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创龙传> 第3节 第二章 血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节 第二章 血战(1 / 2)

创龙传 田中芳树 更新时间 2021-09-06

 辽军总帅耶律休哥的正确年龄不详,因为骑马游牧民族向来不会去在意年龄。他们在开始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认为将忠实的记载流传后世,是作为文明国家所应具备的条件之后,才开始详细记录年龄。后来的蒙古帝国也一样,开国的成吉思汗出生年份完全无从考据。

不过还是能够从各种资料大致推测,耶律休哥这一年应该是三十五岁左右。

天色还早,他已经在用晚饭,正吮着烤羊肉的骨头。头上蓄着北方骑马游牧民族的标准发型:髡发——把头发剃光,只在后脑勺的部分留下一撮长长的头发编成辫子。

这样的发型看起来很奇怪,不过古代埃及人也是把头发剃光,只在头上留下一部分的头发编成辫子,两者的发型几乎一模一样。日本古代的发髻也很像,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后半边的头发不是放下来就是梳起来在头上做个髻。

耶律休哥把啃完的羊肉骨头扔向一旁,站起身来。

行为举止看来野蛮粗鲁,不过那只是表面上而已。他通晓中国文化,古籍经典朗朗上口,思虑缜密,才能出众,无论作为武将或宰相都是上上之选。

且不论敌我,耶律休哥与曹彬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共通点,就是不滥杀无辜。身为武人,上了战场自然要奋勇杀敌,但也必须尽可能将牺牲程度降到最低。这样的气度与旷世的功勋并驾齐驱,让曹彬与耶律休哥的名字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景仰。

耶律休哥穿戴甲胄,甲胄前缘缝上毛毡披凤,头盔顶部缀着三根天鹅羽毛。

夕阳急速下沉,天色呈现深蓝,然后逐渐转暗,燕山周围的山脉化为一道黑影,白亮的太阳开始被吞没,耶律体哥映照在地面的身影被拉得又高又长。

耶律休哥环顾士兵。

我们今晚要攻打宋军。

他的语气稀松平常。

各位完全不必担心,只要遵照我的指示就能获胜,燕云十六州永远是我国的领土。

噢!士兵们齐声吆喝,给予他们的总帅绝对的信赖。

宋军曾经打败我军一次,不过这正足以夺去他们的性命。一支骄傲得不懂节制的军队反而最不堪一击。

耶律休哥命人牵来爱马,然后轻盈地坐上马鞍。

一切依计划行事,左军点燃火炬,在宋军前方一字排开,右军随我来,让马嘴衔住木签,马蹄以布裹住,在接近宋军身侧之前绝对不能发出半点声响。

辽军展开行动。

※※※

宋军的侦骑(负责侦察的轻骑兵)从昏暗的山路望见辽军点燃火炬,这样的光景看起来宛若数万只萤火虫同时飞了起来一般。

来了!

摒住气息的侦骑连忙在漆黑的山路掉转马头,往自己军队的阵营奔驰而去,由于一心急着赶回通报,甚至没有注意到有个背着行李箱的少年跟他们擦身而过。

咦?辽国有这么庞大的兵力吗?本来还以为顶多只有十万而已。

瞄着前方成群的火炬,少年纳闷地侧着头,他正是白龙王。

白龙王踩着轻快的步伐来到高处定睛观察,当成群的火炬一接近,白龙王嘴角露出轻笑。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呵。

每名士兵都是双手举着火炬,一名土兵拿着一把火炬是一般常识,如果只从火炬的数量来计算,宋军自然会将辽军兵力总数视为实际的二倍之多。

耶律休哥还真是个老奸巨猾,不过这也算是战场用兵的一种策略,不晓得现在宋军的情况如何?

头顶着微弱星光,白龙王毫不迟疑他笔直奔向宋军阵营,胡仙也紧跟在一旁,时而领先时而落后。

很快地便可见到河岸不计其数的火炬,这里是宋军阵营,宋军人数之众相当于在荒郊野外平白冒出一座大城,士兵与马匹的声音透过晚风飘送而来。

若是单纯的用餐时间还不成问题。

嗯,好香,是烧饼的味道,现在是用饭时间吗?

烧饼是以面粉揉制加以烧烤而成,属于面包的一种。此外还同时传来烤肉和炒青菜的香味。白龙王每靠近一步,味道就愈浓烈,宋军的士兵们尚不知敌人正在步步逼近。

真想向他们发出警告,不过这是绝对禁止的。要小心啊,你们现在的状况很危险。

白龙王看着宋军,内心显得毛躁不安。其实就算他大嚷:辽军来偷袭了!任谁也不会相信,他的外表根本不像神仙,只是个江湖卖艺的少年罢了。

想想这样实在大可惜了。

白龙王指的是阵营内堆积如山的粮食、面粉、腌制肉类跟鱼干届时这堆粮食势必在辽军的偷袭中焚毁掉大半。

既然要被烧掉,还不如分我一点。

白龙王正打着如意算盘,却冷不防地被人猛然撞开。

不要挡在这里,碍手碍脚的!

