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印度洋上的风> 第九十六章 攻击准备(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六章 攻击准备(2)(1 / 2)

印度洋上的风 水飞云 更新时间 2019-08-28

 蓝海国的第一舰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牛文小说~网看小说)几乎所有的补给都是后世才能生产的东西,这个时代也只能补给点燃油和食品。对于这三艘主要战舰来说,就是重新检查关键的导弹的情况,确认无误后才准备出航。这三艘战舰都具备防空导弹和近防系统,可以有效的形成防空和防弹火力网。保证整个舰队不受飞机的威胁和炮弹的击伤。

驱逐舰编队的准备工作就比较多了,主要是鱼雷、炮弹的准备,以及电子、火炮瞄准系统的改装。

蓝海国的电子科技,和其他国家一样,首先是建立在电子管技术上的。电子管这个东西的制造很简单,齐之洋小时候就在江苏启东的一家电子管生产厂见过自己的小姨在喷出的火焰尖上制作玻璃壳的电子管。当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电子元件厂并不会比50年代的电子管生产厂先进到哪儿去。也是利用玻璃厂生产基本的电子管。

蓝海国的科技伟人们,尤其是主管科技发展的梁绶繁和电子科技的巾帼英雄慈昆明,接受了蓝海国高层的建议,在蓝海国强大到能自保之前,运用到在工业实际生产中的先进科技只是领先世界水平一步,其余的先进科技只是实现纸面上的当代化,而不会投入生产。所以梁绶繁先生手中尽管有半导体原理、有集成电路原理、晶体管的原理以及相应的结构示意图等教材。但是给慈昆明提出的研究思路只是晶体管的研究方向。电子管的所有相关科技当然是全套给出,用于生产。像什么3脚、5脚、9脚电子管的原理、作用和结构图,都给了这位巾帼英雄。

伟人的品质放在哪都会显现。慈昆明女士在获得这些先进的科技后,很快就完成了国内工业化得进程,带领着12名子弟在一家玻璃厂内先后完成了所有电子管复合管的制造,并且和玻璃厂的技师们总结了一套合理的生产工艺。

随后慈昆明女士又和她的弟子们先后完成了蓝海国的第一台电子管收音机、对讲机的样机制造。并且在第一台电子显示器的制造。虽然这些电子设备在美国等国家已经投入了工业化生产。但是这些步骤也是必须的。人才是需培养的。加工工艺也是需要摸索和总结的。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东西并不是单纯靠钱直接买设备能买来的。

现在蓝海国已经有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元件生产厂。单位的名字是后世上海的一家企业的名字—电真空。

对于蓝海国来说,电子产品是必须首要发展的。因为蓝海国最容易能领先其他国家的产业非电子产业莫属。蓝海国计划在44年完成电子管设备的全盘国产化。不过现在,对于驱逐舰编队上的落后的电子管雷达和其他通讯设备,用电真空生产的电子管来改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起码不会像以前连短程的无线对讲都做不到。

考虑到后世的专利纠纷,所以蓝海国在电子发展过程中制定了《电子科技发展路线图》里面详细的计划了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先进科技的出现日期。由于担心蝴蝶效应。蓝海国把晶体管的出现确定在1946年11月,比后世历史上的出现时间提前一年。而集成电路的出现被确定在1955年。这比1959年美国人的研制成功提前4年。当然这份计划是超级绝密文件,只有3个人见到过。梁绶繁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