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3 人才难得(2 / 2)

吴皓突然想起了这个重点,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云端飞车会大量使用石墨烯的构件,这些学生必须对这方面有足够的了解。

“还真巧了,其中有一个是航空航天材料系的博士生,对这种前沿材料很有研究,本来我们想把他推荐到科工部门的相关企业,他却想自己创业,所以……”

“就他们了!……这样你告诉这五人小组,到我这里来,会为他们单独设立一家公司,研发生产新型航空器,待遇绝对不是问题!”

“好的,好的,那我们学校软件方面的学生……”

“把他们的资料发过来,今年皓天科技优先补充你们学校的学生,预计名额应该在200人左右,能进来多少就看他们有多少本事了!”

吴皓一高兴,把今年项目组招新人的名额全部拿了出来,毕竟这家学校出来的学生确实好用。

“感谢吴总!”

“对了,让他们马上过来鹏城,项目比较急,需要他们尽快介入。”

“没问题,我让他们尽快到你那里去。”

……

两天后,五个学生模样的人来到吴皓办公室,领头的有两个,一个叫许龙飞,是个穿着夹克衫的西北汉子,文质彬彬的样子;另一个叫卢本,戴着一副高度眼镜,精瘦精瘦的,典型的一个刻板理工男。

“吴总,你好!”

“来来来,这边坐,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吴皓很热情的把五人引到会客的茶桌旁,还帮五人点了咖啡。

“吴总,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对石墨烯感兴趣?”卢本首先发言。

“呵呵,在我们聊项目之前,你们能不能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卢本,航空航天材料系毕业的博士。”

“我叫许龙飞,航空器总体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我叫李明,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我叫刘小冉,航空控制系统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我叫孟浩,航空产品结构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五个人,基本上能包下一个航空产品从研发到投产的整个过程。

“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在学校里曾经做过的项目。”吴皓继续发问。

“我们曾参与过一个小型无人机项目的研发工作,走完了从研制到产品投产的整个过程。我们自己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航模开发上,拥有一家大型航模的工作室。”许龙飞介绍了五人的合作史。

“你们的大型航模工作室,经营得怎么样?”吴皓先要搞清楚他们现在的状况。

“一般般吧,投入很大,产出不是很理性,因为国内还没有形成这种潮流,不过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大市场的。”许龙飞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们的经验明显不足,只能说是初生牛犊,甚至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虽然做过一些项目,但是并不足以说明他们有多大的能耐。

不过这样的人,才适合吴皓云端飞车这个项目,经验空白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不会被现有固定的框架束缚,限定了自己的想象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