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从汉奸到英雄> 第三十五章 杜老先生的戒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杜老先生的戒心(1 / 2)

 雨下得很大,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是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天地已分不开,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是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将杜老先生父女送上轿车,杨国权迈步走到周大龙身边,看了看他身后十几个身带短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汉子,轻轻掀了掀雨帽,问道:“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不放心?”周大龙嘿嘿一笑,拍了拍腰间的盒子炮,说道:“十几个鬼子,咱们又是偷袭,又有内应,还拿不下他们?放心忙你的事吧!”

周大龙不是吹牛,他带的这些人都是当年跟着杨家与土匪血战过的老人,虽然都已人到中年,却杀气不减,是杨家园子真正的顶梁柱。

杨国权一笑,说道:“那个翻译留着,我以后有用。”

…………………

风声、雨声、雷声、锣声、吵嚷声……似乎整个世界的声音都汇集到了一起,镇子上已经开了锅。听说黄河决了口子,洪水正向这边冲过来,人们象地震似的乱了起来。一开始有人还不太相信,东问西问,等到看见别人忙活起来,才真正慌张起来。

到了将近晌午,镇上已经有人家出动了,只见大车,小车,驴车,推车,各种运输工具全部上阵,拉着粮食和重要的物件向渡口出发,过了渡口就直奔最近的卧虎岗。也有的人家还存着观望的心理,不想马上离开,而是按照以往的经验,用门板、檀梁、大床小床等摽成了筏子,将要紧的东西都放在了筏子上。而这种纷乱的情影,只是这方圆各村镇的一个缩影。

码头旁边有一所古老的瓦房院,走廊下是一排豆腐块似的花窗,再往里走,是一间宽大的套房,红木雕刻着花鸟图案的顶子床放在靠墙的一角。靠窗的方桌两人边,摆着几把太师椅,桌上凌乱地摆放着地图和几本书。

这里原来是给鬼子当哨所的地方,现在血腥味犹在,杨国权便坐镇这里,将这里当作了临时指挥部使用。而那十几个鬼子,在之前一场并不激烈的战斗中,被周大龙率领的短枪队和一同驻扎的保安团士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全军覆没。

杨国权拉开了帘布,望着昏暗的天空,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指关节发出“啪啪”的响声。

报信的人已经回来了几个,这说明有很多人已经开始做逃避洪水的准备,但杨国权还是感觉烦躁。从镇上人们的表现便可以看出,即便提前知道了消息,抱有侥幸心理,以及行动迟缓的人们依然不在少数。地里的麦子眼见着尖都黄了,他们舍不得;家里的东西太多,他们也舍不得。不看到滔天的洪水扑来,总是有一部分人觉得呆在家里就能躲过去。

“少爷,吃饭了。”肖四推门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个大托盘,放在了桌子上。

杨国权点了点头,坐在桌前,拿起筷子,又停了下来。他抬头说道:“让厨房多做几个菜,装在盒里,杜老先生他们在上游观测水情,到现在还没回来。我去看看情况,顺便给他们送些饭。”

“好的。”肖四笑得有些怪,杨国权分明从他眼神中看出了暧昧,那种男人才能读懂的意思。

“笑什么?”杨国权斥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尽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

嘿嘿,肖四干笑两声,说道:“少爷,我可什么都没想,什么都没说啊!”说完,逃也似地窜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