喂,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白龙王被这么一撞,心情也变得不太好。五、六名士兵正巧快步经过,不留心把少年撞开。白龙王并没有摔个四脚朝天,他很快就站定脚步,但也没有忍气吞声离开现场。

军人是人民的褓母,不会保护善良老百姓的军人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你们的主帅应该经常以这段话向你们耳提面命吧。

你在说谁?

就是枢密使曹彬啊。

这个小鬼,竟然胆敢直呼枢密使大人的名讳!

其中一名士兵大吼,另一名刚露出质疑的眼神。

这小鬼看起来像是江湖艺人,可是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跑到这里来,难不成是敌人派来的密探?

很有可能。喂,你到这边来,我要检查你这个箱子装了什么东西。

士兵伸出手,动作粗鲁地企图打开白龙王背上的行李箱。

士兵惨叫出声,不断甩动双手,白龙王笑了起来。

空手抓刺猬实非明智之举,尚未查清楚敌人的底细就擅自开战,这样是很难得胜的,还不如在吃败仗之前趁早鸣金收兵比较好。

一派胡言!

抓住他,胆敢抵抗就格杀勿论!

就在情况即将一发不可收拾之际,突然间铜锣声响遍整座军营。

敌人来了,对岸出现火炬了!远处传来通报,士兵们顿时惊惶失措,搁下白龙王迅速离开。

敌人会从东北方进攻。

赵匡义如此坚信,因此三十万宋军自然面朝东北方向布阵,侦骑也被派往东北方向,此时陆续传回敌人正在接近的报告。

正如我所料,趁着敌人渡过高梁河的时候,一举将他们歼灭。

望着对岸不计其数的火炬,赵匡义斗志高昂。

人只相信他想相信的事情。

所以赵匡义一心认定辽军主力是从正面一字排开。

然而

耶律休哥率领的辽军主力却是从西北方向无声无息地逼近宋军左翼。

耶律休哥熟知这一带的地形,他成功地避开宋军的侦察网,顺利将直属部队移动到目的地。

宋军面前——也就是高梁河东岸布满了辽军的火炬,而且是宋军料想不到的庞大阵容。辽军不时发出呐喊,音量有如地鸣一般,震慑着河川对岸的宋军。这么做是为了掩饰来到宋军侧翼的耶律休哥直属部队所发出的声响,不过宋军对此全然不知,只见士兵匆匆忙忙地准备应战,岂料辽军完全没有进攻的迹象。

敌人为何不渡河过来?

赵匡义觉得坐立难安,敌人来到高梁河东岸全在他的预料之中,然而已经过了二刻(约三十分钟),敌人却纹风不动。

夜晚渡河是相当危险的,想必敌人在等待天明时分。

潘美如此解释,赵匡义也觉得很有道理。

原来如此,那就等天色破晓再堂堂正正一决胜负。

曹彬一语不发眺望对岸,上万支火炬化为一道不停摇曳的光波。望着眼前的光景,疑惑迅速蒙上心头,夜袭原本应属于秘密行动才对,辽军明目张胆举着大量火炬是为了什么?而且既然已经隔着一条河与宋军对峙,却又何以要特地等到天明才采取行动?

圣上,请立即回避!

曹彬的话让赵匡义一时反应不过来,一旁的潘美不悦地蹙起眉头。

枢密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两面夹攻,我们中了敌人的诡计了。

诡计?

河川对岸的敌军只是幌子,敌人的主力已经来到我们的身旁了!

怎么可能!潘美正想一笑置之的刹那,身边暗处开始咆哮起来,整座燕山也随之撼动,那是敌人的呐喊与如雷贯耳的马蹄声,身经百战的众将领一听立刻明白。

准备迎战!

世界史所记载的高梁河之战就此开打,映入茫然呆站在原地的赵匡义眼帘的是从黑暗深处倾巢而出,驱散宋军步兵、排山倒海而来的辽国骑兵队。

战况十分惨烈,不过辽军一开始便占了上风,短时间就压倒宋军的气势。

火炬翻倒,火苗沾到营帐,在晚风的助长之下立刻熊熊燃烧起来,黑夜与红火交错在一起,视野变得相当模糊。当中只见剑与剑的激斗、长枪与长枪的碰撞、不断道出零星火花,悲鸣与怒号、马匹嘶叫声、刀剑折断声、甲胄龟裂声,被砍断的头掉落地面,躯体喷出鲜血不停翻滚。

部分宋军受到猛力推挤而跌落高梁河,河面溅起大量水花。原本在东岸一直按兵不动的辽军开始万箭齐发,数百名士兵随即被暗流吞没,不再浮起。

不准退、不准退!

