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拣宝> 第481章 洪宪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1章 洪宪瓷(2 / 2)

拣宝 更新时间 2021-10-19

不错是不错,问题在于我还以为是汉瓦砚呢,白高兴一场。俞飞白垂头丧气道。

汉瓦也要看质量的。王观笑道:并不是所有的汉瓦都能制砚,有些瓦砚纯粹就是观赏物,只能看着千过瘾而已。真正滴墨进砚池,马上就渗漏了。然而这个明代宫廷自制瓦砚,明显具备实用xg。相对来说,更有收藏的价值。

也是。

俞飞白想了想,也知道是自己贪得无厌了。未央宫汉瓦,铜雀台瓦本来就稀少,制成的瓦砚也更少了,据说连清宫收藏也不过几方,其他都是仿制品。这种情况下,也不用指望那么好运让他遇上了。

摇了摇头,俞飞白把瓦砚放下,继续关注最后两个盒子。

适时,王观又翻开一个盒子,只见里面安放一件只环状的东西。当他把东西拿出来之后,在灯光的照shè下,一抹晶莹剔透的细腻光泽就散发出来。不过,在这抹皎洁清莹的光泽之中,似乎还有一片云烟似的樱红之sè。

有血沁的白玉手镯。俞飞白打量了下,也饶有兴趣道:这种通体莹润感,加上玻璃似的光泽,已经不是半透明,而是要真透明了。

当然,这是形容词而已。在强光的映shè下,白玉手镯确实产生了一股净透的光晕,可见这手镯又是羊脂玉级别的东西。另外就是在圆润细腻的手镯外侧,却有一片艳亮的血沁缠绕,看起来好像是瑕疵,却也有几分残缺的美感。

看了两眼,王观随手把白玉手镯收起来,示意道:看看最后一个盒子是什么东西。

哦,好像是

俞飞白顺手把盒盖掀开了,低头看了眼,本来无所谓的态度变了,变得有几分慎重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盒中的东西捧出来,迎着灯光端详研究。

王观顺势看去,发现那是一只瓷器粉彩小碗。细腻的胎体,好像明月一样净白,碗壁四周的sè彩明艳丰满,画工jg细传神,应该是jg品瓷器。

当然,毕竞是隔了一层,王观也不能肯定瓷碗的具体来历。但是也可以推测,应该是清代官窑瓷器之类的东西。

良久之后,俞飞白皱起眉头,把瓷碗递过去道:王观,这玩意我拿不准,你看看吧。

王观有些惊讶,毕竞俞飞白很少这样谦虚的,充分说明这件东西的来历不简单。心里想着,他顺手把瓷碗接下来,然后自然而然翻手观看瓷碗底足款识。

居仁堂制

看了一眼,王观就愣住了,半响之后才惊声道:洪宪瓷

很有可能,非常有有可能。俞飞白强调道:考虑到这是民国时期埋藏的东西,至少有九成的把握。

洪宪这个时候,陆崇明沉吟片刻,突然反应过来:那是袁世凯称帝之后使用的年号吧。

没错,就是他。王观有点儿惊喜,慢慢解释道:辛亥之后,清王朝灭亡,官窑就成为了历史名词。但是在袁世凯称帝期间,也要按照传统习惯,烧造一批瓷器作为庆典之用。所以就吩咐心腹郭葆昌邀集清朝御窑厂的高手,以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瓷器为蓝本,jg心制作了一批瓷器,这就是洪宪瓷。

不过,袁世凯比较倒霉,才做了八十三夭皇帝就黯然退场了。俞飞白补充道:所以烧造的瓷器不多,流传下来的更加稀少,可谓是凤毛麟角,就显得异常的珍贵,成为瓷器收藏家寻觅收藏的目标。

既然是洪宪皇帝,那么底足应该书写洪宪年制才对,与这个居仁堂又有什么关系陆崇明有些不明白了。

呵呵,肯定有原因的。

王观笑道:袁世凯从正式称帝再到倒台,就八十三夭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造瓷的筹备设计制作上彩入窑加彩烘彩款识等程序是基本不可能的。因此在他称帝之前,肯定要事先做好谋划,早早就派出了心腹到瓷都烧瓷了。

而这个居仁堂,实际上就是慈禧太后建造的海晏堂,不过后来袁世凯接任大总统宝座的时候,把海晏堂作为自己办公会客的场所,更名居仁堂。王观解释道:相当于一个堂号,有这种款识的东西,更说明是洪宪瓷。

没错。

俞飞白点头道:不过,由于洪宪瓷的历史非常短暂,大家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根本不清楚居仁堂制这个底款的意思,经常轻易把这种珍贵瓷器出手了。

实际上居仁堂款洪宪瓷,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落有洪宪款的瓷器更珍贵。据说这类瓷器是袁世凯不惜工本特制的东西,分送自己的亲信各部大臣以及外省督军,以表笼络之心。俞飞白笑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不好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居仁堂制款瓷器,绝对是洪宪瓷器无疑了。

当然,我只是说这个瓷碗,不代表全部呀。俞飞白又连忙补充说明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