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异时空之大中华>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屈之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屈之国(2 / 2)

异时空之大中华 大肥羊 更新时间 2019-08-20

9月17日,莫希齐茨基总统在越过国境以前,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为了保护共和国的象征和保护宪法权力的泉源”,他已决定离开波兰,并且宣布他将在某个可以保证政府行使主权的地方建立行政中心,政府从那里可以关注共和国的利益。在这一阶段,莫希齐茨基总统显然打算把政府迁到巴黎。他们这时正以难民的身分进入罗马尼亚,总统希望罗马尼亚政府能尊重它与波兰的同盟,准许他偕同阁僚们从罗马尼亚离境。

然而罗马尼亚政府立刻受到德国的强大压力,要它拘留波兰领导人,波兰的西方盟国也提出相反的建议,但毫无效果。9月20日,布加勒斯特宣布,将照德国的要求把斯米格莱-雷兹拘留在罗马尼亚直到战争结束。同时罗马尼亚公安当局宣布,只有不是政府官员的平民难民才能获准离开罗马尼亚。莫希齐茨基进入罗马尼亚不到一个星期,就放弃了在法国重建政府的希望,并决定,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以保证维持波兰共和国的主权。

1935年4月23日的波兰共和国宪法规定,如果发生战争,总统应当指定一个继承人,一旦总统亡故或者无法行使职权时,继承人便当立刻就职。看来,当德国一进攻波兰,莫希齐茨基总统就执行了这一条规定,指定已经名列波兰第二号人物的斯米格莱-雷兹元帅为继承人。然而,当时这一指定不能发生效力,因为斯米格莱-雷兹象莫希齐茨基一样,也无法执行国家元首的职责。

9月29日,在巴黎出版的波兰官方报纸《波兰箴言报》发布一项命令,根据宪法,指定这时在巴黎的波兰参议院前任议长瓦迪斯瓦夫?拉奇基耶维奇为莫希齐茨基的继承人,并宣布莫希齐茨基自9月30日起辞职。这项命令有莫希齐茨基的签字,日期是1939年9月17日,签署的地点在库特。鉴于各种情况,特别是上述莫希齐茨基9月17日的文告,看来德国人断言那个命令倒填日期,断言莫希齐茨基到罗马尼亚政治避难之前并没有把政权交出,这些判断大概是正确的。

9月30日,拉奇基耶维奇在巴黎的波兰大使馆宣誓就任波兰共和国总统,并立即任命了一个新政府。西科尔斯基将军同意担任总理。各部部长的人选,目的在使内阁能代表各种不同的政治见解和各阶层的人民。新政权立刻获得了波兰的西方盟国的正式承认,也获得了华盛顿的正式承认,美国国务卿10月2日宣布,美国政府打算同巴黎的波兰政府保持外交关系。10月底,波兰政府决定从巴黎迁到昂热,并宣布曾在华沙派驻外交使节的各国政府(当然除开德苏政府)都将派使节到昂热。

12月间,总统下令成立国民参议会,以对政府提出的问题发表意见。参议员的名额限定二十四人,从各政党内遴选。帕戴赖夫斯基不顾年事已高,还是接受邀请,主持了参议会。参议会的第一次会议在1940年1月23日举行。

