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气压世间三百载> 第五十二章 贺家余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贺家余孽(1 / 2)

气压世间三百载 狂药三罐 更新时间 2021-10-08

 世上的公子哥呢,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安心躺在宗族余荫之下,碌碌无为、懒散度日的纨绔子弟,平日里提笼挂鸟、熬鹰斗狗,有事没事约上些“同道中人”一起吃喝嫖赌,调戏良家妇女,亦或是带上几十扈从上街去欺行霸市,身家丰厚的,一掷千金的荒唐行径,更是轻车熟路。

这第二种嘛,出身世家,家教风骨极佳,但是往往骨中带有自视清高的傲气,与人交往虽也和颜善气,但骨子里带有的高人一等,却也不难被发现。走的路子,多是父辈、爷辈的那一道。学文,就是那修齐治平;习武,就是那刀枪棍棒。凭借宗族攒了几代人的厚重情义,在官场、沙场的大磨盘里打磨,逐渐便会如鱼得水。

肚子里有真材实料的,不出几年就能当上个四五品大官,若是不得机遇,熬他个几十年,堆积资历,构架人脉,临老临老捞个三品官职总不是什么大问题。还能提拔同宗后辈。

第三种,则是这世间最大的公子哥,也最是逍遥自在那种,不用寒窗苦读,也不必舞刀弄棒,王法不束,天理不管,入官即高位,上战场即是大将,便是啥都不干混吃等死,也是一世荣华,这些便是藩王世子。

镇北王府的世子刘统安就是这世间顶尖尖的公子哥,外头江湖人拼杀得头破血流、家破人亡的武功心法,他多得可以拿去垫桌脚;一口数十年才能打磨出来的好剑,他吩咐一声就能让人点头哈腰,乖乖递送上前;美人榜上,外人朝思夜想不能寐的美人,他随意勾勾手指,便会有人威逼利诱将这抹胭脂送到他卧榻之上。

世子巡游,几千兵马浩浩荡荡,从这大陆东边一路走到西边,腰间是苍生快宝剑,座下是白毛宝驹,英气逼人的写意风流模样更是不知道撩拨坏了多少小娘子的怀春心思,除却被西荒剑棺搞得有些灰头土脸之外,哪里受过其他委屈?

怎奈何一个一道武夫都护不住世子殿下项上的大好人头,被一个三流的毛头小子给折了去,繁花似锦的大好前程,从此云散烟消。

有时候吧,周涯必自己都感慨,自己当时可是真有胆子,敢在一个一道武夫眼皮底下杀人,想想都是梦幻,再来一次,他可真不敢了,之所以能成功,还真是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刻意的算计,加上对人心的揣度,才能让那个高高在上的世子一命呜呼。但凡有丝毫差错,亦或是那个一道的老头起了一丝疑惑,恐怕自己早就成了一抔黄土了。

不过公子哥总是快乐的居多,这不,前面那十几个策马黄沙的少男少女,哪个不是纵情之辈?十几岁的年纪,或是懂得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高雅之物,又或是有一身三流武夫的武功底子,让大雪山商队里不少二三十岁的四流武夫自卑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这些少男少女如若没猜错,就是那些大家之子,例如那武家的二公子,就是清城武家的子嗣,这些家族渊源可以往上追溯几百年的大家之子,不带侍从结伴而行,游山玩水,将江湖当做了游乐之处,旁人可没这份闲情雅致。

对于帮队的绝大部分人来说,走江湖可没这么好玩,不想一辈子守在那一亩三分地,不想妻儿过那种听天由命的生活,不就只得过这种别着脑袋在裤腰带上的生活?

江湖游侠也不好过啊,外人看来是仗剑逍遥的快活模样,实际上不还得出卖一身武艺,做些护送、打虎的活儿来维持生计,更别谈习武一道,武功、心法、药材、大家指点哪一样不用花钱?

正因如此,江湖上常常会有各样的纷争,学武这种事,一旦开始就极难停下,像商帮护卫这种打磨身子的外家功夫倒也还好,但凡是练内功的,哪个不是武痴?那种内力不断增长的爽快愉悦,不是此中人根本无法体会。

就是为了内功心法去杀人放火都可以,更何谈什么冷落家中小娘子?

总的来说,三流武夫打下,不修内功都可以,一旦踏破三流的桎梏,迈入二流,不修内功心法,那一身武艺只怕是终其一生都难以进步半分,这也是为什么随便一本秘籍都能掀起腥风血雨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那些“野路子”武夫,这山鱼帮分舵的老大贺武节可谓是“出身优越”,若不是奕门兵败如山倒,两年都没过就给人灭了国,他贺武节也是一位妥妥的公子哥。

不过贺武节也算命好,至少相比起在人间“昙花一现”、看似风流快活的镇北王世子刘统安来说,他这个旧奕门大家族“余孽”、贺家的嫡幼子,最不济仍然活在世上不是?真要究其源头,这位沦为草寇的分舵老大,来历不可谓不惊人,祖上不知哪代老祖,乃是奕门正一品武官,身着麒麟袍子的大将军,而后余荫不断,至少在三十来年前,旧奕门还被世人尊称为奕门时,他贺家也是京城顶流的几大家族之一。

奈何造化弄人,三十几年前那场世人皆以为会旷日持久的大战,掀起得毫无预兆,结束得出人意料,贺家满门忠烈,唯独留有这么一个幼子,不知为何在这大漠的边缘苟活,无人问津。

更耐人寻味的是,明知道自己祖上乃是满门英豪的贺武节,没有继承丝毫的祖辈英魂,反而是有辱门风地投身贼窝,如今处于不惑之年,才堪堪二流实力,真是浪费家中一直流传下来的上好武功典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