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虚凛之路> 第一百零九章 善心十二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九章 善心十二城(1 / 2)

虚凛之路 舟翁 更新时间 2021-10-13

 再次读道一剑当年初出茅庐所写,几人皆有所悟,道者道:“嗯,当年道一剑求道九天玄印,顿悟正果。后来,在辩道大会拔得头筹,也算机缘。那时节,九天玄印十八祖与九天玄祖孤仙庐也为当世高人,如今也飞仙而去了。不知,如今管理九天玄印之人为谁,咱们需要过何种难关才得入山?”

正说着,忽天外洒落五道金光,随即五座十丈金色高台落下山头,有五名气势拔俗的高人,分别落座。见五位高人降临,道者看一眼却不认识,知晓此乃九天玄印规矩,如山门者须辩赢守门人,不然只得退回,当即施礼道:“福生无量天尊!青天道者,求见九天玄祖,得罪了。”说罢,道者脚步一踏,地下也升起十丈高台。天星拂尘一挥,道者:“请赐教。”

那五人打量一眼道者,眼中皆是轻蔑,他们虽是九天玄印者,但非是入道之人,也不晓道者大名,故而不屑。为首老道堪天玑拂尘一挥,面容高冷,道:“小道士,年纪不大,胆子不小,正是无知者无畏,凭你也敢扣关!今日,算你运气好,遇到我五人指点你。且让我先问话,看你有几分本事。”玄一见状翻了翻白眼,若不是心情好,早飞过去拽老道的耳朵了。道者:“请前辈出题。”

却见,堪天玑眼眸狡黠一闪,提出一个十分不好答得问题:“你听好了,小道士,我问你,何为道?”道者:“道为无,无者为道。道是无,无为,无有为,无不为,无无不为,是为道。无为有之始,无为有之末,一切从无来,一切归无有,道为无;道为有,有者为道。道是有,有真相本来,有法寻往,一切为有之变,一切为有之生。道为真,真实不虚,道为假,唯心所住。道可见,可不见,可闻,不可闻,心有向之道为本,心无往之道为末。”

堪天玑皱眉:“什么鬼话,什么有无真假,自相矛盾!”道者又道:“道是你,道是我,道不是你,道也不是我,道可寻,也不寻。道存在,也不存在。堪天玑恼火:“你这小道士,好生无礼!言语颠倒,说不出一句正经话,如此不过关。”道者又道:“道是你口中一个字,是你心中得向往的方向。它也是你心中的虚妄,是你满身的业障。你见不得,又想见的,你真见得又认不得,你不认得、不寻得,反而得。”说到这里,堪天玑哑口无言,沉默不语。

见堪天玑无语,一旁青袍胸前绣青龙者,青龙老道笑道:“小道士,听你言语聪明。那我问你,如何分别无和有,是有生无,还是无生有。若是无有互生,为何求道而不自在其中?”道者:“与你而言:道为无,不为有,有则为遮蔽本性的障碍尘霾。好像空中的云雾,遮蔽了太阳的光华。所谓自在其中,只不过是浮沉繁华的表象,却不是不垢不净,不长不消,不死不生的道之所在。无有互生消长的道理,不在无,也不再有,而全体在无,全体在有。你不舍弃自我,走不纯粹的路,实在与世俗人无异,难见正果。”青龙老道微微摇头,放下傲慢的脑袋,低头思索起来。

又一旁,青袍绣红朱雀之绝离道姑,貌不过三十,样貌殊丽,急于问话。原来,此绝离道姑本为千劫宗宗主之女,因容貌过人,也有些名声。十四岁即许配人家,只是未到婚配,男方意外暴毙。后来,陆续定过五次亲事,皆不及婚配,男方暴毙。几乎,所有算术高人都说她命煞,不可婚配,不然克死夫家必然。于是,她变出家当了道姑。半年前,妙非天游历凡尘,遇到绝离道姑,觉得此女子有些慧根,便带回九天玄印。可惜,半年有余,不少高人替其讲法,皆不能使其开悟。

绝离道姑看道者,皱眉问道:“何谓因果,因果可有躲避之法?”道者:“种下一粒种子,发一颗芽,浇水施肥,长成果实,这就是因果。因果,没有躲避的方法,纵然佛道之祖,亦不能躲。因果不可躲,却可以改。以因果的表现形式来说,有过去因,今时果。有过去果,今时因。今时因,今时果。今时因,未来果,今时果,未来因,以及过去因,未来果,六种关系。种下一颗种子,要想健康生长,结出果实,还要看生长的机缘,养料充足果实自然丰厚,养料不足,不仅果实不丰,甚至有夭折的可能。若是善因果,加以恶的辅料,也未必能得到好的结果。若是恶的因果,能得到善良的加持,也可能转变为善果。但是,无论如何,不种下这颗种子,便不可能有结的果实的那一天了。”绝离道姑,皱眉道:“若这辈子为善,却不知道上辈子的罪恶,而要今生承受,岂不是很可悲。毕竟属于上辈子的罪恶,我们已经没了记忆。”

