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侠者歌行> 第六章:大赵王朝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大赵王朝2(1 / 2)

侠者歌行 你的大聪明 更新时间 2021-10-11

 “呵呵,古往今来做皇帝的能有几个大度的,天康皇帝也不例外。但当时中原刚刚经历战火的摧残,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朝堂之上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再加上当时夏策的声威浩大,天康也是惧怕夏策的实力的。所以天康在之后的两年中选择了养精蓄锐。”

“天康四年,皇帝集结兵力三十万御驾亲征。双方在雍州的剑门展开决战,虽然天康励精图治了两年,但是终究是外强中干。双方军队一接触,朝廷的军队就死伤无数。朝廷的士气越来越低落,加上长距离的作战和蒙国军队的乘虚而入。天康皇帝不得不和夏国签订《剑门盟约》而后撤兵,回到朝中后,天康便一病不起,到了天康六年的时候,便驾崩了。哎…说起来,也是可怜啊。”

“年伯,为什么夏策为什么不趁赵国虚弱的时候一举拿下,这样不是他不就是中原之主了吗?”

“哈哈…他们这种事情,恩恩怨怨,又怎么是我这个老头子知道的呢!也许有什么密辛吧”

“额…!”

“后来呢?发生了什么?”

“天康死后,太子赵烈继位,年号征和。这个赵烈啊,当初就不同意他父亲让兵权给夏策,他继位后便改革军队之前的弊端,但遭到了朝中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从中在改革中出工不出力的事情比比皆是。”

“征和二年,赵烈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引进了大量的武林中的人士,其中以剑圣叶凡秋为主,据说好像是三昧四品的实力。得到了赵烈的亲睐,一时间叶凡秋所在的剑阁也水涨船高,隐隐约约成为武林第一大门派。”

“征和四年,赵烈集结二十万兵马出征蒙国,意欲报当年的围城之耻。”

“磨刀不误砍柴工,赵烈四年的改革还是有点作用的。二十万大军一路长驱北上,势如破竹,连下二十余城。蒙国的吉利可汗连忙派使者向夏国求救,可是夏国并没有理会。无奈之下,蒙国只能和赵国签订蒙国人为耻的一条条割地赔款的理由。”

“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助长了赵烈的气焰,他认为赵国的实力足以灭掉夏国夺回四州。征和五年,赵烈准备再起兵戈伐夏,但遭到了朝中大臣极力劝阻,其中大学士许松和内阁次辅更是血谏金銮殿。认为夏伐不得,不到时机。”

“赵烈还不算是个昏君,没有一意孤行,他放弃了这次出征,但是心中时刻在惦记着收复四州。”

“这期间啊,剑阁倚仗着剑圣叶凡秋在朝中的地位实力大涨,在江湖上无恶不作,不知惹的多少人家破人亡啊。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