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易宇宙> 第三百○○九回 来去曷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回 来去曷为(1 / 2)

易宇宙 曷子 更新时间 2021-10-19

 正文]第三百○○九回来去曷为——</p>

明教在论坛上放话,要集结五万jīng锐到燕州。</p>

作为一个设立主城在明州的公会,此举也算是开服第一炮了……</p>

香火,拥有该技能,可开启庙宇系统,设定一些列功能,同时所有玩家的个人终端上都将增加一个类目,可随时打开香火界面,进行提问、求助、上香、膜拜。</p>

吕白赶快打开庙宇界面,发现具有设置问答库、求助的拍次分类、领香火等功能……</p>

系统提示:请设置您的神位名称。</p>

吕白稍微想了下,向系统输入神念:醒神。</p>

立时,《易时空》三十亿玩家同时收到了系统提示:</p>

恭喜《易时空》第一位神明——醒神——诞生,请玩家在个人终端打开相关界面进行查看。</p>

整个《易宇宙》沸腾了。</p>

吕白赶快一面设置自己的神庙建立有效渠道,一面行道,一面赶快去各大主城建立分身。</p>

现在几乎各个州、国都有相当数量的玩家,吕白建立分身的速度,都还跟不上信仰力的增长。</p>

五个分身,五座城,一下就成了十个分身。</p>

十个分人,十座城,一下就成了二十个分身。</p>

……</p>

一年过去,吕白等级100,分身两千,信仰力三千万。</p>

十年过去,吕白等及150,分身数万,信仰力十亿。</p>

突破十亿信仰力时,获得技能万神朝宗]。</p>

万神朝宗,所有分身合一,神识到,分身到。</p>

吕白一面选择信仰者的职业进行学习,一面行道,一面解决别人的祈求,一面铲除邪道……</p>

如今的吕白一个人坐在闪电,无数载着神念的分身,时而瞬间分出千里,时而瞬间合回。</p>

游戏十年,而现实不过一年,《易时空》玩家突破五十亿,却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住吕白了,只知道这游戏有个特s-玩法——神明系统。</p>

目前仍是只有一个醒神,信仰者达到五分之一。</p>

醒神提倡觉醒,在张弛有度的情况下,思考人生,追根溯源,一问到底,觉醒人生三困hu-的存在,来处、去处、曷为。</p>

来处,从何处来,人生的起始于哪里?父母养育?那父母何来?父母的父母何来?祖先何来?自然何来?宇宙何来?大道何来?或者说有没有大道,大道是什么?</p>

去处,去往何方,人死的去处在哪里?什么是死亡?看见别人r-u身腐烂?别人不说话了,别人不动了,别人没脑电bō了,别人的意识也停止了,别人死了?如何确定他不是“转服”了?如何确定去处?虚无、无意识、解脱、天堂、地狱、转服、重来、轮回……死是未知,畏惧死,是珍惜生,是珍惜轮回,而不是贪生怕死。</p>

曷为,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这样?生后死前,人应该做什么?到底有没有标准?道德?良知?**?法律?哲学?圣言?存在即合理?醒神说,这都是**、逻辑、灵x-ng。y-生爱,爱生恨;逻辑指导理x-ng;灵x-ng可与一切结合,产生感x-ng、良知、各种情感,与逻辑和理x-ng结合,将知识和智能升华为智慧。</p>

痛苦与享乐,两者不断转化,佛说一切皆苦,乐亦是苦中作乐,到最后倒不过生老病死,逃不过六道。</p>

醒神说,一切皆乐,苦亦是乐中作苦,老是走向轮回,死是通往轮回,轮回往哪里?轮回往未知,即便是道也是千万道,六道之言,可以拿来惊醒,却不能一直长存,否则无异于蛊hu。</p>

醒神说,苦即是乐,乐即是苦,唯有清净无为最自在,无为符合自然大道,不需强求就已满足**。**是可以被满足的,前提是控制**。用灵x-ng修养**、用智慧大成**,符合自然大道。清净无为即道家鼻祖所言的最高境界,不得歪曲。</p>

醒神说,人无需飞升、往生、超脱就可获得清净无为的自由自在,何必要妄求那些解脱之法呢?活着即可以解脱。只有骗子才会用未知的生死来骗人,什么神仙、佛祖,他们飞升了,他们超脱六道轮回了,意思是你看不见了,你只能相信,不能怀疑。扼杀人与生俱来的怀疑能力、分辨力、思辨力、辩证力、yīn阳力,此乃最大罪过!</p>

醒神说,灵x-ng与智慧,这是通往清净无为、人生极乐的正途。如何通往?怀疑,怀疑才能问,问才能学习,才能实践,才能有知识有认识为智慧提供基础。中庸,不偏jī,如此才能把握好怀疑、学习、实践的度。哲思,有了前两者,就可有哲思,中庸的、辩证的、不偏jī的、哲思,以不断的积累的知识和认识为基础,进行哲思,升华出智慧。如何中庸,内有灵x-ng,外有规范。规范,例如“人不知而不愠”,做学问到底是满足什么样的**?通往极乐?通往高尚?还是通往虚荣?</p>

醒神说,这里要引用“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意义深远,可有多种解释:</p>

第一种,可以被言说的,就是不是常衡大道。醒神说,其实是常衡大道可以被人言说,只是说不清楚,有一部分需要灵x-ng,需要意会和体悟,这一部分的多少体现出了智慧。</p>

第二种,第一个“道”是指人们发现的规律,是“小道”。第二个“道”是指人们的作为行径。第三个“道”是大道是本质的道。小道是从表象提炼出来的道,小道是可以被运用,作为行为准则,指导作为与行径的,但这不是恒久不变的法则,因为不贴近于本质。就好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声场关系就是小道。比如以中庸为指导,通往清净无为,中庸是要变的,否则就过时了。佛经道典亦是如此,都是小道,老子早就说了,这些都是小道,是要与时俱进的,而不是用来搞个人崇拜的。</p>

第三种,大道不过是人灵x-ng与理x-ng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思考、提炼、猜想出来的本质规律,如果这个猜想中的大道,可以被我们当成大道,那也不可能是大道。世界本质能被我们看透成大道,这也就不是世界本质。</p>

……</p>

在西陆哲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怀疑世界是不可认知的,这恰恰符合“道可道,非常道”。</p>

不同的是,老子的《五千言》提出了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观点,然后进行了详尽的阐述。</p>

“不可知”就好像意识和感知,所有的“道”都是意识对感知的解读,真正客观的客观,我们是无法证明的,至少醒神认为自己无法证明,醒神也只有意识和感知。</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