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社会文学>刺明> 第2章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刀就是草头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刀就是草头王(2 / 2)

刺明 拉丁海十三郎 更新时间 2019-08-17

张准随口说道:“你说,耗子是你二哥,大名叫做杨大浩。你大哥叫做杨锐锋。你弟弟叫做杨敢生,你妹妹叫做杨凌雪。”

话音未落,杨映菡忽然身子一震,仿佛是抽搐了一下,跟着抬起手来,似乎是擦了一下自己的眼角,然后低着头,掀开布帘,飞快的消失了。

“奇怪。”

“就算是我恢复了记忆,你也不需要这么激动吧?”

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决定下炕来,到外面去走走。

掀开黑乎乎的门帘出去。外面,是一块混乱的空地,有杂草,有垃圾,有全身脏乎乎的小孩在玩耍。空地的周围,是几十间的茅草屋,外表都破败不堪。为了弥补墙壁的漏洞,只要是能用的东西,都用上了,泥巴、草帽、斗笠、芭蕉叶、蜘蛛网……

有的茅草屋顶上,还压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用的,也不担心半夜石头掉下来,刚好砸在脑门上。有的茅草屋上面,还长着茂密的黄瓜藤,就是没看见黄瓜的影子,可能是季节不对。不知道谁家的屋檐下,挂着很多干透的葫芦。

茅草屋前面的臭水沟,黑的好像是倒了墨汁。因为天气冷,水流好像都被冻住了。隐约能够看到被冻死的苍蝇,也不知道被冻死在里面多久了,恐怕至少得几个月吧?牛虻嗡嗡嗡的叫声,显得格外的刺耳,可是看不见牛在哪里。空气中不知道弥漫着什么味道,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后世混乱不堪的棚户区。嗯,准确来说,后世的棚户区,都要比这里好多了。

“二愣,我家在这边啊。”

忽然间,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来。

不用看,就知道是耗子,嗯,他的大名叫做杨大浩。

耗子走过来,熟稔的说道:“小丫正在给你煎药,你要不要过来坐一下?”

张准摇摇头,迈步向前。

他要观察观察周围的地形。

这是一个军人的习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第一时间要熟悉的,就是周围的地形。只有将四周的地形全部都搞清楚了,万一有突事件,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明末是实实在在的乱世,人命如草芥,崇祯七年以后更是如此,他可不想再次遗憾的死在别人的手中。

有了前世的教训,张准现在不相信任何的正义公理。

他只相信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二句话是:乱世人命如草芥,有刀就是草头王。

“二楞,你去哪里?”耗子急忙跟在他的后面。

“我随便走走。对了,我对这里基本上没有印象了,你帮我介绍介绍吧。”张准说道。

“烂地方有什么好介绍的。”耗子满脸的不情愿。

“好歹这里也是我们的家乡啊!”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

耗子只好絮絮叨叨的解说起来。

按照朱元璋当初的规定,每个千户所应该有112o名军户,每个卫应该有56oo名军户,这是标准的编制。除了军户之外,还有小旗、总旗、镇抚、百户、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都指挥使等各级军官。卫所参加是大明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展到现在,已经完全废弛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军户逃亡不断,现在浮山所在册的军户,只有不足45o名了。

明朝时期,山东莱州府和登州府的民户本来就少,生活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军户。嘉靖时期,倭寇不断侵略山东沿海各地,民户大量内迁,剩下来的数量就更少了。崇祯四年孔有德等人占据登州府作乱,以人相食,着实是杀了不少人,导致军户的数量也大大的减少。现在的莱州府和登州府,可谓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半夜能听到的,只有野狼的嚎叫。

他俩所住的地方,叫做杨家屯,是浮山所辖下的二十五屯之一,大概有六十多户人家,所有的人口加起来,可能有六七百人。由于位置比较偏僻,山东的各地内乱,都很少波及到浮山所。杨家屯没有一幢像样的建筑,全部都是茅草屋,一看看过去,就是后世的棚户区,甚至比棚户区还要更惨一点。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太变态,军户是世袭的,老子死了儿子顶上,一人是军户,全家都是军户,连嫁过来的媳妇都是如此。军户轻易是不能脱籍的,随着时间推移,户数没有任何增加,实际人口倒是增加了不少。整个浮山所的人口加起来,可能有几千人。

但是,大部分的人口,在黄册(相当于明朝的户口本,封面是黄色的,通称黄册)上并没有记录。换言之,这些人都是黑户。国家“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不管这些人的死活。究其原因,自然是卫所的各级军官搞鬼了。中饱私囊和吃空饷,没有哪朝哪代比大明朝更厉害的。

“玉麟,药煎好了,你快点过来喝吧!”

两人转回到杨家屯中间的空地,杨映菡的声音刚好袅袅的传来。

很温柔,很动听,很有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