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寒食节。
既是寒食节,抱腹岩上,也就省去了庖厨之劳。除了各家自带的干粮,太守府的仆役,也送上些肉干,果脯之类。好在热水还是敞开来供应的,抱腹岩上的名士们,也不至于肚寒。
因昨日各自来的时候不同,所以许多人尚未见过,也乘着这个机会相互打个招呼,一边也是想多结识几位名士。毕竟在这样的场面,结识的人越多,扬名的机会也就越大。
荀家虽然眼下势微,可是正如李缘所说,荀圣的门学,经过这许多年,弟子何止万千。当年的李斯,韩非,张苍,浮丘伯,淳于越等人,哪个不是如雷贯耳,甚至封侯拜相。
就连高祖皇帝的亲弟弟,第一代楚王刘交,以及名满天下的陆贾,贾谊这几个也是荀圣的学孙。
这些学子学孙,平日里未必会去帮着荀家,可是若真有人想对荀圣发难,或者想对荀家不利,只怕他们也不会完全袖手旁观。
所以当荀立领着一子二侄走出茅庐之后,立刻也是有人上来招呼。
荀立一边微微笑着一一答过,一边把荀昭等三人介绍于众人结识。众人对于年仅十岁的荀昭尚且并未太在意,倒是对荀慎和荀积两人的言行风度大为赞赏。
荀昭自然不会计较太多,没太多人注意自己也好,正好暂且落一个清净。
所谓的介山筵,其实并不是宴席,正所谓“音律为食,学谈作酒”,也正是如此。
正看间,忽然觉得耳边的喧闹之声渐渐低了下去,抬头去看,却见有两人身着褐色儒衫,由五官掾李缘陪着,正朝这里走来。
荀昭和荀慎看在眼里,顿时不禁吃了一惊,互相对视一眼。两人都是看出,眼前走来的这两位,正是昨天夜里听荀昭奏篴的两人。
既然是由五官掾李缘陪着,那么此两人的身份自然也是明显,其中一位必然是河东太守文教,还有一位,却是不知道是谁。但是看着文教对此人也极为恭敬,只怕就是李缘所说的那位长安来的贵客了。
荀昭朝两人看,两人也是看见了荀昭,对笑了一声,一起朝着荀昭这里走来。
“蒙小友昨日赠曲,卫绾方知圣人所言,三月不知肉味是何滋味。”走在最前面的那位,走到荀昭身边,微微笑道。
卫绾?岩上众人顿时都是勃然变色。没想到文太守这次办介山筵,居然把此等大贤也请了过来。
卫绾,当年曾为文帝御车之士,不过正如御车之术名列六艺之一一般,汉代的车夫,并不像后世那般地位低下。所以文帝即位后,拔卫绾为中郎将。
景帝继位,卫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七国之乱时,率河间士卒平叛,立有大功,升中尉。三年后,又以功封列侯。
如今的卫绾,更已是位居太子太傅,名列三公。
这般的大贤,居然会主动来和一个小孩子问候,还叫他小友,众人顿时不禁惊诧不已。
一时间,众多的目光投向了荀昭,有惊讶,有嫉妒,也有赞赏。
荀昭昨夜奏篴,并非只有卫绾和文教两人听到。也有几个用心听了的,只觉得那首篴曲虽是手法还略有些生涩,可是其中旋律,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奏不出来的。只是念着天色已晚,贸然前去打扰,未免无礼,却没想到因此会错过了与卫太傅,文太守相熟的机会,顿时也是大为懊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