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南宋之工业革命> 2.24 临安大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4 临安大学(1 / 2)

南宋之工业革命 逃飞客 更新时间 2021-08-31

 理宗看了众学者的奏章,沉思了片刻之后转向史弥远问道:“众学者虽说言语间有些偏颇,但其提议却也有些道理,只是改变科举制度一事又牵涉甚多,倒不能太过草率了,众聊以为该当如何?”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征求众人的意见,却是对史弥远一人说的。

吏部侍郎聂子述也站出来道:“李御史所言甚是,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与民间的读书风气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这才使得民间文风日盛。王安石大人当时也曾试着取消诗赋、帖经、墨义,而专以经义、论、策作为考核标准,后经多次实践也被认明为不可取,而如今的科举考试内容又重新回到以前的方式,就证明有其存在的道理,况且现在的考试又偶尔会加入经义、论、策的内容,已算是极为全面了,因此臣认为,考试制度万万不可随意更改。”

李不伟略一思索,道:“皇上,科举制度自唐代就已存在,到了现在仍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可见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今事易时移,却也不可一味地效仿古人,众学者提出在考试内容中加入数学与科技知识,也有其一定道理。大宋的冶炼、铸造、机械、加工、纺织等技术已超过别国甚多,只是一部分技术精髓仍然掌握在一些民间工匠的手中,而一些化学物品的制取又多为方士所精通。皇上与众位大人想必也见到了火炮的威力、望远镜的神奇、以及电动机的精妙,这些东西之所以能制造出来,全得益于众学者所说的数学、物理与化学知识。臣固然可以将这些知识尽数传授与众学者,但如果这些知识被我朝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拒之门外,试问过了多年以后,还有没有人再对此感兴趣?即使有,恐怕也只在民间流传。因此臣的意见是,皇上不妨考虑众学者的建议。”

理宗沉吟道:“李卿所言甚是有理,只是科举涉及到我朝官员录用,如要改变却也需慎重行事。”

旁边又有一人站了出来,众人一看,原来是丞相史弥远。史弥远道:“皇上,其实科举考试自唐代就已存在,如今我朝又对其进行了多项改进,例如现在的考试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又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另外在考试时实行糊名和誊录,也大大减少了徇私舞弊等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我朝的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较唐代之时做了较大的改进,原来的进士科考帖经、墨义与诗赋,本身就存在许多弊病,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学而无用。太宗在位之时已发现这些弊端,这才着手于科举改革,我朝现在的考试制度正是沿用了太宗当时的体制。想当初太宗之所以改革旧制,也是为了适应我大宋朝当时的状况,如今我朝既然面临同样的情形,再次改革倒也无可厚非,只是其中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改得太过了。”

众人一时讶然,心想史丞相竟然也支持这李不伟的说法,这可真是奇了,又或许丞相另有安排?众人一时惊异不定,又听李不伟道:“丞相所言甚是,虽然目前需要做一些变某,但原有的一些考试内容却也拼弃不得。例如,作为地方的治理长官,倘若没有渊博的学识,又如何得以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呢?臣有一提议,便是在将目前的选拔人才方式进一步细化,有志参与朝政或治理国家的,便专攻经义、策论,对于那些准备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则专攻科技一类,如此便可两全齐美。”

又有人问道:“李大人方才所言倒也有些道理,这些专攻经义、策论之人,日后自然可以步入仕途,或者至少也能成为一方官职。可这专攻技术之人,却大多不适合做官,只能在在官办的研究机构中有所作为,又或是回到民间作坊,如此一来,又有谁愿意放着官不做而去研究这些技术呢?”

李不伟笑道:“这便是问题的关键了。想当年沈括大人不也是在多处任职,或为文职,或为武职,与技术自然沾不上边,可《梦溪笔谈》却是沈大人多年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科技与策论本无矛盾之处,二者甚至还有相辅相承之效。”说到沈括,众臣一时都无言以对。沈括可以说是科学通才,他先后任主簿,县令、司理参军,司天监翰林学士,甚至带兵征讨辽国,虽说晚期与苏轼有过一些文字狱的不愉快,后又被贬职,但提到其学术,众人无不佩服。

李不伟又道:“如今民间的生产多为手工作坊,百姓制造出来的商品又多为自用,除了一些大型作坊外,许多商品只限于在当地流通,可以称之为自给自足。但众位大人试想,倘若我朝的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将生产工具加以改进,便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如此一来,百姓自然较以前更为富裕,我大宋的国力也自然更为强盛,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众人一时沉默不语,又听理宗道:“李卿说得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嗯,此话总结得恰到好处。方才李卿说到要将选拔人才的方式进一步详细划分,其实朕也觉得此举可行。目前的学术传播途径颇有不畅,如今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民间工匠,大都是以师傅教徒弟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这种方式显然有所限制,使得一些技术无法广泛运用。朕与史丞相已商议过了,丞相以为,目前应该开设一个大型的学堂,集全国各类人才于一地,再将各种学科详细分类,由专业的教师进行讲授。这几个月以来李卿讲授给众学者的知识,以及凭借这些知识制造出来的器具,朕与众卿也已见到一些,但过得几十年之后,目前掌握这些知识的人已不在世上,试问又如何让这些知识能够全面地流传于后世呢?不知李卿对此有何看法?”

李不伟忙道:“皇上,臣也认为开设一所普及科技知识的学堂已是势在必行,而学堂之中还须具备各种实验室以作为研究之用。学堂中讲授的学科,臣已有了一些计划,而授课的教师也可以从目前的众学者中选择。至于学生的来源,可以在随后的每年,从大宋民间招收一批有识之士,再以二到四年为限进行学习,如果考试合格,便可授予证书,而持有此证书者自然可以优先进入朝庭的各种研究机构。倘若有人不愿进入官方研究机构,也可以凭借这些知识在民间有所发展,如此一来还可以将民间的各项技术带动起来。”

李不伟所说的,自然是参考后世的大学模式,然后结合当时的情形所提出来的一种方案,众人一时都已听得呆了,又听李不伟道:“这个学堂可以称之为大学,意为我大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最高学府,但其学生来源,却要更多从年青人之中选拔了,因此臣又有一提议,皇上可以在全国找几个试点,开设一些学堂专门讲授一些预备知识,这些学堂可以称之为中学或小学,也就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正所谓教育要面向未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话音刚落,忽听有人喝彩道:“说得好!好一个教育面向未来!”众人一看,原来说话的正是史弥远,他这几个月对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震撼已有体会,原本也是想着大宋朝应该重视技术学科,如今听了李不伟的一番教育理论,不禁为之喝彩,又道:“只是李大人有没有想过,要建造如此一座大学,所需的人力与物力却也不是小数目,不知李大人有没有考虑好解决的办法?”“这……”李不伟一时语塞,在他想来,自己只负责提出建议,而钱的问题自然是皇帝与朝庭的事,如今听史弥远这么一问,也不禁呆在当地做声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