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村子里的事情,康熙把几个儿子叫到跟前,问他们:“你们对村里发生的事情有什么看法?”</p>
大阿哥一脸愤愤的说道:“儿臣认为这样的村子应该不少,应当让各地官员审查核对……”</p>
大阿哥说的也不算错,这样的地方肯定不会只有一个,毕竟人性也有想通性。</p>
只是他的想法比较片面,只想着从表面去解决问题,而没有看清根源。</p>
紧接着太子便开口了:“大哥说的不错,只是我们大清地大物博,若是只靠官员来核查这样的事情,总归太浪费精力,儿臣觉得或许可以增设相关机构,或者设立举办制度,让百姓自监自查这才是长久之道。”</p>
太子在大阿哥的想法上面增添了些内容,比大阿哥想的更加周到一些,只是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去。</p>
</p>
接着来几个人都是在太子的说法上增添了些自己的想法,比如如何自监自查,想法也确实有可实施性。</p>
康熙不能说完全满意,倒也不至于失望,只有大阿哥和太子接触了政务,而且时间也不长,没看清楚本质问题所在,倒也怨不得他们。</p>
“你们说的尚且不错,只是有一点,你们没说,朕问你们,是何缘故导致整个村子行恶事?”</p>
大阿哥说:“这边地处偏远,离城镇比较远,管辖此地的官员顾及不到,这才助长了不良风气。”</p>
太子:“此地闭塞,当地村民也是因为不能与外人通婚,枉顾伦常生出痴傻儿,村民才会生了恶胆。”</p>
……</p>
剩下了几个说的也都大同小异,但是还是没有康熙想要的答案,不过这些确实是需要解决的问题。</p>
闭塞不通外界,政令不达,不明是非,这个地理环境让一群没有多少大智慧的人做了十多年这样的勾当也没被发现过。</p>
其实归根究底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还是太穷了,都是穷闹的。</p>
这个地方要不是因为太穷,也不会只剩下这么几百口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种种情况。</p>
这些人虽然可恶,但是康熙也觉得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很多。</p>
“你们说的都不错,只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们没说,都是穷苦闹的,都说穷水恶水出刁民,人穷了,生命生存难以保障,便会滋生心中的恶,《论语》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善是在人不愁吃喝的情况才会有的,让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看到一个肉包子,他可不会管那肉包子是要钱的,他只知道再不吃东西就要饿死了,逞凶斗狠去抢夺这就是必然,这些村民固然可恶,但是你们也要看到村民为何会如此,看到本质的东西,这是你们应该看清的东西。”</p>
康熙话罢,几个人都陷入了沉思。</p>
过了一会儿康熙才道:“行了,都回去了。”</p>
“是,儿臣告退。”</p>
经历了这么一回事,康熙在驻地休息了半天才继续出发。</p>
晚上,他们到了一处驿站,幼清这才问了村子里的事情,白天她在补觉,晚上这才有了些精神。</p>
“看你心情不好,还在想村子里的事情?”</p>
康熙点头:“以前总是在京城,虽然偶尔也会出宫微服私访,但是看到的也就那么点大的地方,到底是朕太过狭隘了,朕承了祖宗的万里江山,却从来没有好好看过他,也不曾认真了解过他,是朕的失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