暂时收兵,重整队伍!

大相径庭的命令在宋军的将兵之间一往一来,连指挥官们也陷入一团混乱。

圣上,请上马车。

枢枢密使那你呢?

请不必挂心微臣。

在他们对话的当时,敌人的箭仍不断落在周围,从未上过战场的赵匡义吓得面无血色。曹彬让皇帝先行离开,接着跳上自己的座骑,手上握着长枪,跃进混战的漩涡之中,长年与他共患难的部下也尾随在后。

辽国骑兵发出怪叫持续往前直冲,曹彬挥舞长枪,打掉第一个人的长枪,接着将第二个人从马背上撞落。

只见他在摇曳的火光之中,灵巧地操纵马匹,挥动长枪冲撞、击倒成群的敌兵,那英姿看起来几乎有如天界的武神,带给被迫进行一场绝望之战的己方士兵无比的勇气。

只是,当枢密使亲自携枪上阵厮杀,代表这场战役已经注定败北。

父亲大人!

见到儿子一边大喊,一边挥动大刀驱赶而来,曹彬命令道:

快护驾!

父亲一声令下,曹圯立即跃上马背。

大刀一闪,挡在他面前的辽兵颈部带着一道鲜血,当场身首异处。

曹彬的儿子都相当有出息,个个均是声名显赫的大将军。尤其是三子曹玮,十九岁便成为渭州一地的dai理太守,并打败西夏军队。相较起来,曹圯就不太引人注目,而且经验也不丰富。然而此时他与勇猛剽悍的辽国骑兵正面交锋不遑多让,杀出一条血路赶往皇帝身旁护驾。

儿子的英勇表现令曹彬心满意足,于是他再度挥舞长枪,将辽国士官从马上打落,以长枪的前端指着对方问道:

你们的总帅是何许人也!?

一开始对方听不懂这个问题,于是再次逐字询问一遍,士官随即抬起满是鲜血与尘埃的脸昂然答道: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好,我记住了。

耶律休哥的名字辽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宋军在这一天才头一次得知此人的存在,而且直到他死去为止,宋朝上至皇帝下至士卒都忘不了这个名字。

士官似乎已经做好一死的觉悟,不过曹彬无意斩杀一个手无寸铁又已经负伤的敌人,他高声集he部下,倾力保护四处逃窜的己方士兵。

目前三十万宋军已经陷入瓦解溃散的状态,一名辽兵死去的同时就有五名宋兵阵亡。

不过仍然有部分宋军继续顽强抵抗,尤其铁骑队指挥使呼延赞的奋战英姿更是大放异彩。

铁骑队是重武装骑兵,不仅士兵、连马匹也穿锁甲。呼延赞怒叱慌乱的部属,下令将马匹排成一列,阻挡在蜂拥而上的辽军面前,让穿着锁甲的马匹筑成一道墙,防止辽军继续前进,以争取时间让己方士兵逃跑,辽军想突破这道防线难上加难,因此许多宋兵得以从战场全身而退。

呼延赞的子孙呼延灼是在水浒传里登场的著名人物不过这是一百四十年以后的事了。

曹彬突破重围与呼延赞回合,己方士兵见状亦纷纷上前聚集,于是曹彬一边反击一边让全军撤退。一面以激烈的反击令辽军节节后退,一面逐步朝南方前进。枢密副使潘美也勉强从混战之中过关斩将而来,曹彬让他先走,并朝着他的背影喊道:

到涿州会合!

涿州是相当于宋军后方基地的城市,距离战场有一百三十里(约七十二公里)。城墙坚固,驻有五万后备兵力。只要来到此处重整逃过一劫的军队,相信能够将败战的打击降至最小程度。

只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先确定皇帝赵匡义平安无事。

只要有景休在皇上身边,应该有办法突围。

即便内心担心儿子的安危,曹彬仍然不得不将总帅的立场置于父亲的心情之前。

宋主宋朝皇帝何在?

耶律休哥吼道,手上的长枪、甚至手掌都染满了宋兵的鲜血,耶律休哥向来不滥杀无辜,一旦上了战场,可谓骁勇善战无人能出其右。以长枪前端刺穿不知第几十个敌人并把对方甩向半空后,他再度大吼:

抓住宋主!否则此战就不算胜利!

只要逮住宋朝皇帝,甫统一天下的宋帝国将立即分崩离析。就算情况不至于如此,只要以皇帝为人质,与宋的外交上便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反之若是让皇帝逃脱,宋朝必定倾注无穷的国力重新编列大军,展开一场复仇雪耻之战。

耶律休哥策马立于战场之中,瞪视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黑夜与火焰的狂欢之宴。

发现一辆疑似宋主乘坐的马车!

