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异时空之大中华> 第二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2 / 2)

异时空之大中华 大肥羊 更新时间 2019-08-20

此刻,国际纵队宣布撤离西班牙。

共和派一方,有如此之多的矛盾冲突和自相残杀,而佛朗哥一方是一心一意在打仗。战争的走向渐渐清楚。

1938年12月31日,佛朗哥胜利在握。他宣称,共和派是“罪犯”,对他们不存在“赦免和解的可能”。1939年1月26日,巴塞罗那不战而降。几十万共和**和难民开始了向法国的大逃亡。

直到此时,以马德里为核心的西班牙中心地区仍然在共和派手里,他们还有将近30万的兵力。难以置信,共和国崩溃在即,却还有最后一次尤为残酷的内斗。共和派自己人激战四天,获胜一方枪毙了对手的军官。共和派终于崩溃,他们的头面人物都顺利离开西班牙。而他们的追随者和士兵们,大多来不及离开。等待着他们的,是佛朗哥的行刑队。

1939年3月27日上午11点,佛朗哥占领马德里。4月1日,佛朗哥宣布,西班牙内战结束了。

这里曾经是世界瞩目的中心,来了许多大国的志愿者、来了他们的军人,有他们援助的飞机大炮在这里轰鸣。突然,一切都消失了。大家扔下西班牙,留下满目疮痍,无数尸骨。没有人确切知道,在1936年7月到1939年4月的内战中,死了多少西班牙人。最流行的说法是,三年内战死了一百万人。比较严谨的历史学家检点证据,认为内战至少死亡64万人,不包括战后遭佛朗哥政权报复而镇压的几万到十几万人。

亲身经历过西班牙内战的纽约时报记者马修斯有一本回顾内战的著作,叫《半个西班牙死了》。书名来自著名评论家拉腊在第二共和前就为西班牙写下的墓志铭:

“这里埋葬着半个西班牙,她死在另外那半个西班牙手里”。

佛朗哥用尽手段让西班牙免于成为世界大战的战场,使西班牙退到过去,稳定下来后,再重新以非常缓慢而谨慎的步子往前走。而苏亚雷兹领导的政治改革,是要从佛朗哥留下的旧体制转变成现代民主制。

西班牙的战争结束了,但是其他地方的战争仍然方兴未艾,比如苏联。

似乎一切都始于基洛夫。他的遇刺,迄今难有令人信服的真相,但却是大清洗的直接导火索。

基洛夫,苏共政治局委员(苏共无政治局常委)、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他党内资格不老,却拥有极高声望,在1930年代,他是当时苏联政治局委员中,惟一还敢走进工人群中发表演讲的人。

1934年12月1日夜,一位名叫尼古拉耶夫的青年工人在斯莫尔尼宫内近距离枪杀了基洛夫。尼古拉耶夫被捕后供称,刺杀动机是基洛夫介入了他的感情纠葛。

基洛夫之死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斯大林直接指使,因为他迅速上升的声望威胁到了斯大林。其实,基洛夫是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亲密政治盟友,担任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也是斯大林在1926年战胜党内对手季诺维也夫后,在对手势力范围内掺沙子打石头的安排。

基洛夫并非手软的人,清洗季诺维也夫的势力、消灭富农,一点不含糊,他用25万劳改犯完成了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工程。这条运河当时被称为白骨与鲜血运河。

斯大林亲自为办案的内务部负责人雅戈达指示方向:政治谋杀。雅戈达在极短时间内,将数千人流放、判处徒刑,枪决了一些人。斯大林的敌人,已经倒台的前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也成为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

但这不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于是,全新的人马重审基洛夫案。1年后,基洛夫案终于有了令斯大林满意的结果,1936年8月19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在莫斯科开庭。

审判公开进行,全苏的宣传机器都被动员起来。人民群众经教育后得知,那些失势的前反对派们是如此险恶,他们谋杀了基洛夫,他们还想谋杀斯大林,甚至全体政治局委员。

人民群众不断被组织参加各种声势浩大的政治游行,或愤怒声讨犯罪分子,或热烈庆祝又一个反党集团被摧毁。

!!!!!!!!!!!!!1!

!最!!小!!!!!!6!

!新!!!!说!!!!!

!!!最!!!!网!!.!

!!!快!!!!!!!!!

!!!!!!!!!!!!!!

[奉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