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夫遁逃的原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夫遁逃的原因(2 / 2)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更新时间 2022-03-09

活都不想活了,鞋没了还管他干嘛。

李孟羲听完老人的讲述,沉默半天。

“……老人家,我军中不会缺你等民夫的口粮。且……跟着走吧。”也不知该如何劝解老人,李孟羲只好如此说到。

李孟羲告辞时,老人口中不住夸赞,夸赞义军仁义,好话说了不少。

爬上马背,李孟羲在马上拱手和老人道别。

李孟羲拍拍骑兵的肩膀,“往前再走。”他吩咐着。

“驾。”骑兵轻夹马腹,慢慢的赶着马往前走。

这往后接着再看,李孟羲就特地留意民夫们的双脚,他这留心一观察,还真发现了之前被忽略掉的细节。

真的有不少民夫,脚上缺鞋子,要么缺一只,要么,两只鞋子都没有,赤着双脚。

若说别的物资,还得花钱沿途购买,草鞋嘛,草随处可见,用不着花费什么。

可是,那么多人,那么多人都没鞋。

这又是为何?

总不能,这所有缺鞋的老人,都跟那个老人家一样,心怀死志,都不想活了吗?

应当不至于。

问题可能是在于主观能动性方面。

这些民夫,让干啥干啥,不说干啥,真的就,什么都不主动干,整个精神状态就是麻木与茫然,如同木头。

除此以外,应该还有管理问题。

不管是行军时,还是扎营时,都不让民夫乱走。

其实,扎营后,可以允许民夫散出去活动片刻。

这样,有了收集材料的时间,拔点草,也有东西编鞋了。

不然,行军时,管的又严,往边上走一点,想薅两根草,就被乡勇吼个不停,手里一根草都没有,还编个锤子的草鞋。

问题就在这里。

大问题是,民夫主观能动性问题。

小问题是,民夫管理方式可以改变一下。

至于,悬而未决的那个问题,为何有民夫要逃呢?

回想现在军中的民夫和涿州招募的流民有何不同,一比较,答案就明显了。

涿州那些流民,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往涿州相投。

自然,涿州的那些流民,全都是走投无路,当有了活路,就自然不会再跑了。

而现在军中民夫,是文安县城破之后,抓到的俘虏。

俘虏们可不是没有活路的流民,甚至,这些流民会觉得前途渺茫,会觉得跟着军队走,指不定啥时候就被送到官府杀了,还担忧说不定还会被强逼着攻城。

因此,呆在军中,部分民夫认为很危险,逃走才是生路。

于是,也就容易解释,为何军中口粮不缺,而屡屡有人夜逃。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具体问题,可具体分析。

民夫逃走的心理原因大概有几个?

其一,民夫惧怕虽然现在刘备没动手,但就怕以后早晚有一天,刘备会痛下杀手。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打消部分人的顾虑,让部分人相信,刘备不再把他们当俘虏了。

让民夫认为自己也是义军的一员,就不会再害怕被屠杀。

这就是解决的办法。

随便给流民一些旗帜,让民夫拿着,就说,以后是我刘玄德麾下了。

这样,流民就不再自认是俘虏了,也就不再担忧被杀,更不会担忧被扭送官府,而屡屡想逃了。

至于第二个民夫主要逃跑的原因,怕被强驱攻城。

这个就没办法解决了。

哪怕给民夫发了旗帜,哪怕民夫自认也是义军,怕被强驱攻城送死,该怕还是怕。chaptererro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