门和法属索马里连后世都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蓝海国只要在阿曼钉住,那么中东必将有蓝海国的一席之地。在缅甸的土地不丢,就一样可以影响东南亚和华夏大陆。在印度洋上各群岛不失去,那么完全就可以控制住印度洋。其余领土的得失,完全可以不计。现在蓝海国的想法就是用马达加斯加岛做最坚实的基础,用南非、阿曼、缅北联邦、新加坡作为控制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手臂。用各群岛作为控制环印度洋的火力点。

对于这些想法,美国人不可能知道,英国人也不可能清楚。所以在三方都皆大欢喜的情况下,盟军的三个重要成员国,秘密达成了在印度洋上和太平洋上的妥协和交换。

对于英国来说,这种结局的停战,好处也是不容质疑的。能兵不刃血的要回本土,哪怕是管理权,在这种形式下也是一种胜利。何况殖民地的,面积也没有缩小。

对于美国来说更是胜利,钱早就挣满了,世界老大也当上了。还分到了法国的殖民地。

对于蓝海国,更是空前的胜利。从无到有,从有到大。蓝海国是此次战争中最大的获益者。

对于德国,当然德国还有可能对这个分配方案有异议。但是他获得的好处也不少。大片的苏联领土、中东的殖民地、法国和英国本土的一半控制权、欧洲老大的地位,都足以让德国满意了。

被牺牲的只有法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谁让他们在战争中战败了呢?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比战败亡国更悲惨的了。虽然苏联没有完全战败。但是失去盟军支持的苏联照样会是一堆烂肉。独自挣扎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看看后世的华夏共和国就是如此,独自在丛林法则起作用的世界舞台上,每一步都受到攻击,受到掣肘。

所以蓝海国才会给华夏大陆建立一个海外国家,为将来的世界舞台建设而一个铁杆的盟友。

达成协议的三国当然不会立刻行动。几方都需要分别做工作。尤其是英国,如何向国民和王室交代停战条件,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不过这些苦恼和齐之洋没有关系。

齐之洋顺道又和美国签署了经济合作、技术合作的协议。购买了一批电力设备。

1945年3月22日,齐之洋前往加拿大访问英国。由于已经见到了丘吉尔,所以这次访问只是礼节性的拜访了国王和王室的其他成员。

1945年3月24日齐之洋前往巴西开始正式友好访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