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大唐极品闲人> 第十七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2 / 2)

大唐极品闲人 刺刀特种兵 更新时间 2021-09-23

张言硕回道:恩师,制造燧发枪,以六斤为妙,只是耗铁甚多,四十斤毛铁,最后只炼到七八斤精铁,所费不小。

杜睿听着,心里也盘算开了,依他估算,加上铁价,炭价,工匠的工钱食粮,还有其它的耗费等,一根燧发枪的成本在三到五两,所需不是一笔小数目。

正想着外面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紧接着人声嘈杂,期间还带着人的惨叫声,杜睿的心一沉,看向了张言硕,张言硕的面色也是一阵发白。

不一会儿,一个面部被灼伤,一侧的耳朵血肉模糊的青年就被抬了进来。

张言硕急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有佐官回道:回大人的话,是牛清在外面试枪,结果燧发枪不知怎的就炸膛了,将牛清炸伤

虽然此前在研制的过程当中,也时有这种意外发生,受伤的,甚至丢掉性命的例子也不少,可是刚刚组装好的燧发枪,居然试射的时候,就炸膛了,这样张言硕如何面对对他寄予厚望的杜睿。

恩师弟子~~~~~~~~~~

杜睿也能猜得到是什么原因,止住了张言硕的话,一针见血的指出道:火枪之所以容易炸损,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们在制造时取巧,粗细薄厚不均,特别是在铳管的焊接上,许多工匠技艺不足,造成火枪炸镗,这一点你一定要牢记从今以后,每一支燧发枪铸造完成,都要打上铸造时间,铸造者的姓名,事后还需造册,以便随时查考。

张言硕连忙应下,道:弟子马上就吩咐下去

杜睿接着道:告诉工匠们,每月食粮工钱都不会少,今后每造出一只合格鸟铳,朝廷都会给予奖励,如有不合格,便要扣去相应月粮以充材料耗损,如有造成军士损伤,还要加以处罚。

张言硕也知道这是唯一避免工匠偷工减料,消极怠工的办法,道:好,就依恩师所言。

杜睿看着众多围拢过来的工匠,道:你们都要记住,你们手中所造的东西,是大唐将士用来捍卫国家疆土,黎民百姓的,他们要拿着你们造出来的武器,在战场上与敌人血肉相搏,试想一下,如果到时候武器除了问题,他们的性命谁来保障,战场上打了败仗,大唐怎么办本官希望你们都牢牢记住

那些工匠闻言,有的人面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而有些人则羞愧的低下了头,毫无疑问,他们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工匠了,其实他们倒也不是懒惰,或者偷奸耍滑,他们之所以不用心,还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见识过火枪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总觉得自己手艺高超,就应该去砸到威力更大的陌刀,对火枪有些瞧不上,因此上自然也就有些消极怠工,但是听了杜睿的话,他们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厉害。

他们可不会以为杜睿是虚张声势,对杜睿的能耐,他们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杜睿创造出来的那些奇迹,让他们简直将杜睿当成了神祇一样看待。

给工匠们训过话,杜睿随即又和张言硕谈起了具体的制作流程,张言硕的回答,显然让杜睿非常不满意,因为张言硕所介绍的,一支燧发枪的制作过程真的很复杂。

依张言硕的介绍,这燧发枪制作,首先是枪管,将做枪管的熟铁烧红后,敲击在一根钢芯上,这样卷成铁管,冷却后再裹外面的第二层,敲击细密,达到一定厚度后,抽出钢芯,一段铳管才完成。连做几段铳管后,就将它们一节节焊合起来,这里是关键,焊接不好便容易炸镗。初步的枪管做好后,便要用钢锥钻出铳镗,挫出准心,这里时间最久,有时可长达一个月,之后是用钢条将枪管内刮光刮净,然后是各样的装配。

杜睿拿着两支燧发枪,相互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两支燧发枪的区别真的很大:这种枪管又细又长,射出来的铅弹威力恐怕有些不足啊

