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从汉奸到英雄> 第十四章 在船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在船上(1 / 2)

 嘿嘿,两个傻B,杨国权站在船头,冷笑一声,一坐在虎子端来的板凳上。.

凉风习习,水波粼粼,几条船排成一队,沿着惠济河顺流而下。两岸入眼都是滚滚的麦浪,要是不发水,今年的收成可真是不错啊!

杨国权轻轻叹了口气,在历史的车轮下,个人的力量显得那么弱小而无力,他明知道这肥沃的、即将收获的豫东平原即将变成一片泽国,却无法去阻止,更无力去阻止。甚至想力所能及地救曲龙镇这方圆百里的百姓,对他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敲锣打鼓出告示,满世界去宣扬,有人相信吗?黄河决口,你咋知道的?你算是哪路神仙,还能掐会算呀!别说老百姓不相信,说出来,恐怕连亲近的人也以为自己脑子出了问题。当然,杨国权对于说服身边的人,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虽然不是很圆满,但也算能取信于人。至于老百姓,他还真是比较发愁。

提前割掉马上要收获的麦子,还不跟杀了他们一样,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为了能吃饱肚子,懦弱的百姓也有可能变成狂猛的老虎。看看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哪一次不与肚皮的饥饱有关。

而且历史上,黄河决堤后,许多百姓得到消息却因舍不得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庄稼,仍守在家中,他们尚怀一丝侥幸,希望黄水不要流过自己的村庄,或者指望寨墙能挡住洪水,但随着水势越来越大,土墙经水一泡很快出现断裂,接着轰然倒塌。这时,再想逃跑,洪水太大,别说粮食,连活下来的希望也很渺茫了。

杨国权拧眉沉思,始终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他抬头看着用力撑蒿的郑老成,看他熟练而轻松地将船行得又快又稳,不禁出声赞道:“不愧是船老大,确实有两下子。”

嘿嘿,郑老成笑了两声,说道:“吃这碗饭的,没两下子可不行。”

“今年这河水不大呀!”杨国权随口问道:“这一路上,都不用桨吗?”

郑老成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惠济河八个河汊,十六道弯,三个锤子滩,放在往年,那都得用桨。长官说得对,今年河水不大,现在又是枯水期,只用篙就差不多了。”

“船老大,往年这惠济河水最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是否冲垮过堤坝,淹没过田地?”杨国权关心地问道。

郑老成沉思了一下,点头道:“有的,有的,民国十九年暴雨连下,那大水就漫过堤坝,淹了好大一片地,还淹死了很多人呢!”

杨国权点了点头,心情愈发沉重。郑老成所说的淹死很多人,与即将发生的花园口决堤事件根本算不了什么,根本没有可比性。

“少爷,看样子,今年是不会发水的。”虎子在旁边宽慰道:“要是少爷还担心,不如咱去请白马滩的张神仙,设坛祭神。”

“张神仙,很厉害吗?”杨国权随口问道。

“长官有所不知,张神仙可是河神的凡躯本身,作起法来,河神一上身,那可是了不得。”郑老成郑重地说道:“只是要请张神仙出马,花费不是小数,祭河神时可能还需要童*童女或是年方二八的黄花闺女。”

“哦,还有这样的说道,给河伯娶媳妇吗?”杨国权皱了皱眉,小说课本上就有西门豹治邺的文章,怎么到了这个年代,还会有如此愚昧的事情。骗钱骗吃都可原谅,借着封建迷信害人性命,却是罪不可恕。但他脑海里不光是恨这些个图财害命的神棍,而是想到了其他的东西,原本还是模糊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嘿嘿,河神常年在水里呆着,也是觉得闷得慌呗!”虎子没心没肺地笑道。

杨国权白了他一眼,嘲笑道:“我看你才是闷得慌,放心,我记着你的事呢,看中了哪家姑娘,你就娶,花多少钱,少爷我包了。”

“呵呵,少爷就是好。”虎子讪笑了一声,蹲在一旁,挠着脑袋想起事情来,好象在琢磨身边哪个姑娘更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