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南唐圣主> 第十四章 太高调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太高调了(1 / 2)

南唐圣主 天山残狼 更新时间 2021-09-03

 庄墨不置可信的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来到李煜身边:“你是李黑?”

李煜答应一声:“正是在下。昔有诗人李白,李太白,今有我词人李黑,李太黑。”李煜颇有些傲气,场下却是一阵不屑。

“这是你写的?老夫不信,你能为老夫背出来吗?”庄墨有些厌恶的问道。

李煜心想这岂能难得住我:“当然可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有句话说得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李煜默背完“李煜”的词,除了先前几位“大师”见过了,其余人都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人名字不怎么样,做出来的词倒有几分境界,尤其是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惊天之作啊!

旁边的赵孟、冯楚二人更是甘拜下风,输在这样的词下,心服口服。

庄墨再次为难道:“看你年纪轻轻,哪来这么多愁啊?还有,你所说的故国,却不知是哪国啊?”其实这也是台下听出这首词意境的人的疑问。

“中国。”李煜随口说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说出这两个字,看着眼前的人一愣一愣的,心想道:“看来自己又得编故事了。”

“中国,即是中华、华夏之意。遥想我们的先祖炎帝黄帝创业艰难,但最终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才有了我华夏族,是人民安居乐业,家家幸福安康。再后来,我华夏儿女又经历夏、商、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直到最近的隋唐。其中虽有动乱,但分久必合,我们炎黄子孙还是会走到一起。你我都是华夏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本就是一家人,是亲兄弟、亲姐妹。团结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可是现在呢?你们看看,就连一个诗词比试还要分南北、分你我。再看看这天下,各路人马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你以为他们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天下百姓?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狗屁!他们无非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享尽荣华富贵,让天下人、让后来人都臣服在他们的脚下,还有谁去管老百姓的死活啊?相反,当权者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对老百姓更是烧杀抢掠,一层一层的剥削。在这些人的压迫下,我们的大家庭已不复存在,我们的中华帝国,我们的故国已是不堪回首。我愁啊,我的愁如同一江春水,东流不尽啊!”李煜低头擦擦自己的眼眶,假装流泪。

台上台下的人都为他的这份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各自都在思索着李煜所说的话,想想同为一个民族,却要干戈相对,犹如兄弟残杀,真是不应该啊!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大家都是文人,我们的思想本就应该比别人进步,别人想不到的,我们应该优先想到。我想大家最应该团结起来,反对战争,反对暴力,维护和平,维护天下苍生的利益。大家说,是不是啊?”李煜先拍了拍文人的马屁,而后又说了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论,心里暗自佩服自己。

下面的人脑子都有些短路,那时说这样的话就如同谋反啊,谁还敢发话。李煜顿时觉得有些尴尬:没想到这个年代的人思想这么保守!原来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啊!

庄墨最先沉不住气了:“你这是在鼓动他们谋反吗?我们不发兵,敌人打上门来,怎么办?难道要任人宰割吗?”

李煜说道:“我说的是反对战争,可也没说要等着挨揍啊!再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兵不是一个人的,他们是老百姓养活的,理应为保护老百姓尽心尽力,哪怕是马革裹尸也在所不及。华夏子孙内部没有敌人,我们的敌人是欺负老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外族人。对他们,我们怎能手软。你不会糊涂到这种地步了吧?敌我都不分了?”

“你骂谁糊涂了?”“说的就是你,老东西。”两人互看不惯,开始吵起来。

最终,李从善和后面的北周官员将他们拉开。李从善见势不妙,拉着李煜就离开了。这届的比试最终不欢而散。本来成绩优异的选手可以得到翰林院的赏识,将来没准会入得朝堂的,但经李煜一闹,翰林们对这次的文人大失所望,那还有心思让他们进朝堂,与他们共事啊!

李从善拉着李煜来到一家酒楼,身心疲惫的李煜大吃大喝一顿,心想:“原来演讲这么累啊!以后还是少说多做的好。”两人胡吃胡喝的直到很晚。

从“诗词大赛”回来的吴大力将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向“思雅茶居”的兄弟们讲述了一遍,当然,其中少不了添油加醋。周围的人都佩服起李煜,心想自己跟着他,肯定没错。围在人群中的吴大力可能是过于兴奋,居然忘记了李煜的嘱托,总是想着大哥好像跟他说过什么,但是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太阳下山,月亮渐渐升起。李煜和李从善在两个侍卫的陪同下,开始回府。当他们走到一家当铺门前时,李煜突然身子一震:来的还真不少啊!不知道大力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自己可别挂在这啊!

正想着,两边房顶上跳下两群人,前后将李煜四人围堵住。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拦住我们?”李从善有些害怕,自己表面上是南唐的人,但心里可是向着你们北周的,可别冤死在这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