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九十三章 瑞丰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瑞丰仓(2 / 2)

陶履中心中其实也想投降来着,不过他可没这个胆子。</p>

他的全家老小还在浙江呢,自己真要是向反贼投降,怕是过不了多久全家老小就得拉去砍头了。</p>

所以他是绝无可能向莫谦投降的。</p>

不过对于本地守备营的士兵们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高安人,家就在这,亲人也在这,不投降难道等死么!</p>

再说了,守备营里的官兵其实也过的都是苦哈哈的日子,每个月才给六钱银子的饷银,几名把总才也一两二钱的饷银。</p>

这点银子,想要养活一家老小根本不够,瑞州守备营的官兵大多都是家中无田产的农家子弟,当兵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可不是为了报效朝廷什么的。</p>

守备营的弟兄早就听说了,袁州府的义军士兵不光有饷银拿,家里还能分田,作战有功的话,还有赏银和田。</p>

这待遇可比当朝廷的官兵待遇强太多了。</p>

作为瑞州守备营的守备长官,汪文镇自然对下面弟兄们心里怎么想的一清二楚。</p>

他跟自己手下几名心腹把总早就商量好了,只要莫大王的大军一到,他们立刻投降,绝对不做反抗。</p>

龚成康这边喊完话后回到阵中,向总指挥莫谦复了命。</p>

“大王,这高安城的官兵不会死守到底吧?”</p>

莫谦笑道:“那就得看他们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了,”</p>

莫谦话还未说完,忽然城门口的吊桥突然放了下来,不一会城门也被从里打开。</p>

只见几百名官兵从城门口鱼贯而出,他们跑至城门口处站成几排,当着义军全体将士们的面丢掉了手中的兵器。</p>

高安,不战而降了!</p>

......</p>

卢象升在接到高安急报后,立刻集合手中仅有的四千新兵,在南昌南岸的赣江码头登船,以最快的速度驰援高安。</p>

结果大军刚出发到达新建,卢象升便接到了高安传来的急报,打开一看,居然是高安已经被反贼攻破的消息。</p>

卢象升气一刀斩掉了船上的一根竹竿骂道:“废物陶履中,两千人马,连半天都没守住,居然不战而降,本官要上奏陛下,抄他的家!”</p>

高安城不战而降的消息很快便在南昌传开,南昌城内一时之间不禁人心惶惶起来。</p>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高安离南昌实在太近了。</p>

高安城距离南昌陆地直线距离仅有一百里地。</p>

如果反贼速度快的话,两天后便能抵达南昌。</p>

而此刻的南昌城中根本没有重兵,仅有两三千的老弱病残和卢象升带来的四千新兵。</p>

这点人马,连跟反贼打一场野战的资格都没有。</p>

卢象升也深知南昌的重要性,一个瑞州丢了也就丢了,朝廷还不至于怪罪于他。</p>

可要是把南昌丢了,他这个新任江西巡抚,江南五省总理的面可就彻底挂不住了。</p>

到时候朝中御史台弹劾他的奏疏就会跟雪花一样多,崇祯皇帝也会因为守不住压力而把他革职查问。</p>

卢象升满腔报国的热血,怎么能允许自己落上这么个下场。</p>

他立刻调转船头,把四千兵马全都带回南昌,并且下令,从今日起南昌府开始戒严。</p>

卢象升这边生怕莫谦带兵攻打南昌,搞得南昌现在形势异常紧张。</p>

而高安这边,莫谦却在拿下高安后就不再向东进兵,他现在可没有能力真去攻打南昌。</p>

南昌可不比高安宜春这种府城,南昌府的城墙可比府城的城墙高多了,打南昌这种大城,手头没有个十万兵马他是不敢去打的。</p>

当年陈友谅六十万人围攻南昌,愣是攻不下仅有两万人守城的朱文正。</p>

也正是这一仗,宣告了陈友谅无力再逐鹿天下,天下被朱元璋所得。</p>

现在莫谦手上满打满算才两万人马,这点人打打府城县城还凑合够用,真头脑发热去打南昌,怕是怎么惨败的都不知道。</p>

再说了,南昌是江西首府,打南昌,必然会引来大明朝廷的注意力,到时候崇祯真的调集外省兵马前来支援,把他直接给灭了,那岂不是一年辛苦全部白干,搞不好还得领盒饭了。</p>

莫谦可不傻,他这次出征都只带七千兵马,战略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抢占瑞州的瑞丰仓,为大军夺取粮草。</p>

攻下高安后,莫谦立刻率领大军前往瑞丰仓中,瑞丰仓有守军一百多人,在汪文镇开城投降的前一刻,陶履中还想派人去传令放火烧仓。</p>

但是这道命令被主管瑞丰仓的大使苏鉴给拦了下来。</p>

等到莫谦率兵赶到的时候,苏鉴已经带着一百多守仓官兵在仓门口等着了。</p>

“瑞丰仓大使苏鉴,拜见大王!”</p>

莫谦早就得到快报,知道瑞丰仓已经拿下,此刻他心情异常高兴。</p>

看着跪在地上的苏鉴,见他年纪还不过三十,不禁好奇问道:“苏大使辛苦了,仓中粮食情况如何?”</p>

苏鉴回道:“大王放心,仓中存粮五万三千八百二十石安然无恙!”</p>

“好,苏大使立了大功,本帅有重赏,还请苏大使带我进去一观粮仓!”</p>

苏鉴转身让开道,拱手说道:“大王请!”</p>

进入瑞丰仓后,莫谦只见仓中全都是一栋栋原型建筑,建筑是用红砖制成,在粮仓墙边,还放有几丈高的楼梯。</p>

在墙壁的下部,有用木质结构做好的开口,苏鉴对莫谦解释说这是取粮的口子。</p>

“大王,仓中共有仓房四十三座,每仓可存粮一千五百石,全仓若全部堆满,可存粮六万四千五百石。</p>

今夏瑞州的夏粮已经入仓,仓中除了今年的新谷,还有去年秋末的秋粮,加在一块一共五万三千八百二十石,请大帅清点。”</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