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仙道异世录> 第二十七章 道德真篇,一气化三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道德真篇,一气化三清(1 / 2)

仙道异世录 沧浪水月 更新时间 2021-08-28

 “道德真篇,一气化三清。weNxUe好厉害!果然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居然是《一气化三清》的修炼法门,果然是太上老君显灵了啊。”被魔神从脑袋上面钻入的云逸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感慨的说到。

原来那块云逸找了很久的那块据说是母亲花了100块人民币从山上道观的道士那里开过光的玉石粉碎过后,化为一道青光,进入了云逸的眉心。这时云逸才知道,这块玉石并不简单,而是一块九天陨石,而这陨石却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块。

却说有一贤人,姓尹名喜,字公文,本是西周康王朝中大夫。自幼好观天文,习得占星之术,颇能知前古而见未来之事。昭王二十三年,尹喜见天下将乱,遂辞大夫职,请任函谷关令,自此便在函谷关潜心修道,虽不得明师,却也延年益寿,不觉竟是数百年过去,历经数朝,早至周敬王四年。一日,尹喜于楼观之上夜观天象,忽见东方天际有重重紫云汇聚,长达三万余里,状如飞龙,自东向西滚滚而来。尹喜大惊,遂作歌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即召手下守关兵卒道:“三月之内,必有大圣人自此关经过。汝等切须在意,莫叫错过。”

又命清扫关前通路四十里。于是日日斋戒沐浴,以待圣人。七月十二日,临近天晚,尹喜如常登城楼等候,忽见一老者骑青牛而至,须发如雪,面如婴儿,身穿布衣。尹喜滚下楼去,开了关门冲出关去拦住,翻身便拜:“老师,等得徒儿好苦也!”

老子笑道:“你等得苦,我亦好等。”原来这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投玉女腹中寄胎为人,孕育八十一载,方破胁而出。其时九龙拱地而出,龙首吐水,灌洗其身。亦连行七步,步步生莲,口称:“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姓李,因其双耳长大,故名李聃。生时须发皆白。及待长成,任洛阳守藏室之史,广有门徒。

时有孔仲尼者,曾问道于老子。归来,弟子问之:“可得见乎?”答曰:“见之。”又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后不知何故,辞官西行。

其时尹喜便请与老子同出函谷,老子笑道:“不忙。”遂与尹喜同登楼观,做五千余言以传世,名曰《道德经》。

老子挥笔开始书写。在动笔的刹那黄钟大吕般的天音响彻天地,一阵阵的祥云瑞气向函谷关聚集,祥云中无数的金甲天神,银甲天神吹着各种法器,击打着发出雷霆的天鼓,发出无数赞美的声音。

数千个古字如涓涓细流在竹简上流淌,老子笔走龙蛇,刷刷点点,一气呵成,当手中的笔停下时,笔下的一行行古字慢慢淡去,随后竹简灰飞烟灭,像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摧毁了这一切。

旁边,尹喜瞠目结舌,这种事情太神异了,数千个古字排列在一起,让《道德经》无法显化在世间,似乎这是一篇不应出现在世上的密文。

老子无赖的叹息一口气,神情黯淡了许多,尹喜见到老子的叹息,眼中一阵精芒闪过,突然想起函谷关旁的山峰上有一块天上掉落下来的巨石,于是将此事告知老子。

老子听后眉头立刻舒展,老子笑道:“法不可轻传,此乃天授也。且随我上山。”

二人一路如履平地。虽然风雪连天,二人全不在意。方上得半山腰,只见无数的神光自那峰顶倒刷下来,住当住老子两人的去路。老子笑道:“果然不凡,吾道成也。”老子把青牛一拍,那牛儿足生祥云,起在半空,径奔山顶而去,无数神光竟然自动的分向两旁。

来到山顶,无数的神光退回山顶中央的巨石当中,巨石恢复了青色。老子以指代笔,在巨石上书写起来,数千个古字如涓涓细流在巨石上面流淌。

刹那黄钟大吕般的天音再次响彻天地,一阵阵的祥云瑞气向函谷关聚集,祥云中无数的金甲天神,银甲天神吹着各种法器,击打着发出雷霆的天鼓,发出无数赞美的声音。

但是当书写到最后一字时,“呜呜呜、、、、、、”的声音响彻天地间,好像是鬼神在嚎叫,天地在哭泣,刚刚聚集的祥云瑞气化为阵阵雷云,五颜六色的,随后一道道的彩色雷霆划破虚空,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风云变色,山河动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