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南唐圣主> 第二十二章 新隆中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新隆中对(1 / 2)

南唐圣主 天山残狼 更新时间 2021-09-03

 “则平兄,如今天下大乱,各路君王此攻彼伐。但诸政权之中,唯我北周实力最强,可是皇上年幼,无法亲政。我清楚自己的德行、明白自己的力量,但想要伸张正义,替天行道,却是差着一步啊!如果这一步走出去,要么是创立一番新的景象,缔造一个新的天下,受万民景仰,名垂青史,要么功败垂成,成为历史的罪人,遗臭万年。我不想冒这种险境,但我的志向不允许我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你说,我究竟该怎么做啊?”赵府湖边小亭,两人在喝茶“闲聊”,旁边的人都避开了。

“将军,如今唐王朝覆灭已有五十年之久,各路节度使窃取政权,导致天下分崩离析,百姓水深火热。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有人站出来一统天下,结束眼前的纷争,而这个人无论是谁,都将会被历史所铭记,因为他是天下苍生的救世之主。将军现在遇上了如此大好时机,又掌控江北兵马,众将士惟将军是从,正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占全,只要将军决心发兵又岂有不胜之理?”对面之人像是在鼓动着那名“将军”,像是很有信心的样子。

这时,转个弯,花丛处的一个旮旯里发出一阵低骂声:“靠,都让你们占去了,老子还怎么打江山啊?你当时小孩过家家啊!一统天下就那么容易?当别人吃干饭的。”此认正是李煜。自从被调来修剪花草,他便借机在赵府一处一处的查探,以便刺探出什么有用的消息。今天他正好手拿剪刀,剪到湖边时,发现“两条大鱼”,看穿着身份绝对不低,两人谈话还要让周围人回避,这就更加引起李煜的怀疑,他便躲到离他们近百米的地方去偷听。这样的距离,即便被发现,也没人会想到,他是在偷听百米之外的人谈话的声音。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李煜断定东边身材魁梧、一身威严的人必是传说中的宋太祖赵匡胤无疑,而对面那人恐怕就是赵匡胤的高级幕僚、历史上有名的宰相赵普赵则平了。赵普要比赵匡胤大五岁,两人关系亲密,所以赵匡胤要称赵普“兄长”。

赵匡胤很想听到这些话从聪明人的嘴里说出,因为那样的人说的话多半会成为现实,他接着说道:“兄长所言极是,想我赵匡胤如今在大周虽不敢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说句话,还是很有分量的,特别是在军中。要想一统我华夏大地希望自然是有,但我想知道如何才能更有把握取得成功,还请兄长教我。”

赵普思索了一回,慢慢说道:“凡出师者必先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堵住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办法只有一个:废幼帝,成为大周的主宰,登基之后减轻徭役、赋税,惠及天下,这样才能使老百姓站在我们这边,将军的军队也就成了正义之师,修整几年后便可杀伐天下,完成将军一统天下的壮志。”

“则平兄跟我想一块去了,我可不想背负上窃取江山的骂名,没错,先取大周,笼络天下民心,然后再取天下。如今大周皇帝年幼,虽有符太后和两个宰相掌权,但只要我发兵,江北之地我是唾手可得。但问题是,此事必须做的天衣无缝,最好要让世人以为我是被逼无奈的。”赵匡胤胸怀壮志的说道。

“此事,将军尽可放心,我已经在筹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将军就等我的好消息吧!问题是,掌控大周后,如何取得天下,这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

赵匡胤一听自己可以当皇帝了,心下大喜:“如此甚好。江南之地还有塞北,我是一定要夺取的。不知则平兄对于天下之势有何看法?诸国之中我们应先取谁后灭谁?”百米外的李煜也是聚神细听。

“北汉刘承钧虽然势力范围不大,容易攻取,但刘承钧勾结契丹,称辽主父皇帝,要打他就得做好与契丹长期作战的准备,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准备,我们只要安排一支军队守在北方边界,已防其攻打我大周即可。等我们平定了江南,就可以一心攻取北汉。所以北汉应该后取。”赵普说道。

赵匡胤点头道:“兄长言之有理,那江南诸国又该作何打算呢?”

“江南五国之中南唐实力最是强悍,但据金陵探子来报国主李?已经命不久矣,他的儿子之中最有可能即位的是六子李煜,据传李煜生性懦弱、胆小怕事,只喜欢诗词歌赋、舞文弄墨的,根本不是从政的材料。所以对付南唐我们可以耐心等待时机,而且不宜强攻只可智取。”赵普的这番话让躲在远处的李煜愤怒不止,气得牙都咯吱咯吱作响:“靠,你NND,老子什么时候得罪你了?你这么损老子,以前老子或许有些不济,但现在老子改邪归正了,什么**胆小怕事,我要是胆小,敢在这偷听你们放屁?赵普你个老小子给我等着你老子以后怎么收拾你!”

“还有南唐东面的吴越,吴越之于南唐就好比北汉之于我大周,都是心腹之患,但吴越要比北汉好对付多了,吴越王钱弘?懦弱无能,到时我们许给他一些钱财,再加上我大周施压,恩威并施让他从东面进攻南唐,我们进攻西北两面,南唐必败。南唐亡了,接着就是吴越。所以吴越要排在南唐后面。”赵普分析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