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第210章:并州风云(十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并州风云(十八)(1 / 2)

 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p>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p>

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p>

曾国藩提倡忠君卫道、以儒家学说治军的这一宗旨还贯彻在选将、募兵、军队管理以及协调军内外关系等方面。</p>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内涵极丰,集显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p>

主**政分理,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p>

曾国藩治军把选将作为第一要务,他说,"行军之道,择将为先。"</p>

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而把德放在首位,并把德的内涵概括为"忠义血性"。</p>

他提出,"带勇之人,该求我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p>

又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p>

"大抵有忠义血性,则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p>

曾国藩认为,"忠义血性"的将领主要应从既受封建礼教熏陶又少官场恶习的儒生士子中去选择。</p>

罗尔纲在《湘军兵制》中统计,凡姓名、籍贯、出身、职务可查的湘军将领179人中,儒生出身的104人,占58%,以如此众多的儒生为将,这在历代军事史上都是罕见的。</p>

将清朝的世兵制改革为募兵制,也是曾国藩建立湘军的首要一着。</p>

他说,"数年来痛恨军营习气,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故决计不用营兵,不用镇将。"</p>

因此,他组建湘军时,主张不在市民而在乡农中招募兵员,其用意就是乡农中招募的兵员朴实壮健,有利于灌输封建的忠义伦理思想和便于适应艰苦残酷的战争环境。</p>

曾国藩还规定,"招募兵勇,须取具保结,造具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箕斗清册,各结附册,以便清查。"</p>

凡无保者,概不招募,曾国藩的这一做法,完全是承袭了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募兵思想。</p>

曾国藩对绿营的编制方面也进行了改弦更张,湘军的编制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营以下设哨,哨以下陆师为队,水师为船,马队为棚。</p>

湘军之始,营以上不再设官,各营全辖于曾国藩一人,其后营数增多,才有统领和分统的称谓。</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