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三十六计(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三十六计(一)(2 / 2)

三十六计的第二个大部分,孙膑谓之,敌战计。</p>

敌战计第一计,同时又是整个三十六计的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p>

无中生有之法,冷兵器时代可太多了,比如,我用假人摆在军营里,我营中无人,但是诈做我营中有人,这便是无中生有。</p>

历史上,有无中生有的真实战例吗,答案是有的,而且相当精彩。</p>

安史之乱是最著名的无中生有的战役主角是张巡。</p>

战例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之时。</p>

唐朝安史之乱时,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明。</p>

唐将张巡忠于唐室,不肯投敌。他率领二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率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p>

敌众我寡,张巡虽取得几次突击出城袭击的小胜,但无奈城中箭只越来越少,赶造不及。</p>

无有箭只,很难抵挡敌军攻城。张巡想起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计。</p>

急命军中搜集秸草,</p>

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 披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p>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为张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 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数十万支。令狐潮天明后,知已中计,气急败坏,后悔不迭。 第二天夜晚,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贼众见状。哈哈大笑。</p>

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敌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 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营中大乱。</p>

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分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得退守陈留。张巡巧用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p>

这便是,无中生有的现实运用。</p>

无中生有又何止是用草人。</p>

用旗号,用空船,用假的炊烟都能起到效果。</p>

在现代战争之中,电子情报战中,用假的电子信号迷惑敌军,这便是,无中生有的新时代应用。</p>

三十六计之第八计,为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p>

其完整的说法,是八个字,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p>

传说楚汉用兵,汉王刘邦率军南下汉中,把途经的栈道都烧掉了,以示不再回军北上,与项羽相争。不久又表面上要重修栈道,暗地里却出兵偷袭攻占了楚军据点陈仓,回到关中咸阳。</p>

这是暗度陈仓的典故的由来。</p>

在两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之中,暗渡陈仓之计,成功的案例多不胜数。</p>

比如,后三国时代,邓艾偷过阴平,这便是明修暗道,暗渡陈仓计策的应用。</p>

其故事背景为。</p>

魏伐蜀汉,钟会所指挥的东路魏军是主力,被蜀军阻拦在险要之地剑阁,无法前进。</p>

魏军西路指挥官邓艾在攻占沓中后,向钟会建议说:“如果从阴平偷越,直向涪城,剑阁守敌必定回救涪城,大军即可乘势前进;如果剑阁守敌不撤,涪城空虚,定能攻下。”钟会接受这一建议,令邓艾实施。</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