道者:“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问后世果,今生做者是!所谓六道亦是如此,三界众生混沌吾之,沉迷六道事,故而不明天道,不知本性所在,混混沌沌,反反复复,苦乐流转。此六道未色、香、味、声、触、法,六道也即演贪痴嗔,又名佛家之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若学道,才明白我之极乐何在,我之极苦何在,我之解脱何在,我之本性何在,而至清空性空,圆觉光明。”绝离道姑,又问道:“学了道真的可以解脱?如果,死了,下辈子不一样还是个糊涂人?”道者:“自然。如同一个蒙着眼睛走路,跌跌撞撞,不断摔跤,痛苦不已。可是,当他拿掉蒙在眼睛上的障碍,他便可以看清楚前方的路,而不至于不断摔倒。若你学道精深,开了慧眼,看透了人的路,看懂了天道,你自然也不会再摔倒。至于,你所问,人死之事,那是你为入道之凡见。凡我所有,皆如尘土,唯有真灵不变。而我等通过学习而积攒的善根与福德,将伴随我们永生。这也便是前世因,后世果,今世因,来世果的道理。你苦于自己今生为前世所苦,那更应该知晓,此中厉害。”道姑摇头道:“你所言,其他高道也讲过,不过,我始终不能领会,这该如何修行?”道者:“不能入道,乃慈悯之心不曾打开。日行三善,行满三百善事,慈悯心开,你自然能领会其中含义。”绝离道姑闻言点头。

最后一人,乃青袍绣玄武老者,此老者浑身肉胖,端坐如一团肉佛,微微一笑,抬手捻一青松树枝,闻了闻,笑道:““一枝青松在手,得其忠厚味干。一念道法在心,得起乐之无极。修道随心而已,有所执,有所乐,无所执,有所乐。极乐为道之圆满。道之追求,不正是在此?将心炼化,至无所阻碍的自在地步,像风一样随处飘荡,自由自在,飘到哪里,乐在哪里。像水一样,随意变化,不受苦难损毁的挫折。我已经能达到法乐冲满,无忧苦难的地步,这是不是道的终点呢?”道者““否。道之终点,不在有无,不在眼界身心。你所说的极乐,是脱去凡尘肉身的束缚,而能达到的返璞归真,乃是道一境界的修为,也就是接近离欲天的境界。达到离欲界的人,能够听到自己想听的,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身形,脱离了生老病死的束缚。不过,却依然要身受轮回之苦,业力障碍心魔,也不会断绝。也不过是修行的一个阶段而已,并不存在的道的终点。”老道不解:“那离欲天下一境界是什么?”道者:“行知,知之。不行,不知。若要知,还需行。最后一个问题。”、

最后一人,青袍绣白虎,看起来也有五十岁多道士,那道士看道者:“我有一问。道玄经中有记载,七色王得道后,有门徒三千万众,坐下弟子七十二人。一日,光耀仙界之主,请七色王宴席,表面上是讨论道法,实则是要羞辱七色王。宴席中,谈及七色王第七弟子逆天罡反叛出界,堕入饿狱境界。其意在表明七色王所传道法不是真法,连自己的弟子也不能护全超脱。当时随七色王前往的二十几位弟子,无不愤然,却未发作。宴席完毕,回琉璃天境,路过仙果林,十八弟子穆梨枷,因怒抬脚踩死一只掉在地上的果虫,因而受到责罚堕入畜生界。众人皆以为七色王是因怒才惩罚穆梨枷,纷纷求情。只有三弟子甲托合,练练拍掌叫好,面露喜悦神色。因此,七色王又怒,将甲托合贬入八恶道界。我的问题很简单,七色王将穆梨枷贬入畜生道,将甲托合贬入八恶道的用意是什么?”

