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再见若花开> 第五章 沫上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沫上花(1 / 2)

再见若花开 天蓬小元帅 更新时间 2021-09-08

 第二天,我结结实实地睡了一个懒觉。

昨天陪妹妹玩到很晚,回去的时候又花了很长时间找跳跳,原来它兴奋地钻进了人家的后院,想必也是去约会了。呵呵,这个荡漾的季节。

到家时妈妈已经休息了,我和妹妹分别洗漱完毕,就回各自的房间准备休息。当然,我还没那么快入眠,答应了寇小喃,还要帮她改稿呢。别被她抓住把柄了,以后真地谈起恋爱来就处处被动。

写喜剧稿,难度还是有的。我以往对她的了解,寇小喃写写泡沫剧呀、编编记实故事什么的还行,但是喜剧可不一样。它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中心思想,也不需要大量的笔墨铺垫,对细节的处理更不要求精致。可是难就难在对剧中每个角色的性格塑造要求的非常鲜明,而且注重思维发散,要有强烈的喜剧元素贯穿全场,所以是最难以企及的一种剧本。

其实我还是喜欢写喜剧的。我大学读的是编导,曾经用过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它的套路,涉猎的范围也比较广。大到世界电影书籍,小到生活幽默笑话,无所不覆其及。因此,底子还算殷实。当下,我大马金刀的痛改一番,耗了近三小时的生命才竣工。难得的是最后还不忘修改了一遍,自认为还挺满意,就等寇小喃验收了。

-----------------------------------------------

时至中午,我们一家吃过饭,便各干各的。小丛躲在房间里吹她的口琴,细细一听,好像是柴可夫斯基的名曲《睡美人》,琴声顿顿挫挫,应该是新学的吧。妈妈趴在电视前专心地等着*票抽奖的环节,手里攥着新买的票单,嘴里喋喋不休地碎碎念。跳跳则趴在桌角的阴凉处午睡着,鼻翼还一掀一掀的。我百无聊赖,躺在沙发上对着天花板发呆。

一阵清风吹过窗台,帘纱轻轻荡开。我顺意看过去,欣赏下那两盆安静的花。

君子兰长势还不错,色泽鲜明。“立似美人扇,散如凤开屏”这两句话是它的形象写照。花朵层层叠升,给人一种洒脱、高雅、刚毅、和谐、厚重之美。它人被视为“神奇的花,高贵的花,典雅的花”,“株花抵万金”,是花卉界的一个奇观。人们惊叹:在古今中外的花卉王国里,没有一川花卉能像君子兰这样,受到人们浑厚的宠爱和隆重的礼遇。如此看来,君子兰具有一定的灵气、秀气和神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总体来说,君子兰具有:蓬勃的生命之美,富贵华丽之美,风liu洒脱之美;清晰高雅之美;顽强刚毅之美;完整和谐之美;闲静幽雅之美;光洁明亮之美;端庄厚重之美;热烈奔放之美。

可这还不是爸爸钟爱其的原因。

爸爸说观赏君子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欣赏它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能悟出许多禅意。幼时我不懂,就问“什么是禅意”,爸爸当时怎么回答的就不记得了。好像又没回答。现在我些许有点明白,爸爸所谓的“禅意”,可能就是泡到我妈妈了。不然每每提起当年,老妈总说上了我老爸这条“贼船”,看来我爸是真有点禅意。哈哈!但是和君子兰隔邻而坐的那盆花,就显得黯然太多了。

它叶小却繁,足有七片之多。叶子的两面努力凸起,就好像泛起的泡沫一样。最奇特的是它的颜色,灰白色。它那些繁小的叶子竟是灰白色的。从科学的角度看,这注定了它是个短暂的生命。而事实呢?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它不会开花。它不会开花,从来没有过。

这又和猩猩草不同。猩猩草不是花,可远远看去,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热情似火!像圣诞红般绽放着。可当你走进细细看,难免莞尔一笑。原来,它只是一株草,只不过是叶子两段红绿分开,间隔分明。所以站远看,还真以为是大片的花卉呢。

