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金莲别录> 第三十一章 青阳九华觅芳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青阳九华觅芳踪(1 / 2)

金莲别录 竹本虚心 更新时间 2021-09-01

 吴尚道御风而行不一时便到了青阳县。青阳县简直成了个阴阳鱼正邪分明。偏偏有一正道高人住在邪的一边又有一邪道老魔住在正的一边正好点了阴阳鱼的鱼眼。吴尚道初来乍到便看出正邪两道泾渭分明自然寻了正道一边投宿。

在开封的人马大多是正邪后备弟子其中又以正道弟子居多所以两边相遇最多只是骂一场。青阳县里却是各家好手人人心高气傲势均力敌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尤其到了晚上半个县城梵音高唱清钟长鸣;半个县城鬼哭妖号阴风惨惨。多少也算得上是人间奇景了。

吴尚道走了一路见客栈民居都已经住满了便想去找燕赤侠。却又怕燕赤侠拿侠义正道来挤兑自己妨碍自己去找如意。正一路想着迎面走来几个穿着道袍背着飞剑的青城弟子。为那弟子见吴尚道不似修行人出手拦下吴尚道道:“你是何人为何没见过你?”

“这位道爷小的与主家走散特寻到这里来的。”吴尚道笑道。

“你主家又是哪个?”

“我家小姐在峨眉山带修行说是要来九华山礼佛小的便寻来了。”吴尚道信口开河的本事绝非正道人所能辨识也不怕被人揭穿。青城弟子听说是“带修行”便知道这小厮口中的小姐是峨眉佛宗弟子。

峨眉道宗与佛宗虽同为正道却大有“朝夕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盖因道不同不相为谋。青城弟子与峨眉道宗友善不愿惹来麻烦见这小厮眉清目秀一身正气倒也不会是奸细便挥手放行。

吴尚道找到一家客栈住的都是峨眉佛宗的和尚谁会知道水月庵里有没有一个叫白素真的俗家弟子?于是报了身份在柴房觅得一张床铺不一时便与左右仆役打成一片得知了青阳县乃至九华山的不少消息。

原来明年便是交运之年只是法器何时出世却不是凡人所能窥测的所以满天下的修行人都只能从大年初一开始等一直等到法器出世。若是放在经济社会这等持续一年的旅游热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收益可是现在却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别说那些杀人不眨眼的邪魔便是正道弟子中也有自以为是之徒动辄挑起争端伏魔卫道最后却是毁了百姓的活计。

吴尚道休息了一晚翌日便上九华山去了。他御风在空只见云海之中生出九朵莲花佛气充沛知道是九华山到了。九华山共有九十九峰又以九座出云高峰为主便是吴尚道天上看到的那九朵莲花。

吴尚道知道若不拜山门对主家不敬。于是在山脚下按下风头抬眼便见一座巍峨山门上有“行愿无尽”四字两旁刻有楹联“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又都说九华山有九十九寺。其实算地只是大寺。九十九峰每峰都有主寺。主寺之下还有别院下院之类。整个九华山香火鼎盛。恐怕寺庵过三百。僧尼逾万人。

整个九华山佛气缭绕。见不到一丝妖邪之气。吴尚道不知从何找起。便直上化城寺。他也知道再以小厮相见人总有不便之处。便买了居士袍服。香袋手珠。摇身成了佛门居士。此时九华山上人来人往。全是僧尼道士。居士信众。吴居士这身行头极为普通。混入人群谁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九华山开山古刹化城寺。此寺为东晋僧人杯渡禅师始建。“化城”之名源出《法华经》。原是释迦牟尼佛恐弟子在学道地进程中。畏惧路途艰险。为劝诱他们继续前进而在前方变化出一座城池。化城寺南对芙蓉峰。东为东崖。西临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绕如城。此寺周围星罗棋布数十个寺庵。参差坐落。香烟缭绕。木鱼梆梆。经声琅琅。

此寺非但是开山祖寺。也是九华山地总丛林。四进大殿。能容千人礼佛。又有众多别院。据说可容数百人同时挂单。吴尚道来到化城寺山门殿。只见山门殿面宽五间。三间大门。雕梁画栋。门前石阶两侧蹲石狮一对。形态特殊。威严毕现。山门石檐柱上还刻有对联“九华峰前香云缥渺。化城寺里花雨缤纷”。“大圣道场同日月。千秋古刹护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