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最才子>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笑傲江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笑傲江湖(2 / 2)

最才子 华西里 更新时间 2019-08-21

比如广陵派、岭南派、浙派、虞山派,各自都有鲜明的特点。

比如吴节的老师就是梅庵派的传人。

梅庵派是清朝时出现的,其演奏特点是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对技巧要求很高,入门相当困难。

现代古琴教学拜丰富的资讯若赐,各派之间也经常交流互动,必须取长补短,早就屏了门户之见。因此,各门各宗虽然保留了其独特的地方,可风格上已经逐步归于统一,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在古代,这种门户之争却非常激烈。每个琴手都有衣钵传承,演奏的时候也非常规矩,生怕一个音符弹得差了,得罪祖师爷。因此,他们的个人风格或者说门派风格都十分强烈,强烈到原生态的地步。

而个门派的风格之所以不尽相同,很大程度是因为地域之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西南北,风俗姓格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极大差异。

如真实历史记载的那样,自唐朝起,古琴演奏已有明显的地域琴风见于著录。唐初琴家赵耶利所述:“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只要是略微懂得琴艺,任何一首曲子一入耳,就能基本上断定演奏者是那里人氏。

而刚才唐宓所弹奏的那曲《普庵咒》就是泛川派的代表曲目,即便是一首佛教音乐,隐约中却蕴涵些许刚劲的险峻的力道。

“对,就用泛川派的风格在弹一曲。”吴节立即有了主意:“只要这曲一出,唐小姐想必知道演奏者是四川来的,与她有莫大干系。”

所谓泛川派,成于清朝年代,并不存在于这个时空。可泛川派的前身乃是蜀派,承袭的是汉朝司马相如和卓越文君的衣钵。当年,司马相如就是靠着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大才女卓文君的芳心。

唐小姐就是他们的传人。

说起来,蜀派和泛川派本就是爷爷和孙子的关系,大家都是一家人,也没多大区别。

想当初,吴节在随老师学琴的时候,也接触过不少其他流派的演奏技巧和曲目,泛川派的曲子倒也会一首,恰巧就是刚才唐宓所弹的〈普庵咒〉的一个变种曲目。

就是〈笑傲江湖〉,九六无线台同名电视连续剧吕颂贤版的主题曲。

这却是流行音乐了,不过,因为使用的是〈普庵咒〉的旋律,本身就带着泛川派那种峻急奔放,气势宏伟的独特风格。

说起来,当初古琴学习班里的学员,除了几个为了考级的小学生外,大多是退休老年人,去那里学习,不过是为了陶冶情艹,属于玩票的姓质。

老实说,古琴的旋律对现代人来说非常沉闷无聊,为了扩大生源,留住学生。老师索姓改编了不少流行歌曲,用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什么〈东方红〉、〈卡农〉、〈月朦胧鸟朦胧〉,用古琴一弹,味道怪怪的。

只这首笑傲江湖,非常适合古琴,弹起来慷慨激烈,非常动听。

当初,吴节本就是一个金迷,学起这首曲子来也是特别上劲。当初,他甚至还幻想过,自己在弹这首曲子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个吹萧的妙龄少女,那滋味,美得很。

想不到,现在却用在这个场合。

心中有了主意,吴节轻笑出声,右手拇指用尽全身力气一弹,左手飞快揉弦。

就是一声如钟如罄的洪钟大吕。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