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征战天下> 第一百零一章 交易(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交易(33)(2 / 2)

征战天下 雨过天晴 更新时间 2021-09-19

当然了,买考官,肯定不是低档到让他透露题目啊什么的,别的方法且不说,光是段业就想到了一个几乎必然有效地办法。</p>

你在卷子上,笔迹上,都不能做记号,但是可以在答题内容上做记号啊!</p>

之前,可以喝收了钱的考官约定了一个密语,然后你在考卷中,以答案的形式,把这个密语写出来,比如约定一句话,一首诗,然后以藏头啊或者别的什么方式出现在考卷里,这样,虽然有考卷誊写的过程,但是誊写其实就是和复印一样,上面写什么,抄写员就得抄什么,实际上还是能够起到联络的作用。</p>

这件事,才让段业深刻想到,哪怕是缜密如同自己这样,总还是百密一疏,很多问题,都想不到呢。</p>

其实这个阅卷制度,里面就很有学问,段业就知道,科举最开始搞得时候,由于尚属初创,当时还没有形成严格的阅卷制度,批卷的方式也比较简单,考官只在批阅试卷时,对于回答正确的批一个“通”字,对于回答错误或没有回答的则批一个“不”字。这其实这起到一个初始的筛选作用,把完全不合格的给排除掉,而其他的则统统进了了下一轮。</p>

不过,这里一个很不公平的地方,就是考生能否录取,在很大程度上与卷面成绩没有关系,而是由他平时的业绩、声望以及社会关系来决定。那这样就必然导致考生也很重视在考场外面下功夫,在考试之前就带着作品去拜访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形成了盛极一时的“行卷”风气。但它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阅卷在当时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性实在非常有限。</p>

其实这在段业看来,就完全违背了科举考试最核心的一条,那就是公平正义,毕竟,如果靠着家世,靠着声望,九品中正制那一套,早就运行了这么多年了,肯定比科举成熟。</p>

虽然段业早就在心里,对这个法子直接否定了,但是这样由考官初选的过程,其实效率还是很高的,所以段业还是把这个方案告诉了下其他的属下。结果不出所料,他们果然都表示反对,这也让段业非常欣慰。</p>

后来,科举一旦发展起来,有心人士很快就发现了里面的秘密,随着取士名额的扩大,科举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整个天下实际运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科场中的种种舞弊行为也随之滋生。舞弊主要发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两个环节:一是考生在答卷时作弊,如挟带、冒名顶替等等;二是考官在阅卷时作弊。前一种作弊行为容易防范,所造成的危害也不是很大;科场的舞弊常常发生在阅卷过程中,一些科场大案也往往由此产生。</p>

但是其实,段业还知道,除了买考题,买答案,买考官外,还有更可怕地事情,那就是直接买朝廷。</p>

这种事情,仅仅出现过一两次,但是那都是王朝末年了,到了这个时候,国之重典都能拿来卖,还有什么不能卖的呢?这个国家如果不亡国,那真的就是没有天理了。</p>

为了应付这些,段业虽然队友自己的手下非常有信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制度,一整套的制度,完备的,严谨的,没有任何漏洞的制度。</p>

首先,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建立了锁院制度,对阅卷官员进行限制。说白了,就是考试期间,考官也要统统关禁闭,像是坐牢一样。</p>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年代,科举考试与后世的各种考试不同,后世的考试的考官,起的主要作用是监考,那就是盯着你不让你作弊,但是这个年代,考官同时兼握命题和阅卷两项大权。可以说,他们笔下就决定着一干人等的前途和命运,这么大的事情,想要相信他们的自觉性,那是多么可笑的事情。</p>

段业对这段历史是很熟悉的,最早在唐朝,主考官开始时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担任,后来改由礼部侍郎担任,他们的身份是公开的,他们的活动也不受限制,职重权大,行贿者,说情者,考试前,考试后,门庭若市,很多科场中的弊情往往从这里产生。</p>

而后来,到宋代,吸取了唐朝的不少教训,主考官员改由临时任命,而且一经任命,直到考试完全结束前,就一直住在贡院,与外界杜绝往来,禁止闲杂人员出入,被称为锁院。这就减少了考前漏题与考后说情的可能性。事实证明,这个锁院制度还是非常有用的,虽然不能起到杜绝作用,但是还是不可或缺的,也因此在后世的科举考试中一直沿用下来。此外,回避这种制度,在这块讲究人情而不是制度的土地,自然是不能少。所以段业还规定考官的子弟及亲朋故旧必须回避,他们要参加考试,就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被称为“别头试”。</p>

剩下的,自然就是段业已经采用的弥封、誊录制度,但是这个也不完善,虽然这一次,段业由于疏忽,忘记了这个事情,导致了很大的漏洞,但是以后怎么办,段业可就已经想好了,而且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出了更多的细节。</p>

这些事情,无非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考生与考官可以通过卷面的其他信息来暗通信号,不单单是约定别的,连虚词,恐怕都有人想利用,比如之乎者也,这样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考八股文的那个年代,如何行文,如 何措词,特别是在文章的起承转合等处如何使用虚词,作弊的考生常常是事先就与考官商定好。</p>

为了杜绝这类弊病,段业干脆下令,虚词誊录官一概不予誊录。我写都不给你写上,你总该没有办法了吧?</p>

甚至,段业还考虑过以后出题时就预先拟定虚词。我都替你们搞定了,你们总没法子了吧?</p>

此外,这个誊录官,也是很重要的,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收买,这些人的脑子,段业可一点不敢小看。为了防止考生与誊录官互相勾结,由誊录官调换或改写试卷,严禁誊录官携带笔墨入场,严禁他人冒名顶替,改写试卷,查出治罪。</p>

其次,阅卷官员有了内帘官与外帘官的区分。主考官是内帘官,而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则被称为外帘官。内帘外帘,各司其职,彼此之间不得交接。(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