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雍正养成计划> 第三十八章 贪污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贪污案(1 / 2)

雍正养成计划 安安的窝 更新时间 2021-09-04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十二日,山西巡抚等官贪污库银激起民变。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十二日,福建宁化百姓数十人聚集在大洋庙内外,准备抢劫富户,抗击官府。宁化地处深山,人民穷困。康熙三十五年农业欠收,至康熙三十六年四、五月间,百姓多已青黄不接。于是,民人伊禾首先宣传百姓,组织起来,反抗富豪,实行自救。在他的号召下,雷登九、黎四八、夏志、伍圣、叶庆、刘佛养等人,同聚在吴定祖家中,进一步商议抢劫富豪等事。他们将原存于神会的银两分发买猪,在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十二日,会集在大洋庙内外一边宰牲,一边发动百姓,还勒令五通庙祝鸣锣聚众。在县衙拿获数人之后,伍圣便率领数十名百姓拥至县堂,要求县官立即释放被捕之人;叶庆则沿街鼓舞招集平民;夏志高立城头,发表演讲,号召百姓;刘佛养鸣锣放炮,助势张威。造反的人们呼拥着来到阴念良家,伊禾手执鸟枪,争先上屋;雷登九首先夺取前门;黎四八从后门攻入;吴定祖等统率数十名百姓一哄而进,登堂入室,将富豪阴念良家所有器物抢劫一空。一时间,宁化县城百姓群情激奋,大街小巷纷纷议论此事,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造反的队伍。随后,刘佛养手执利器,夏志统率造反的百姓,又来到富豪雷冲斗、阴上升两家门前。正当造反的人们准备攻门入室时,县令带领防弁兵士赶到。造反百姓遂和官府发生争斗。经过拼搏,造反者寡不敌众,相继逃散。

为着这两件案子胤禛从五月一直忙到了六月末,直到康熙给指了武氏为格格,方才歇了两天,这两天也仅仅是按点从部里回来,晚上睡个安稳觉,第二日未到天亮又得赶到部里去处理贪污弊案。连二阿哥弘昐的洗三礼胤禛都没有参加,惹得李氏板了半天的脸,还是苏苏在两个乳母的份例上又给多拨了两个,才算安抚了她的不快。

原本福建宁化的案子与户部没有关系,可太子上书说,宁化欠收,户部本应及时处理此事,发放赈灾粮款,可现在闹出了抢劫伏虎,抗击官府的事件,很明显是户部办事不利,本就为着山西贪污案忙的焦头烂额的胤禛,这下子更是没了休息的时间。

每日里回来,连弘晖都来不及看上一眼,沾枕即眠。

山西贪污弊案已然激起民变,百姓逃亡山中抗拒朝廷,新任巡抚倭伦亲自到山里招抚,百姓也不顺从,还要求温保,甘度拿到山中,当着他们的面正法。

这案子到此地步,若不及时处理,怕是会**了。可是山西巡抚温保四月间自奏居官甚善,万民颂美,上表朝廷想要为自己立碑,那把万民伞尚且在御书房里放着,要找证据只怕不易。

苏苏看着胤禛疲倦的脸庞,有些心疼的抚平了他熟睡中蹙起的眉头。点上外室的灯,苏苏提起笔来写了一封信和一道折子,这才熄灯睡觉。

第二日,七月初四。

年羹尧携密旨前往山西。

十五日后,前山西巡抚温保,布政使甘度,横征科派,苛虐百姓,激变蒲州百姓。太原知府孙毓璘,将库内收贮银二万八千五百两有奇,侵没入己。查证属实,孙毓璘,照侵盗钱粮例,拟斩监侯;温保,甘度具革职,从宽免死。

“皇阿玛还是太过良善。”

苏苏站在御案前,看着康熙拟好的折子,说。

“依你之见呢?”

康熙反问,这次若不是苏苏穴手,此事不会这么快就了结,皇祖母给自己留了个宝贝啊。

苏苏笑道:“既然皇阿玛有了自己的主意,苏苏说什么都是多余了,不过好在皇阿玛能够有个好名声。”

康熙摸摸鼻子,他怎么听不出苏苏话里的讥讽?虽有心斥责两句,可苏苏做这些也不过是为了给胤禛争取几天休息的时间,别无所求,因着她这话而治罪,未免小题大做了。

“皇阿玛答应儿臣了,给胤禛半个月的假,可别食言。”

苏苏怕康熙忘记了,连忙提醒,福建的案子还没了结呢,她可不想胤禛再去忙了,有太子横穴一杠子,只会吃力不讨好。怕康熙反悔,苏苏转身走了,还留下一句话:

“福建的案子交给福建巡抚办就好了,哪里用得到户部,甚至皇子阿哥穴手?胤禛我现在就带走了,我们出宫玩去。”

康熙咽下到了嘴边的话,仔细思量苏苏的话,福建的案子本身就不大,报到京里的时候案子已经完结了,太子觉得这案子不简单,非要查户部的责任,这里面莫非有什么猫腻?

“梁九宫!”

“万岁。”

康熙对着梁九宫细细交待几句,梁九宫便退了出去,看着关上的大门,康熙眯起了眼睛,史上不少因为争夺皇位而兄弟反目的例子,莫不是自己的儿子们也要把历史重演么?

三日后,一道秘折放到了康熙手里。

“康熙三十五年,九月,福建宁化欠收,宁化县令呈报福建巡抚,巡抚呈报户部,请求拨发赈济粮款,户部未收到此道奏折;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宁化县令再次呈报,户部依旧杳无音讯。据查,折子丢失之事,大阿哥胤褆嫌疑最大。”

康熙白了脸,把这奏折甩到了案上,大阿哥!朕的好儿子!自己一向忌讳兄弟不睦,成天教导他们要兄友弟恭,难道都忘了吗?!

梁九宫端来一个火盆,把折子烧了。

“梁九宫,去,叫大阿哥来!”

梁九宫小心翼翼的看着康熙的脸色,开口道:

“万岁爷,您不觉得这事太蹊跷了么?大阿哥和太子爷一向不睦,大家都知晓,太子爷因着您最近宠着四阿哥,对四阿哥也是挑三拣四的,可那都是在公事上挑毛病,私下里,可都没动过什么手脚,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