张言硕闻言,连连点头道:恩师学生觉得这燧发枪的关键还是要射得远而精准,因此才将这枪管加长了,确实如恩师所言,威力不大,只能在三十步以内才能射杀身着铁甲的士兵。

杜睿对此大为摇头:这燧发枪近距离威力不够,用于实战时没有多大的用途,尤其是在旷野平地对付快速机动的骑兵时根本用途不大,还没有射杀几个骑兵,敌人已经冲到面前了,我看还是制作那种短粗枪管的燧发枪好,威力大。

张言硕闻言,诧异道:难道还想将这燧发枪用于野战不成

杜睿一听,就知道张言硕对燧发枪的定位完全错了,其实这倒也不怪他,之前诞生的火炮,从来都不曾用于野战之中,只是攻城和守城的时候,才会被用到,张言硕也就产生了一种惯性思维,以为这燧发枪也是攻城,或者守城的时候用的。

杜睿道:燧发枪不同于火炮,这是单兵作战武器,未来大唐军队要面对的敌人什么情况都有,必须做成那种威力巨大的重火铳,能在七十步左右射杀身穿铁甲重铠的骑兵。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优势,枪管变粗了,就可以在钢芯上直接将整支枪管打出来,更加节省时间,工匠门也更容易加工。

张言硕一愣,他只是看到了按照杜睿的要求,制造出了燧发枪的喜悦,也见识到了燧发枪的威力,却没想到该怎么在战场上来使用这东西,军事毕竟不是他的强项,他想不明白,倒也没什么,仔细的沉思了一会儿,道:确实如恩师所言,不需制管焊接,这样对工匠技艺要求低下,而且枪身一体,是不容易炸膛。铳管大,装填子药多,火铳的威力也大。但是这也有个另外的问题,那就是需要将内外两层枪管紧密强制压在一起,寻常手艺的工匠极难完成,时间花费多,制作费用高的出奇。

杜睿可是接受过数百年积累的大工业熏陶,自然有解决之道,笑道:你所讲的是每个工匠自己完成内外两层枪管的制作,自然时间很慢,为何不改成内外两层铳管分别由不同的人制作,最后再由后面的人将他们组装起来这样一来制作枪管时间就大大缩短了

张言硕听了一呆,仔细捉摸了一阵才讲道:恩师的法子是一个人专门负责制作一样东西,速度自然会提高许多,可不同的人制作出来的枪管不尽相同,如何保证所有制作出来的内外铳管都能用得上,实在很难。

杜睿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那还不好办只须将内外枪管的尺寸大小规定出来,只有达到要求的铳管才算合格,最后将这些合格的内外铳管组装起来不就成了

张言硕听了非常为难道:可如何规定内外枪管的尺寸大小呢

杜睿闻言,他也知道,这时代的手工作坊制作器物,完全没有所谓的标准化和互换性而言,于是便将后世保证互换性的尺寸公差,与配合这一套的体制简单介绍了一遍,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保证内外枪管能够紧密配合,内枪管的外径必须稍大于外枪管的内径,这样装配起来后内外枪管之间的配合就是紧密的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能确保枪管结实耐用。

接着杜睿又给张言硕详细的解说了公差的等级分类,后世的公差细分为二十级,最实用的也有九级,目前这种最简单的尺寸分级自然不需要这么细,分为三到五级酒足够用了。

张言硕闻言也是喜不自胜,连忙命人拿出几张纸,毕恭毕敬得向杜睿请教,一边将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对于如何让保证内外枪管的尺寸公差作了很细致的探讨。

张言硕记下了杜睿所说的话,接着又问道:恩师,这种口径的燧发枪装药量大,铅弹很重,近距离的杀伤力自然巨大,可是射程近,准头不好,怎么能够在野战是对付快速突击的骑兵呢

杜睿摇了摇头道:以目前的制造手段来说,即便是比这种燧发枪更先进的火枪就能应付骑兵突击吗

张言硕被杜睿反问的哑口无言,听到杜睿这样说,他甚至都觉得自己做了无用功,既然燧发枪抵挡不了敌方的冲击,造来何用

杜睿接着道:这些火枪根本不可能抵挡住骑兵的冲杀,只需要一个照面就能杀入步兵方阵中近距离厮杀,火器就没有用武之地。步兵只有排列成密集的方阵才能与骑兵抗衡,火枪只是弓箭的替代品而已,能不能在野战时抵挡骑兵,还是要靠步兵的严格训练。

