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灾难艺术家> 472 首战告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2 首战告捷(2 / 2)

灾难艺术家 七七家d猫猫 更新时间 2022-01-23

“我宣布,管舟就是我老公!”

“太暴力太刺激太好看了,我喜欢。”

“不愧是陆潜出品,和‘突袭’一个味道。”

“喜欢‘突袭’的话,‘疾速追杀’就绝对不容错过。”

“陆潜含量提升一下,整个成品质量马上就脱胎换骨,艾特七洋传媒,你们确定‘解除好友2’不回炉修改修改?”

“我觉得,陆潜内心里肯定有一个江湖,否则怎么写得出这样的剧本?而且和‘突袭’又截然不同。”

“疾速追杀”成功地引爆首映式观众们的欢呼和赞赏,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而且,不仅是观众,业内专业人士们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陆潜的名字。

这并不寻常。

一般来说,观众们称赞电影,往往就是称赞导演和演员,很少很少会提及制片人,也许在电影制作阶段的前期宣传,制片人的名字会拿出来制造话题,但电影上映之后,舞台就必须让给导演和演员了。

但这次的特别之处就在于——

“解除好友2”的大失所望,让人们开始想念陆潜,两部作品的强烈对比直接催生了“陆潜含量”这样的网络热点。

但仅仅只是一部作品,并不足以证明陆潜在制片人位置上发挥的作用,自然而然地,“疾速追杀”恰到好处的登场就延续了这一话题。

从“突袭”vs“疾速追杀”,到“疾速追杀”vs“解除好友2”,鲜明高效的对比就能够让观众们看出区别来了——

确实,“陆潜含量”更高的“疾速追杀”明显强于“解除好友2”,但又逊色于陆潜自编自导的“突袭”。

答案,也就脱颖而出了,尽管陆潜并没有执掌导筒,但得益于暑期档的纷争和蔚海电影节的声名鹊起,陆潜依旧在今年暑期档引导了一系列熙熙攘攘讨论的流量,不要说新生代导演了,就连资深导演顶尖导演们的讨论热度也达不到如此高度。

不经意间,陆潜也抢走了“疾速追杀”的小小风采。

但整体而言,“疾速追杀”的热议依旧吸引了大量目光,在整个暑期档已经进入疲软期的电影市场里注入一剂强心针,然后成功地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不出所料,“疾速追杀”赢得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略微逊色于“突袭”,但依旧在期待值以上——

侯晓川导演,宝刀未老!

铺天盖地的赞誉让侯晓川摆脱低迷,重新成为媒体宠儿,熙熙攘攘的喧闹和关注没有能够引起看透人情冷暖的侯晓川太多注意,但他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表示:

拍摄制作“疾速追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绝对是和陆潜的合作,灵感火花的碰撞和创作空间的尊重,让侯晓川重新迸发了创作活力。

比起一句简单的“感谢”来说,侯晓川更喜欢用“享受”来形容他和陆潜的合作,这无疑又是电影上映之后的又一项额外收获。

在侯晓川之外,管舟更是人气狂飙,短短不到八个月时间的两部电影,一前一后地杀入大众视线,再加上特别的经历、反差的魅力等等,轻轻松松就为他赢得无数粉丝的追捧,流量的井喷俨然已经杀入一线巅峰。

热议,铺天盖地!

因为“突袭”的辉煌成功,“疾速追杀”的登场承受着巨大压力,期待与讨论始终没有降温,这也让电影背负着难以想象的枷锁;但伴随着首映式的成功,从影评人到观众的一片赞誉,故事就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期待值,得到了全数释放,自然而然,票房成绩也就值得瞩目了,业内人士们都殷切期待着电影能够再创佳绩,在市场疲软收缩的八月继续收割一波数据,今年暑期档就能够一扫去年的阴霾创造新高。

更何况……“流光影业vs蓝鲸影业20”也即将上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