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蜈蚣挂山梯(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六章 蜈蚣挂山梯(一)(2 / 2)

大不了,大黄弩力道要是不行,直接搬床弩过来,发射弩枪,以床弩的力道,别说挂到对面树上了,弩枪深扎进石头缝里也是可以的。</p>

吊桥断了,派身手敏捷的士兵爬下悬崖,在路况极不好走的情况下,可能得半个小时,才能爬到对岸山崖。</p>

而且,这过程中,可能士兵会失足坠落山崖。</p>

而要是用强弩发射铁钩,或者用床弩发射连着绳索的弩箭,可能运气好,一发弩箭射过去,铁钩就钩到了几十米外对面山崖上一棵歪脖子树,前后所需时间可能还不到一分钟。</p>

一分钟,对比一个半小时,节省的时间是二十九分钟。</p>

二十九分钟,按五秒可以顺着吊桥投放到对面一个人来算,二十九分钟的时间优势,足以把数百人投放至对面山崖。</p>

数百人趁其不意,足以从山上绕到敌军大营后面,埋伏起来,等到晚上,足以杀敌军个措手不及。</p>

李孟羲甚至知道特种兵们的抓钩是怎样的,最好的抓钩形状,</p>

应该是一个抓钩上,有三个或者四个弯铁钩,这样,不管铁钩射出去是怎么的角度,都至少有一个钩子可以勾住树干。</p>

前后细节想通了,在河上搭浮桥,一样可以用床弩把绳索射过去,很快捷方便,而且安全。</p>

看来,军中技术装备又得增加了,强弩手们,除了配备普通的弩箭以外,还应配备一种抓钩箭头,以方便在悬崖峭壁之处,辅助通行。</p>

见李孟羲眉头稍缓,关羽问,“孟羲,见你眉头紧锁,所想何事?”</p>

“关将军,玄德公。我等之前所议,军中每百人,配备一二抓钩,利于拔寨。</p>

现下提到于山崖之间搭建吊桥,是否可特做一弩箭,箭头做成抓钩形状,遇山崖难逾之时,使弩箭后拖曳绳索,射至山崖对处,若抓钩恰钩住乱石树叉之处,我军士卒立时缘绳索而过,岂不迅疾?”</p>

“若弩(喵)弓力道不足,亦可用床弩,以床弩之力,弩枪可设百丈之远,百丈险崖亦可过。”</p>

李孟羲的奇思妙想,让刘备和关羽大开眼界。</p>

李孟羲已经把弓弩或床弩用来搭设吊桥的用法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不用多加思考,刘备和关羽二人就很清楚,此法绝对可行。</p>

暂不说刘备关羽二人深受启发了,李孟羲也迫不及待的想把这耗费了诸多脑细胞才想到了好主意给赶紧记下来,万一明日忘了,等于白想了。</p>

“说到吊桥,某倒觉得,吊桥若是竖着用,也很好用。”李孟羲皱眉说到。</p>

刘备关羽不解其意,相视一眼之后,异口同声的问,“如何好用?”</p>

李孟羲组织下了语言,抬头看了关羽刘备两人一眼,问,“若要从山崖高处往下爬,该如何爬?”</p>

“选一灵巧之士,抓藤攀石,小心下爬。”刘备答到。</p>

一旁,关羽捻须沉吟,“可使人以长绳缚其腰,然后,攀绳向下。”</p>

刘备说徒手从山崖爬下,关羽说,生涯上的人拉住绳子,系住爬山士兵的腰部,然后,士兵就抓着绳子,有了借力处之后,缓缓下爬。</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