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城。
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
素有九六城之称,占地面积十一平方千米。
有多大呢?
北京皇城接近七平方千米,明清的紫禁城只有零点七二平方千米。
而雒阳南宫约一点三平方千米,北宫约一点八平方千米,这还仅是两大宫殿的面积。
此时,韩茂一脸震惊的,走在繁华的雒阳城边道上。
初次见雒阳,跟记忆里的雒阳还真是不同,韩茂不能不震惊,这雒阳太大气磅礴,宫殿气势辉煌!
就不说别的,单这道路坚硬如夯土,上面还铺了一层层河卵石,路两侧种植了栗、漆、梓、桐四种道树。
这还只是左、右两侧的边道上。
而中央被四尺高的如护栏一样的墙,阻隔的是中央御道,唯有公卿大臣能在上面行走,通行车驾。
这就是雒阳城,取代长安作为东汉帝都!
壮观而宏伟。
韩茂没有停留,仅仅是默默感叹着,这样的城,被董卓烧毁真可惜。
他和小六来到了太学开阳门外。
又行了五六里,得见太学。
太学历经数代皇帝扩建,共建有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太学正门外,最显眼的莫过于一块块石碑,每块石碑高一丈许,广四尺。
熹平四年(175年)。
蔡邕有感于经学典籍,距圣贤著述的时间过于久远,且文字错误较多,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误导士林。
于是,他就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
上书奏请正定除了《论语》外的儒家《六经》的文字,汉灵帝予以批准。
于是,蔡邕用红笔将校对后的经学,亲自写在碑上,让工匠刻好立在太学的门外。
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
这46块石碑,分别将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熹平石经,又称太学石经。
石经采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人矩,极为有名,又称为“一字石经”。
也是这次启发了蔡邕的飞白体。
碑新立时,来观看临摹的,一天之间,就有车一千多辆,将来往通道堵住了。
而现在只有三三两两的还没抄录的寒门学子,在石碑前,抄录着,瞥了一眼刚到来的韩茂和小六二人,也未理会,又继续埋头抄录起来。
韩茂静立在石碑前,他注视着石碑上的字,仿佛跨越了时空。
他阵阵明悟涌上心头,华夏浩瀚文明屹立于世,汉族之魂不息不灭永存。
所由何来?
皆在眼前,这些经学之上也。
只要这些文明文化传播的薪火不断绝,汉族就会永存不灭。
一代代人,哪怕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万般打击和磨难,也终究会站起来,傲然于世,屹立于万族之中,释放出最璀璨最耀眼的光芒!
花了一个时辰,韩茂将四十六块石碑上的七经,全部烂熟于心。
忽而,一个身穿儒服学子背着背篓,观察韩茂许久,冲着韩茂抱拳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