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朱明画卷> 第二百三十九章 落幕(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九章 落幕(下)(2 / 2)

朱明画卷 西木子 更新时间 2022-02-16

“王妃,江都郡主还小不懂事,她说的话您别往心里去。”盼夏抚着仪华,勉强笑着安慰道。

仪华抬头,看向盼夏恍惚一笑:“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江都郡主理应如此。”

盼夏看着仪华的笑容,只觉格外苦涩,忍不住说道:“王妃您真不用往心里去,即使您不要陈侧妃的命,三日后,陈侧妃也是一杯毒酒或白绫的下场。”

是吗?这两者真就一样?

她知道,不一样,就如江都郡主所言,是她让陈侧妃含冤莫白而死。

生命,贵于一切,她却亲手毁了一条无辜而鲜活的生命。

不再去想,仪华竭力灌注精神,回望了一眼陈侧妃无人料理的尸首,唤了一名把手的侍卫交待吩咐道:“让念经文的师傅回来继续为太子殿下念经超渡,还有告诉礼部的人,陈侧妃毕竟是江都郡主的生母,还是予她殉葬之名。所以天一亮,就收敛好……”话忽然说不下去,心知侍卫已会意,她也不再多言,命守卫守好朱允炆兄妹安全,便回到了朱棣单留于她的屋室。

一进屋子里,仪华整个人都失了力气一般,一下跌坐在软榻上。

盼夏一旁看着,极是焦虑不安,几番劝了仪华小憩片刻,仪华却执意不肯,非要听到外面一切皆安方可。盼夏无奈之下,只好依了仪华。幸在陈侧妃抵了纵火了罪,天也渐渐有了青白色的光,趁乱而为的东宫宫人与心焦将会“变天”的百官命妇也安静了下来。

大约五更初,侍卫回禀了消息说——那头火势已灭,宫中混乱的场面已控制,只有一些善尾的事需要处理——听罢,仪华终于抵不住疲乏,昏昏沉沉的睡了下去。

醒来时却是在京师燕王府府邸,由朱棣守在她躺卧的床榻旁。

仪华看着寝室里熟悉的家具摆设,一时有些理不清思绪,迷糊地看着朱棣问:“怎么……”

不让一句话说完,侧身坐在床沿上的朱棣,声音沙哑地打断道:“那些太医常挂在口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尤其是像伤寒这种病,好得尤其慢。前些日子你染了风寒,不过十日哪能全好,现在不就全应了?稍吹了些冷风,又有些不好了,这次必须得养上一月才可。”

仪华听着朱棣一反常态循循善诱的话,竟觉朱棣像一位喋喋不休的老头儿,忍不住轻声笑起。

看见仪华突然笑了起来,朱棣怔了怔,张臂揽入仪华在怀,脸颊挨着仪华柔能的脸庞轻轻地磨蹭着,低低地感慨着:“我的阿姝,怎么这般没心没肺……”声音里蕴含着温柔的眷恋。

仪华何曾听过“我的阿姝”这样的情话,顿时面红耳赤,一边推拒着朱棣磨蹭过来的脸庞,一边底声说道:“痒……胡渣,痒……”

闻言,朱棣抬手在下颌处一摸,果真是一日不打理,已生了一层青渣出来;但见仪华脸上漫着淡淡的粉,比起先时微白的面色好了许多,不由更加揽紧了仪华,在她脸庞很磨蹭一会,才松开了手,歉然地看着仪华,道:“陈侧妃是死与你无关,你不要耿耿于怀。”话一顿,朱棣神色急剧一冷,森然道:“追根到底,这一切也是东宫自己量成的。”

仪华没注意到朱棣后一句话,只放在了前一句上,急切道:“王爷,你别听盼夏胡言,臣妾没有因陈侧妃的事耿耿于怀。”说着又恐朱棣不信,想了想补充道:“这次是假他人之人,上次在漠北的时候,臣妾可是一刀除去了鞑靼人,又怎会……”

犹言未完,仪华发现朱棣目光复杂的看着她,不觉止了话,呢喃唤道:“王爷?”

朱棣听到唤声,眼中复杂之色敛去,他轻叹一声,让了仪华埋首在他胸前,道:“昏睡中一直呓语着‘江都郡主’之类的话,我又何须从盼夏口中得知?”说着失笑了笑,宽厚的手掌一下一下的抚着仪华长及腰下的青丝,沉稳道:“你会处决陈侧妃,也是为了我,就算真有罪也由我背负。”

不妨听到这样一番话,加之朱棣低沉的声音有着令她心安的力量,这一刻,仪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罪恶及对江都郡主深深的愧疚,哭了,无声的哭了,将一切痛哭之声全掩埋进了朱棣的怀中。

……

这一哭,仪华也不知哭了多久,当脸颊的泪痕干涸的时候,她忽然抬起头紧张问道:“对了,皇上醒了没?还有东宫的事情怎么样了?”

“父皇他醒了。”朱棣看着仪华泛红的双眼,心中再次一暖,神色间却隐匿着淡淡的骄傲之色道:“还有你做的很好,东宫的事都解决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