而它却不是草,是实实在在的花。它有花梗、花托、花萼、花蕊,而且雌雄同体,唯独没有花朵。它也并非生命短暂。恰恰相反,它一年四季都活着,无须太多的水去浇灌,那些灰白泡沫般的叶子常年拖着那个硕小的花骨朵儿,仿佛七只手拖举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般坚定。也许就是希望哪天它能忘情的怒放吧。

可是,从来没有。

在文献的记载里,它是不被承认的。现代的专家和权威们也不承认它是一种花,而且描述甚少,只说它是一种植物,有些异态罢了,到底还是把它归根于草本一类。沫上花还有一特性,就是移土不活。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土壤,离开这种土壤就不能活了,这土壤就是我们老家那种盐碱土地。因为是盐碱地,所以很多东西在我们那是不能种的,但它却活的生动。溪沟边、小道旁甚至是有些人家的庭院里都有它们的身影。

老人们管它叫沫上花。

很显然,什么专家、权威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因为它绽放到了这片土地人的心中。

看着看着,我忍不住走过去贴面欣赏它。这时候沫上花好像明白似的,在微风中与我招摇。我找来喷壶为它沐浴,可以想像,它心情舒畅。不禁令我想起关于它的那个传说了,那是个很老很老的传说,儿时听爷爷讲的。

-------------------------

说起后秦,人们总是记得有一个叫《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却不知道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传说,—《沫上花》。

很久很久以前,(PS:大概是后秦的时候吧)在鄱阳湖畔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乔藤,女的叫周惠,夫妻俩恩爱非常,过着男耕女织、平淡却甜蜜的生活,直到有一天。

有一天乔藤从地里摘了些时令蔬菜并拿到集市上去卖。也许是天气好的缘故吧,赶集人特多,不消一个晌午菜就全卖光了。乔藤心里也是高兴,还跑到布行买了一段三尺红凌,想着拿回去给娘子做套新衣裳,哪天回娘家了也体面。

正往回赶,倏地听见有人唤他:“壮士留步”

乔藤回头一看,原来是个术师。微一打量,眼前此人两鬓斑白,欺雪皑皑,身板却出奇的好。特别是两屡道眉修长飘散,眉下的两只丹凤眼更是如刀刻斧凿般的深邃,实则令人难以估莫其年岁。当下乔藤不敢怠慢:“仙师何事?”

那老者正观乔藤良久,也无赘言:“别日阁下恐遇离眷之灾!”

乔藤大惊!慌忙追问其因,于是老者如此这般的说了一番话

原来他观乔之面相,印堂灰黑,天庭塌陷,鼻缔有黑气盘踞,夫妻宫位血红泛起。印堂暗说明有不测之隐,再加上颧骨青黑,那么会突发祸患的,夫妻宫位又称奸门,现红晕则是犯离别之灾的凶兆,一定要深居简出,不外出最好。

乔滕心里有多害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于是他苦求老者给他指条破解之法。

其实,江湖上给人测面相的道士只能算是小神通,他们倚看星辰八卦,通过测字卜算,能窥到点过去将来,但要帮人解灾消难,未卜先知那是万万不能了。可眼前的这位老者不同,当真是有大神通的半仙儿。

他揶不过乔藤的一阵软磨硬泡,又是磕头又是流涕的,终于肯为他指点一二。那道士从自己的乾坤袖里摸出了一个油包,递给乔藤:“切记不能打开,回去把它埋在门前的拐子槐下面,令妇君(妻子)每日酉时七次浇灌,每次七碗水,多一毫不可,减一分不达,连连四十九个昼曦再观其详,如若无它,则可太太平平,安且一世。倘若”说到这里,那道士还意味深长看了乔藤一眼。

这一眼看的乔藤是心里直发毛,跟话也不利索了:“倘倘若怎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