波兰流亡政府在成立后的最初几个星期内,公开地否认与战前在华沙实行的政策有关系。在第一个星期内,它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宣布凡因反对政府而被判刑的波兰政治领袖一律完全恢复名誉;宣布解除斯米格莱-雷兹的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军队总监的职务,任命西科尔斯基担任此职,宣布解散1935年9月选出的议会上下两院。11月底,拉奇基耶维奇对波兰人民广播,答应战后新波兰将尊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实行社会改革;几个星期以后,政府公布了西科尔斯基1940年1月3日在内阁会议上作出的声明,宣称波兰战前的政权已遭到全国一致的谴责,它的劣迹无疑乃是波兰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波兰流亡政府一面这样煞费苦心地表明它和过去决裂的立场,一面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维护波兰共和国的主权和保护它的利益。为了这一目的,它正式抗议德国和苏联并吞波兰领土,它也进行准备,使波兰武装部队能在陆上、海上、空中参加对德作战。

~~~~~~~~~~~~~~~~~~~~~~~~~~~~~~~~~~~~~~~~~~~~~~~~~~~~~~~~~~~~~~~~~~~~~~~~~~~~~~~~~~~~~~~~~~~~~~~~~~~~~~~~~~~~~~~~~~~~~~~~~~~~~~~~~~~~~~~~~~~~~~~~~~~~~~~~~~~~~~~~~~~~~~~~~~~~~~~~~~~~~~~~~~~~~~~~~~~~~~~~~~~~~~~~~~~~~~~~~~~~~~~~~~~~~~~~~~~~~~~~~~~~~~~~~~~~~~~~~~~~~~~~~~~~~~~~~~~~~~~~~~~~~~~~~~~~~~~~~~~~~~~~~~~~~~~~~~~~~~~~~~~~~~~~~~~~~~~~~~~~~~他们在发布命令指定拉奇基耶维奇为总统的那天(第一个公开声明,声言保留波兰国家的权利。那天驻伯尔尼的波兰公使馆发表了一项声明,宣称波兰政府不承认占领波兰领土的国家采取完全不属行政需要的任何行动。9月30日,又向所有与波兰有外交关系的各国政府递交了一份反对9月28日德苏边界协定的抗议书。10月间,波兰政府向国际联盟抗议德苏瓜分波兰的安排;向国际联盟及其成员国政府提出抗议,反对把维尔纽斯交给立陶宛;又向法国、英国和美国等政府抗议,反对根据1939年10月8日希特勒的命令把波兰西部各省并入德国。当在俄国占领的土地上举行选举,以及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国民议会表决把这两个地区并入苏联时,波兰流亡政府又发表声明,声言保留波兰的权利。法英政府没有和波兰政府联合起来抗议1921年被波兰勒索去的土地回到苏联手中;但是它们同意支持波兰政府的主张,即1939年10月8日德国的命令不能取消波兰国家对其西部各省的权利。1940年4月17日,英、法和波兰政府在伦敦和巴黎发表宣言,呼吁“世界上有良心的人正式并公开地抗议德国政府及其代理人在波兰占领区的行为”,宣言除了指出他们对人和对财产犯下的罪行以外,强调德国违反第四次海牙国际公约,当战争还在德国和三个盟国间进行时,德国就把波兰共和国的领土并入德帝国的版图。

在新政权成立之前,已采取一些初步的步骤,在波兰国外重建波兰军队。驻巴黎的波兰大使卢卡谢维奇9月25日发出命令,号召所有侨居法国或路过法国的适龄的波兰男公民服兵役。两个星期以后,听说住在比利时的波兰侨民即将前往法国参军,在10月底前,侨居英国的波兰公民也要应召去法国服兵役。西科尔斯基在10月初宣称,重建波兰军队是其政府的首要任务,他将要在加拿大安排一次征兵运动。19第就在法国重建波兰军队签订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组织几个波兰师(包括炮兵和摩托部队),作为一支独立的军队,由西科尔斯基指挥,在盟军中享有一定的地位。2月中旬又签订了一项法波补充协议,规定重建波兰空军。

同时,1939年11月25日西科尔斯基在伦敦进行正式访问时,就波兰军舰与英国海军合作问题与英国政府缔结协定。三艘驱逐舰(波兰的小规模海军中最新式的军舰)在8月底战争开始以前奉派到英国海域;潜水艇“奥泽尔”号在冒险从塔林脱逃以后,于10月14日也到了英国。到1940年5月初,可使用的波兰海军人员超过了逃出的舰艇的需要,英国给了一艘驱逐舰供波兰军官和水兵使用。

第三个星期,法国濒于沦陷,波兰流亡政府从昂热迁到伦敦。拉奇基耶维奇总统于6月20日到达英国。他受到国家元首的礼遇,到达时英王前去迎接。根据西科尔斯基和丘吉尔达成的一项协议,把数千名波兰士兵由英**舰运至英国,使波兰军队能再次重建。这一次是在英国土地上重建军队,继续投入对德战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