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咒术师传说> 第二章 搜索,侠-少年的搜索(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搜索,侠-少年的搜索(下)(1 / 2)

咒术师传说 弈者 更新时间 2021-09-04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一无二的标志。这些标志刻在城市的地图上,写满了城市的骄傲,北京的皇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塔,昆明(大理)的巫蛊,无一例外。

杭城的标志有两个,西湖,还有就是杭州经贸大厦。

杭州经贸大厦,坐落于杭城的中心,西湖的正西南方向,半靠名胜,半倚商业街,可谓是占尽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在还未破土动工之前,经贸大厦就已经惹得沸沸扬扬。单是先期那100亿的巨额投资,已经吸引了外界足够的关注,投资者号称要修建的并不是一座大楼,而是要造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所以不在乎投入的多少,关键是要物有所值,建成这史无前例的东亚第一大厦。

于是,在种种神秘与怀疑的目光中,2002年3月,杭州经贸大厦破土动工,三年零两个月,在知名建筑设计师潘大角的指挥下,这幢总长520米、分为140层的大厦,终于奇迹般地落成,昂然耸立在世人各种好奇的揣测中,后来被人们誉为‘奇迹之厦’。

在杭城里的任何一个开阔的地方,只要一抬头,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幢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高大但却孤单地立在城市的地平线上--那是因为附近没有任何一幢建筑物可以与之一较高下。520米的这个高度,比起上海的东方明珠塔还足足高出50米有余,单以长度而言,无愧为亚洲第一高楼。

当大楼建成的时候,曾有记者采访潘大角,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如果发生类似于美国的9·11事件,这幢杭城的标志性建筑,将极容易成为的攻击目标而毁于一旦。但潘大角听到此话时只是无谓地笑笑,并不作任何解释。

经贸大厦主要分为三个区域,自底楼至50层以下为商业区,50层至100层为各大公司租用的办公楼,至于100层以上的部分,则鲜有人知道它的用途,但是据说是被出资建造这座大厦的神秘投资者当作了私人公寓。

种种神秘的传闻,愈发给经贸大厦批上了神秘的面纱。

传闻辨不清真假。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建造经贸大厦的那个投资者,并不是个钱多到了没处花的纨绔子弟,恰恰相反,分明就是个眼光毒辣见识非凡的商业大亨。

仅仅一年,他就依靠着楼下一百层里各种店铺的商业收入与租售的楼盘租金,把当初冒险投出的巨额资本收回了大半。

黄金段的商业区位,幕后老板官商两场中四通八达的人际脉络,以及赶在房价暴涨前当机立断的竞价投标,中国兵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可说是被这位大亨运用到了极致,以至于该事例还被写进了ba教材。

“不过,就是场豪赌。”

第45层,观光旋转餐厅,孙火喝着冰可乐给出了一句评价。

然后他就随手把这本类似于介绍指南的小册子搁到了一边,偏过头去俯瞰窗外的西湖。

登高望远是个真理,越往上走,暴露在视野里的东西就越多。多到只剩下洋洋洒洒的小斑点,肉眼难以理解的精细——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视力,与心情,去分辨和还原这些微缩图像的本来面目。

“现在大家所看到就是杭州最有名的一道风景--西湖,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对西湖情有独钟。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写到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说的就是……”导游小姐在一旁对着大家详细解说道。

赏西湖?也算是个不错的消遣,这四个月里如果实在没什么事做,也可以安排到行程里,但不是现在。孙火低着头地左翻翻右看看,跟着一众旅行团成员在经贸大厦里乱逛。

每到一个陌生地方,孙火的不二选择就是先熟悉那个地方的地形,看过一遍地图再走上一遍,实现变客场为主场这一优势的转化。

既然还得在杭城呆上四个月,怎么说也得把城市的三维立体模型复制到大脑里。孙火的考虑很简单,登高望远这一客观定律,不管放到哪座城市都一样适用的。

所以,这座亚洲第一高,势必得来这么走一趟,此外,这座‘奇迹之楼’里,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咕噜噜……可乐罐吸空的声音。

孙火掂量着手里的罐头,摇了摇。确实空了。

于是一道漫长的弧线,哐啷一声,落入了垃圾桶。

这个时候,天平应该还在西湖边转悠吧。孙火一个人坐在长条椅上,身边是刚扫荡完的鸡腿残骸。

通过孙火的计算,‘侠’的固定生活区间,就锁定在西湖的这个角落。从整张杭城地图上来看,这个范围,不大也不小。但孙火能做到的,也就仅此而已了。跟在最聪明的方法后面,史天平对接下来的搜索采用了最笨的办法:守株待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