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第十一章 迎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迎接(1 / 2)

 时间已经到了永宁十四年三月初,汉阳王刘初就国的圣旨已经到了很久。汉阳太守袁昭收到圣旨的那一天,就按圣旨所说,下令征发大量力役来修筑汉阳王宫。

扬家干的好事,袁昭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有办法,上任三年以来,他唯一的成绩就是,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直符史和郡少府的位置上。直符史能接触虎符,勉强算是控制了郡兵;郡少府是钱袋子,算是给他提供了资金支持。

有了这两样,袁昭算是拥有了自保的能力,可以和扬氏玩一些手段了。但是大部分官吏还是扬氏的人,可能他们办事不行,但是把事情搅黄的能力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就比如机变械饰一事,袁昭下的令是各级官吏组织当地民众架设桔槔、开凿水井,结果那些识字的官吏们带着袁昭的命令下去,传达的却是扬氏的话:此乃奇技淫巧,有惑乱人心之能,太守若知,必斩汝等。

嗯,不但把意思改了,还把锅扣到袁昭头上。反正你的命令那些百姓又看不懂,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一波骚操作差点没把袁昭气炸。

正常来说汉阳郡的粮食产量是足够百姓食用的,甚至还会有一些富余。但是今年显然不一样,大量农民陷入困顿,想多种一季麦子都没种子。

袁昭直接取消了力役的人数限制,随后没事干的百姓们如海水般涌了过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服徭役至少管饭啊,怎么说也能减轻一点负担。这样的结果就是,袁昭一口气招了将近十万人。

《管子·乘马数》中有言:“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

以工代赈的老传统了,到罗斯福的时候还在愉快的玩耍呢。只是这种玩法对组织能力的要求太高,一般人搞不起来,容易生乱。

至于粮仓还在扬氏手上,这个问题在力役的人数达到十万之后就不是问题了。本来庾吏还想刁难袁昭的,结果话刚出口,一众百姓就当场翻了脸,差点闹出民变。袁昭借着这个机会把这个庾吏也换成了自己人。

有十万人,什么事情都很好办的。

之前的汉阳王宫已经闲置了百多年,以其规格,无人敢住进去。至于修缮管理,也只坚持了二十年。后来没人肯出钱修缮一座空王宫了,世家表示地主家也没闲钱,历任太守表示跟世家比我才是真穷。几十年下来,老王宫荒废的不成样子。

袁昭这个总工程师带着少府的工匠进来转了一圈之后,发现想要修缮居然无从下手。回头看了眼十万力役,袁昭心里顿时有了底气——拆了!废墟给我填土夯实,咱们新建一座王宫!

十万人扑上去,半天就把旧宫殿给拆了个稀巴烂。然后建宫殿的建宫殿,运材料的运材料。一个月的时间下来,新的王宫也修建了一半,能大量使用民夫的宫殿建筑群基本已经完工,只有一些细节上的东西需要工匠们细细打磨了。

倒是剩下的园林没办法,这玩意儿要考验艺术水准,不是往里丢人就能堆出来的。为此,袁昭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师前来布置。

这位大师出自长宁龚氏,和评价许彦的那位龚时是同族。这个家族就是以搞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出名,在风水、相面之类的玄学领域,龚家还真没怕过谁。

王宫这种大工程,龚大师表示还是要认真搞搞的。于是工程的进度忽然就慢了下来,直到刘初带着人马到了汉阳城前,龚大师的进度才达到四分之一。

今天就是汉阳王到的日子。龚大师带着袁昭拨给自己的人在王宫里忙活,袁昭只是过来看了一眼,见一切如常,便匆忙去了城门口,组织到场的官吏前去迎接。

一众官吏懒懒散散站在城下。城门外,三百个长得壮实的郡兵被坚执锐,分列两旁。早几天就找来的乐师已经抱着乐器站在城门口,就等着汉阳王的车架到来了。

“汉阳王车架还有十里。”一个郡兵气喘吁吁地跑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