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一十八章 南辕北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八章 南辕北辙(2 / 2)

颖川长社还好解释,毕竟地处中原,说中原地多人也多,贼年流民必多,贼情必定严重,这么解释,很合理。</p>

而冀州巨鹿呢,又该如何解释?</p>

李孟羲只能硬着头皮说,由涿郡而来,路过冀州西南部的文安县城,而后哨骑直接南下,未有向北深入派遣过哨骑,所以很可能错开了黄巾大部。</p>

而既然西、南皆不见大队黄巾,张角大军若在冀州,必然在东或在北。</p>

故,可能是在巨鹿左近。</p>

巨鹿之地,古来大有名气,秦末项羽于此地大破三十万秦军,破釜沉舟之地,便是此处。</p>

事隔几百年,同样的地方又有大战,可能是地形地势的原因,有大规模决战的地势,所以大战才在相同的地方发生。</p>

同类的地理位置,李孟羲知道的,还有大渡河,天平天国石达开部想于大渡河处过河,然</p>

后未能成行,兵败被杀。</p>

红军四过大渡河,完成了军事史上一次奇迹般的壮举。</p>

类似种种,不一而足。</p>

巨鹿这个地方,地形一定有特殊之处,李孟羲想到,决定有空好好看看到底怎么回事。</p>

行军问题好算是糊弄过去了。李孟羲解释的语焉不详,甚至连猜的这种话都说出来了。</p>

最终刘备关羽决定采纳李孟羲的建议,这么久相处以来,李孟羲很靠谱,没干砸过任何一件事,以至于刘备关羽二人愿意冒风险相信他。</p>

行军方略定下来——转头,从冀州最南,折返回去。</p>

有的军师,人家神机妙算,李孟羲可好,不识天文地理,行军方向还能指的南辕北辙的,说来有些丢人。</p>

</p>

又详聊了一会儿,李孟羲突然想起什么事了,“玄德公,可借一步说话……”</p>

“在这儿说便是,王路不是外人。”</p>

“奥!”李孟羲看了王路一眼。</p>

“是民夫营之事。白日攻山,若是关将军未能攻下敌军……奥未能攻下王路将军设在半山的分寨,就得率民夫营上阵了。</p>

民夫营不习战阵,战则无力,贸然上阵,死伤必重,徒损人力。</p>

且日后若需民夫营列阵张势以迷敌目,亦需民夫营有整阵齐进,岿然一体之能,非如此,难当虚壮声势之任。</p>

今民夫营无法度,无军官节制,无令行禁止,无营令营规。</p>

可使民夫营每日晨起操练,不练搏杀之术,只求能练的队列齐整,日后或能便堪一用。”</p>

李孟羲把自己白天就想到的问题,和盘托出。</p>

关羽眉头微皱,继而看向李孟羲,“军官何来?”关羽问。</p>

“民夫之中自选,十人选一或青壮者,或一得高望重之老人,以为十人队率,充任民夫营军官。”李孟羲对到。</p>

“营规营令又当如何?请孟羲明示。”刘备见李孟羲面色镇定,就心知李孟羲已腹有对策,于是一问。</p>

“民夫营不习搏杀之术,只练队列,使其能集散迅速,行军之时十人同列能齐就行。”</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