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强秦> 第三百四十三章 英雄的舞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三章 英雄的舞台(2 / 2)

强秦 晶晶亮 更新时间 2019-08-26

魏豹和彭越不约而同的向秦国靠拢,使得秦、楚之间短暂的和平变得越发的脆弱,灭掉英布仓促建立起来的东楚,固然让西楚国上下欢心鼓舞,但也正是这一次的内战,让楚国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国力又消耗了一个七七八八。

内部挖潜。已经没有可能,为了支撑这次江东战事,项佗下令对海盐贩子、丝绸商贩等课以重税,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田赋,其抽成比例从十五税一调整为八税一。

这一高征收的比例下,楚国的百姓在丰年光景也就相当于白种一年的粮秣,要是碰上哪处地方发生灾害,那就只能卖儿卖女或沦为流民了。万幸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楚地风调雨顺,百姓的曰子虽然过的辛苦,但至少还能有一口饭吃。

本来,项佗也算计着,等江东夺回之后,可以好好的喘息一口气,他还有自信,相信凭着楚国占领的这一块沃土,拼底气的话,不输于地广人稀、又需要付出巨大开支的秦国。

楚国的地盘,七个郡之间相距不远,这在交通方面就有优势,同时,在防御起来也不会如秦国一样困难。

更重要的是,秦国需要对付北方如狼似虎的匈奴人、还有南方的百越人、西南方向的羌人,而楚国现在除了江东的番族有些内毛未靖外,境内并没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存在。

——。

彭城的三月。

正是山花开遍、风光这边独好的时节。刚刚从江东赶回来的项羽心情大好,这一次江东攻略顺利的让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经过了燕北的一次惨败之后,项羽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只凭勇猛、不顾计谋的做法,同时,在娄敬等谋士的劝说下,他前一阵曰子,以养伤为借口,深居简出,几乎消失在了众人面前,国事也多交给了相国项佗在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麻痹英布,以造成西楚群龙无首的假象。

果然,英布这个脑子简单的屠夫,在西楚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竟还分兵去攻打什么南郡,而更荒银的是,据说英布在西楚军渡江的时候,还在女人的怀抱中沉沉入睡。

“这还是那个在巨鹿面对强秦大呼酣战的黥布”项羽在挑落英布头颅的时候,心中其实还有些不相信。

楚国重新归于统一。

这使得项羽和楚军诸将重新有了昂首阔步的底气,这半年的俯首低头让这些骄傲的汉子受够了,他们渴望能象秦人一样,兵锋所指,所向无敌。项羽虽然嘴上从来都不承认李原比自己强,但在心里、在行动上,他却在开始学着李原的做派。

这些天来,李原的崛起之路,也被项羽、项佗、项庄等项氏重要骨干反复的研究,特别是李原先击弱敌,壮大自己、再破强军的策略,更为项佗等人所推崇。

但凡是人,都是有妒忌之心的。

虽然项羽一直不认为,自己会对李原心存妒意,但实际上,他心里很在乎,时不时的会将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秦国的那个更年轻更加出色的神武侯相比。

特别是从燕北回来之后,项羽虽然深居简出,但外面的风闻他不是不知道,就算是彭城的楚人中间,也在私语要不是李原不计前嫌,率领联军解救,他项羽就不只是失去一只手,而是连命也要丧在了匈奴人手里了。

这样的话,第一次听是感激,第二次听是麻木,第三次听则是冷漠,而到第四次听到时,项羽心里就只剩下了浓浓的羞辱、深深的妒忌,他堂堂大楚的霸王,在最为擅长的战场上,竟然还要别人来施救,这是什么,这不就表明,他项羽的能力不如李原,他项羽所谓的霸王之名名不符实吗

虽然,那些说私语的人不会当着项羽的面这么讲,但从他们的眼神里,项羽却分明听到了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

要反驳这些流言。

就要靠真真实实的战例,要靠一次又一次战场上的胜利来赢得,英布一个还不够,项羽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的炮灰出现,以便为自己重新赢得战功和荣耀。环顾楚国的周围,畏缩在大梁一隅的魏豹、还有在巨野泽盘踞的大盗彭越,这两股与楚国不睦的小势力,就是最合适的攻伐对象。

至于李原治下的秦国,项羽眼下还无法憾动,一方面是他不能也不愿意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另一方面,对李原在战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智谋和勇气,项羽多多少少有些摸不着底,同时,也存了几分的畏惧。

国家的利益,最终会高于一切。

秦与楚之间,就象两个惺惺相惜的对手,不管彼此多么的欣赏,最后他们还是会较量出一个高下。

英雄竞逐的舞台,笑到最后的,永远只有一个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