训练有素的一个编队的火枪手几乎可以横行整个帝国,尤其是当一队火枪手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击溃一队骑兵的时候,给人的震撼很是强烈。说到火枪手击溃骑兵,在清末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见,最有代表性的是,进入热兵器时代的英法联军2000人逼近北京,僧格林伈率领背负弓箭马刀的蒙古精锐骑兵进行狙击,结果全军覆没,而装备了火枪火炮的英法联军仅仅伤亡一人。

举一个例子,假使骑兵大概两千多人,热兵器大概不到一百人遭遇,而且是在茂密的丛林中,热兵器视野极为不利。骑兵是呈包围之势,冲锋速度惊人,最后结果也将会是功亏一篑,几乎没讨到任何便宜就要仓皇撤退。

杜睿难得来一次军器司,张言硕自然不能让自家老师这便走了,自然是有什么难题都要提出来,现在制造燧发枪,最难的还是在最后的钻膛这道工序上头难度大了很多。

火枪初制时还是粗胚,膛内粗糙不平,这样的火枪,自然不能作战,便需用钻头将枪膛钻大钻光。钻膛技艺较精,如今能够掌握这项技术的人手也有限,钻头与挫刀都是采用上好的堕子钢,堕子钢己经算是当时上等的硬钢,但其实钢性与后世还是相差甚远,用堕子钢钻镝膛,还是很难钻,基本上一个月才能钻光。

而且铳膛钻好后还需用四棱的钢条将枪内舌光刮净,又制作螺丝后门等,所以当时打制一支燧发枪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产量还不会很高,制作火枪的大部分时间便是消耗在这枪管的钻镗上。

这自然也难不住杜睿:咱们不用手工钻,而采用机械钻不就可以了

张言硕却泼了一盆冷水道:人工摇动的钻床由于人容易疲劳而经常停下来,效率比只是起纯手工加工高一些而已,可制作钻床的成本很高,不怎么划算。

现在军器司使用一种人力钻床,是用木料做框架。用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后用人力拉动,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钻膛,这种钻床比光使用人力进步不少,但还是很费力。

杜睿知道那种钻床结构和后世的全金属钻床差不多,于是想到了利用现有的机械力:要想提高钻取枪膛的进度,只有采取水力或者牲畜驱动不就成了

张言硕却指出这种钻床的成本太高,还是划不来,却被杜睿一句话给呛了回去:咱们现在做的就是要做最好的火枪,还怕初期投入太大又要想马儿快点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道理再说了,做好一台水力钻床就可以管好几年,不需要再管饭付工钱,只要有水就能源源不断的制作火枪,只要火枪的量一大,做个成千上万只火枪,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杜睿所说的这水力钻床看上去很简单,但优点却很明显,钻磨枪管时永远不会累。而且可以保持固定的精度与质量,不象人力操作一样,因体力与精力的原因出现偏差。

依杜睿的估计,就这简单的水力钻床,比起人力,工作效率至少提高几倍,一个工匠还可以同时照看几台钻床,若以后有机会改进,或许一台水力钻床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十几倍。

当然这种水力钻床也是有缺点的,便是成本较高,操作时也经常需要更换钻头,不过这水力钻床成本与工作效率是一对一,在杜睿看来这还是值得的。

杜睿接着又说道:想来你也知道,大唐不久之后就要西征埃及了,到时候在埃及的战场上,就是检验这燧发枪威力和作用的好时机,为师的要求也不高,不管怎样,两个月之后,你必须造出一万支燧发枪出来,装备部队

张言硕闻言,一张脸顿时就苦了起来,就算是有了杜睿的支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可是就凭现在军器司这些半吊子火枪工匠,要在两个月内造出一万支燧发枪,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到时候能有两千支就算不错了。

杜睿自然知道张言硕的难处,便道:从今日开始,旁的事你都交给杜承学去做,你只要操办燧发枪的事就是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这样总行了吧

杜睿说完,也不等张言硕说话,转身就走了,出门上马,回返长安,只留下张言硕一脸的苦涩,开始盘算起了,要怎么操练军器司的这些工匠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