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秦> 第四百二十四章 吕台作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四章 吕台作乱(2 / 2)

强秦 晶晶亮 更新时间 2019-08-26

其一是从南郡至长沙郡,然后翻越五岭的传统驰道,其二则是从巴郡以南的五尺道,经夜郎国然后顺着西江水到达南越的桂林郡。陆贾前往岭南走的,就是第二条道。

车厢内。

秦国上大夫陆贾正在闭目养神,这一路南行,保护他的士兵们消耗的是体力,而他陆贾则需要消耗更多的脑力。

南越国在出兵讨伐梅越部落上的不积极,让陆贾心中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上一次他出使岭南时,赵佗还一口答应,待到秦军南进之时,就率领滞留在岭南的秦军将士出兵呼应,争取两面夹击,一举打破梅越人对五岭道的封锁。

而今,秦军已经行动,而南越军却按兵不动,这是为何这一次出使,陆贾的任务不仅仅是说服赵佗再一次向秦国靠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任务,那就是如果赵佗一心想做一个割据王侯的话,秦国就要改变对南越国的策略,转而在其内部寻找替代的对象,这个人选是谁,对南越国情况最为熟悉的陆贾无疑最有发言权。

相国吕嘉、苍梧王赵光,又或者是其他人等。陆贾心里,一个个的将南越国的重要实权官员轮换了一遍。

——。

南越国。

番禺。

位于珠江边上的这座古城,坐落在越秀山的山坡上,其面积和后世的广州大城相比,要差了许多。

不过,就秦时来说,番禺在岭南诸城中是最大的,在这座城中,也聚集了南越国三郡的权贵、将领等人。

南越王赵佗最近心情很烦躁,年纪接近五十的他,头发渐渐开始花白,连带着精力也大不如几年前做龙川县令之时。

秦军在南壄城遭到百越部落与楚军的顽强抵抗,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回大江沿岸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番禺,这让赵佗既感到庆幸,又感到后悔。

庆幸的是,他听从了相国吕嘉的谏议,选择在秦越之战中持观望态度,吕嘉在长安之时,因为陈平受贿事件而受到牵连,虽然秦国并没有对吕嘉行贿的这一行为提出实质姓的惩处措施,但官员们口头上和态度上的怠慢和轻视,还是让吕嘉的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一点变化在短时间内,自然不可能动摇根本,但错就错在,吕嘉的身边,还有一个同样是姓吕的,却又对秦国恨之入骨的人。

吕台。

这个刘邦、吕雉势力的漏网之鱼,在被吕嘉搭救之后,即潜伏在了南越国的使团之中,他的身份仅仅是一个马夫,加上吕台又是非常的注意保护自己,没有事情的情况下从不外出,所以,并不引人注目。

在长安之时,吕台原本有意设下圈套,让刘盈携带毒药,伺机毒杀赵佗的儿子赵仲始,但却因为刘盈个姓怯懦,屡屡下不去手而作罢,随后,吕台想方设法,取得吕嘉的信任,从一介车夫成为随身的近侍。

这一身份上的改变,让吕台有了更多的可能接近到南越国政治生活的核心,毕竟,吕嘉的相国身份摆在那里。

“国相,汝是想为忠臣,还是要做逆臣;要是做忠臣的话,那就请劝说赵王自立,不可降了秦国,要是想做逆臣、只图自己享受的话,那么就请赵王向秦国投了降表,自此以后,岭南三郡为大秦所有——!”

吕台在取得吕嘉信任之后,终于在一天的夜晚,说出了蓄谋已久的一番话。

到了南越国之后,吕台的真实身份,已经不必再隐瞒了,而吕嘉在这些天相处之后,已经视吕台为后辈,自不会将他再押往秦国去自首。

吕台这么一说,吕嘉即错锷不己,而在接下来的对答时,吕台更是一语中的,直言谁都可以降了秦国,唯赵佗不能降,为什么原因就是赵佗只要归降秦国,就不可能再在岭南呆下去了,李原为了岭南三郡的稳定,为了让南方秦军归心,势必会强令赵佗到长安去休养,而一旦赵佗动身前往,他就形同是被软禁一样,当然,这还是往好里想的结果,要是往坏里去想的话,赵佗的这条命能不能保住还要两说。

吕嘉与赵佗私交甚厚,要不然也不会在南越国初立时,就被任命为国相,听到吕台这么一分析,吕嘉立即惊出了一身冷汗

做一个没有实权的虚名王侯,赵佗自然不肯。

当初,他决定与秦国商谈的条件,就是以同盟为基础,双方平等的相待,再不济的话,也要保持半读力的状态。

而一旦秦军顺利的打败了梅越、闽越这些反叛势力,接下来,赵佗手下那些对秦国有着留恋的将士,会不会还听自己的命令,赵佗没有自信。所以,对于南越国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保持现在的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陆贾此次南越之行,注定将是不平静的一次出使,而他能否破开南越国的重重疑云,能否帮助秦国在南越国内找到新的代言人,目前来说都还是未知数。(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