在哪里?

那边那辆黄色马车!

士兵所指的方向可以见到一辆马车,上头铺着即使在黑夜仍然鲜艳得引人注目的黄绢宝盖,由两匹马负责拖曳。黄色在中国文化里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全天下能够使用黄色宝盖的只有皇帝一人。

宋主的确在那辆马车里。

脸上沾着敌人的鲜血,耶律休哥纵声狂笑起来。

追!凡是活捉宋主之人赏黄金千镒!

耶律休哥策马奔驰。

二骑宋兵正准备上前阻挡,立刻鲜血四溅坠落马背。

在黄色宝盖之下,赵匡义看向后方。在火舌乱窜的背景之中,一骑敌影直驱而来,恐惧化为冰柱贯穿赵匡义的背脊,向来自诩冷静沉着的赵匡义面对战场的混乱,顿时成了一个无用的废物。

跑快点!跑快点!

那向车夫下令的语气已经接近哀嚎。

耶律休哥追上疾驰的马车。

投降吧!宋主,投降吧!

耶律休哥高声喊道:

我会留你一条生路!

且不论有没有听见敌将的话,皇帝的黄色马车丝毫没有减缓速度,车辆扬起尘土、弹开小石头。

不晓得跑了多远,只见护卫马车的宋兵逐一被打倒,就连跟随的辽兵也赶不上耶律休哥的速度,不知不觉间演变成一对一的追逐战。

转过不知第几个山崖之际,眼看耶律休哥的手几乎快要碰到马车车体的边缘,就在此时,路旁飞来一颗小石子,轻轻打在耶律休哥坐骑颈部,受到惊吓的马匹一时乱了步调。

什么人!?

安顿马儿之后,耶律休哥大喝一声,丢出小石子的人徐徐地现出颀长的身影。

那是一名年轻男子,顶多二十出头,却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风采与威严。背上扛着长剑,身上不过是一般武官考生的打扮,竟然拥有大将军正气凛然的气质。此人不经意地伫立在道路中央,挡住耶律休哥的去路。

是宋主的贵人吗?

耶律休哥心想。不过此人装扮朴实,或许只是旅途之中一时误闯战场,无论如何,耶律休哥最在意的并非这名青年。

让开!

由于对方并未回答,耶律休哥继续说道:

我的对象是宋主,不想滥杀无辜,快让开!

耶律休哥的语气具有十足的影响力,然而青年只是轻轻摇头。

很抱歉,办不到。

什么?

放过宋主一马,否则我是不会让开的。

耶律休哥微眯起双眼。

看来事情并不单纯,不过就算我听了你的解释,我也不会让宋主逃掉。再说最后一次,让开!

办不到。

休得怪我!

耶律休哥往马腹一踢,马匹发出嘶叫笔直朝青年冲过去,眼看就要被马蹄踏过,青年随即不见人影。

耶律休哥吃惊地仰望头顶,破晓的天空里可以看见高高跃起的青年与长剑挥动的闪光。

长剑与长枪产生剧烈撞击,成串的火花灌向地面,金属碰撞的响声在天色微亮的山谷形成连续的回音。

下一瞬间,耶律休哥的长枪断成两截,一端留在耶律休哥手上,另一端高高弹向半空,被晨曦映照得闪闪发光,然后旋转着摔在地上。

马鞍上的耶律休哥重心变得不稳,身上有三处溅出鲜血。

在发出呻吟的同时他手边紧抓缰绳,才不至于落马。

右脸颊、右上臂、左大腿。就在短短的刹那间,青年的长剑砍伤耶律休哥身上三个部位。伤口虽然都不深,却完全夺走了耶律休哥的战斗力。

青年则若无其事地重新站回地面。

无论宋主死或者你死,都会改变历史的命运。

青年口中说着耶律休哥无法理解的句子。

这场决斗实在算不上公正公平,你的能力之强在人类之中是无与伦比的,而我

青年倏地噤口不语,双眼望向耶律休哥,因为耶律休哥正以目光询问青年要怎么处置他。

耶律休哥左手吃力地抓住缰绳,受了伤的右臂几乎没有任何感觉,青年大可轻易扭断耶律休哥的脖子或者刺穿他的喉咙。挫败感包围着耶律休哥,奇怪的是丝毫没有屈辱感。

我不想滥杀无辜,你走吧。

青年的语调平静,不带傲气,令耶律休哥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既然这次大胜宋军,至此就该感到心满意足,何况宋主的马车已经远离,想追也来不及了。

耶律休哥缓缓点了点头,长枪从右手滑落,掉在坐骑的前肢旁边。

为何不杀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