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新时代> 第八十章 桑蚕甘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章 桑蚕甘蔗(1 / 2)

大明新时代 法布**** 更新时间 2021-08-23

 宋锦杰本可以衣锦还乡,带着高建修赠送的大把银子回乡显摆。.WenXue高建修也希望通过宋锦杰带回大量的银钱回去招募这些亲兵。大家一看,老宋这几年生死未卜,竟然在广东当军官发财了,这势必能增加高建修在那些边军中的分量,让他们为了前途和钱途,不惜南下广东。

本来按照高建修的设想,只有一个边军来投靠,就给二十两以上的安家费,当过骑兵或者军官的,三十两。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高家军的吸引力。

但是,明代还没有银票,而香港到广东,路途遥远,路上并不太平,总不能驮着数千近万两银子穿越半个中国。当然,明末的金融业还算比较发达,有了会票。也就是在甲地某钱庄存钱,带上钱庄开出的会票,可以到乙地此钱庄的分支机构提取银子。但是,这样的钱庄很少,而且有汇兑的城市更少,基本就是两京、经济发达的省会才有这样的钱庄。而陕西乃大明穷省,好像还没有这样的钱庄。所以,高建修不能让宋锦杰带大量的银子,只好找出好不容易存下的三百两金子还少量白银让老宋回家给自己招兵买马。毕竟陕西靠近蒙古,加上本身就养马,还是有不少的良马的。等老宋招募数十近百边军,直接骑马回来,一举两得,既加快赶路,还带回陕西战马。

要说明末的金子还真不多,高建修总共也就一千三百两金子,这一次就拿出三百两,也算是大手笔了。自从葡萄牙人来之后,由于欧洲金贵银贱,而亚洲银贵金贱(相对于比价而言),中间有个差价。所以,欧洲人从大明套回了不少金子回欧洲去了,导致大明金子稀缺。

带着四百两金银,宋锦杰骑着阿拉伯战马带着随从带着高建修的任务衣锦还乡了。

高建修送走宋锦杰后,赶到澳门和广州各地视察了,现在贸易季节,走私特别严重,特别是那种小生意人手提肩扛的,一个人走私没几十两银子,但如果数百人数千人甚至数万人走私,那数量就巨大了。所以需要加大力度打击走私,为市舶司增加税收。

乘坐一只两百料的江海双用小战舰,高建修来到了新会县。最近自己都在香港,虽然市舶司有自己的大舅子李云松和黄维托在替自己干着,不会出了大差错。但是,市舶司的那部分衙役,也是自己的宝贵财富,毕竟也是花了自己很多心血的,武器精良,战斗力比一般的大明军队要强得多,自己可不能长时间冷落了他们。

珠江的洪峰已过,这个小的风帆战舰借助风力加上摇橹,可以在江面上缓慢行驶。新会县,实在是个好地方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桑树,有些桑树上还挂着熟透了的桑椹。远处,还有正在疯长的甘蔗。一派田园风光。

不对啊,怎么就没见到田里的水稻呢?高建修赶忙到叫住几个在田间的老农,问问为什么不去就没有种水稻的?

老农见到高建修有枪有炮,一班衙役凶神恶煞,吓得哆哆嗦嗦。

“老人家,不要紧张。本官不是县衙里的,不管事的。就是问一下,怎么我看这周围数百里,田地里都是种桑树、甘蔗什么的,却没有一家种水稻。要知道,在国朝初年以来,新会县可一直就是广东的产粮大县。怎么现在就没有种水稻呢?”高建修好生奇怪,虽说这经济作物赚钱,但是粮食也不能不种啊。

三老头开始诉苦,说种水稻根本就不赚钱,交了租子和赋税后,所剩无几。大概数十年前,广东蔗糖和生丝畅销,种甘蔗、桑蚕还能赚些钱。但是所有东西一多了,就不值钱了。现在大家种甘蔗、桑蚕,也赚不了钱。桑蚕、甘蔗的收购价都被那些商人们压得很低。而蔗农、蚕农们由于处于弱势,如果不卖,那就要一文钱都没了,只好忍气吞声。

“那为什么不回来种水稻呢?反正都是不赚钱?”高建修更搞不懂了,既然经济作物农民也不赚不了钱,怎么不转型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