道者一笑,稽首合掌,道“福生无量天尊!七色王乃是得道之王,用意自然明了。穆梨枷和甲托合机缘得至,七色王送他二人入道而已。穆梨枷天性秉正,虽然位列先天境界,却性中有一位余火未能清除,必须进入畜生道才能化去恶毒,得证金身。甲托合已接近道,只差遍布道法的机缘,八恶道是成全甲托合道最合适的地方!七色王的用意,只是随顺机缘,成全自己弟子的道而已。”那道士又好奇问道:“原来如此!难怪!那穆梨枷和贾托合最后成佛了吗?”道者:““若是心中有,自念道圣号。圣号传千宇,自得圣加持!成不成,都是机缘,不必执着。”

道者答完,四人皆是无话可说。为首老道堪天玑,拂尘一撩:“小道士,口舌如簧,算你答过。现在,你可以问我们了!”道者:“前辈刚才问我何为道,那我的问题,何为修道?”堪天玑笑道:“哈哈,小子听好了。修道即是明白道是什么,然后随着道心去做事。如此,顺应天道,修炼金身神魂,最终长生极乐,飞仙霞举,永世极乐,自在无穷呀。”道者:“那修道之人和世俗人的差别呢?”堪天玑道:“当然有差别!世俗之人,沉迷六欲,随习性而为,未老已经肉体垮塌,精神萎靡。而我们修道之人,内外兼修,至百岁而身体康健,精神饱满。甚至可以修炼出飞天遁地的本领,逐渐达到超脱的状态!若是世俗人的活法,只能死后化作尘土,甚至堕入畜生境界!若是修行之人,则不然,就算是死亡,也会是身放百华之光,异香充斥周身,百花随地绽放。这就是修行与堕落的差别啊。”

道者忽身绽九莲法盘,念法音,言:“道之高端,绽光芒!法之彼端,传凝香。身在苦海,两相望!见的光明,心自在。修道之人,必修心,修心只是路漫漫。一衣一鞋不存念,一眼一语存道心。什么飞仙长生,不过藏身朽木之僵死之蠹虫,什么圣光不过阴沟风脏污浊臭。此次辩话结束,日后有缘,再来求教。”说罢,道者九莲法盘冲破九天玄印天门,带着玄一几人直接冲了进去。那五人见的九莲法盘,才认出青天道士名头,当即个个跪地施礼。

进了九天玄印天麓灵山,见内中仙云遍布,有数百座金色人物端坐,一动不动,仿若沉眠。玄一盯着那些金色雕像打量几眼,笑道:“哇,这些都是死人呀?原来九天玄印里面是埋死人的坟地呀?为什么他们都是金色的,好像还活着一样?”鹿角道人急道:“小娃可不能胡说。这些都是九天玄印的高人坐化留下的百世金身。这每一具金身,都含有多颗金刚舍利。只要拿一颗出去,也能培养出几个先天高手来。”玄一白眼道:“不就是死人身体里的石头,还舍利子呢,白给我我都不要。”

此刻,远见一挎竹篮,衣白纱裙,头戴白纱斗笠遮住面容,却仙气非凡,踏着仙云的赤足少女,款款飘来。玄一眼睛一亮:“哇,仙女姐姐!好漂亮呀!”道者认出来者,必是孤仙庐后九天玄印新任玄主,即稽首施礼:“福生无量天尊!青天道士冒昧来犯,见过九天玄印之主。”那少女白纱遮面不见声色,只冷淡道:“青天道士,果然有些手段,敢闯入九天玄印,胆子也是不小。既然有本事来,那说明来意吧。”女子说罢,随手抓出竹篮之中仙气,洒向半空竟化彩云。

道者直言道:立定之日将至,为解天帝灭世之难,道者特来求借三宝:九九上玄斩仙剑、盘祖翻天印、以及十方灵罡幡。另外,还需请出韬纹彗、魔绝离、天道法、卜觉慈四位上德,为道者助力。”那少女面容不动,口中却冷:“好大的口气。不过,为苍生计也不是不可借。只是,盘祖翻天印已被灵山魔佛盘陀老祖抢走,十方灵罡幡被孤仙庐带去仙界。只有九九上玄斩仙剑还在,不过,其是我九天玄印镇山法宝,不可轻借。你若要借,需找一名能使用此剑的人选。有一人,自称剑上无名,剑下无人的青年剑客,目前人间只有他有资格使用九九上玄斩仙剑。你找他来,斩仙剑便借你。”

道者闻言未曾说话,玄一笑道:“师傅,我知道哪个剑人在哪里!他再葬仙山出现过,还救过我!我去请他,他肯定愿意帮忙!我们可是好朋友!”道者点头:“既如此,那道者便让持剑人来取九天玄印,至于四圣德还请让道者带走。”少女点头:“可以!立定之日,吾也会去助你一臂之力。不过,这丫头得留下,她是我的有缘人!”那少女忽一指觉灵儿!玄一抓住觉灵儿,摇头喊道:“为什么要留给你呀!灵儿是我的好姐妹,她还要拜我师傅为师呢,以后我们就是师姐妹了!跟着你能学到什么本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