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签到使我幸福> 第六十四章 分分分,系统的命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 分分分,系统的命根(2 / 2)

签到使我幸福 疯二神 更新时间 2021-08-20

所以,那两千积分。他暂时不打算动。

这是节流措施。

另外,他也在思考开源。

想来想去,他手里的东西,卖了钱能结算积分的,其实不少。但全部卖出去,也攒不了多少积分。

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到什么好点子。

却被杨琨给提醒了:“封燊,我刚才看稻谷可以收了。”

封燊可谓豁然开朗。

对啊。他怎么忘了胭脂米?

水田里种的是胭脂稻。稻种是系统给的。

种出来的稻子,系统肯定会将功劳揽过去。要是卖出去,应该也会结算成积分。

据说胭脂米的价格很高。

二十亩的胭脂稻……

“全部成熟了。”

“我刚才咬过,谷粒很饱满,应该都可以收割了。”

“那你觉得,产量有多少?”

杨琨迟疑了一下,说:“一亩应该能有四百多斤谷子吧……”

这个产量,如果是杂优种肯定是很丢脸的。但那是胭脂稻啊。

封燊笑着说:“那不错。”

二十亩,就是有九千斤。出米率大概七成左右。应该能出六千斤米……封燊心算了一下,发现自己可能太过乐观了。

就算按照网上能查到的最高价卖掉,也不过是两千多万。

而且未必能卖那么贵。然后还要分很大一部分给销售渠道方……

不是他大方。

真正做过生意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价格越是高昂东西,市场就越小,销售渠道就越关键。

如果他想将胭脂米卖成高价,且尽可能快地卖掉,就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渠道。而且要给这个渠道足够的利润。

所以,到最后,他能得到销售额的一半就算不错了……

好吧,如果最后能得到一千多积分,其实很相当了不得了。

他亲自去水田看了一遍。稻子确实熟了。

这二十亩水田只能是人工收割。

水田边上挖了沟养鱼的,市面上最小型的收割机都不好在这样的小块田地里操作。

他回去跟杨琨商量了一下。杨琨建议他找人来收割。

封燊深以为然——他也会割水稻,但那活计好多年没做过了。

而且,一亩田水田,一个人至少要收割两三天吧。

那得请不少人才行。

另外,他家没有晒谷地……他还要买些东西晒谷子。

他转回家里,还没进二进,就听到那两条蠢狗猛吠。

有人来了?

封燊加快脚步,进了三进却看到两条蠢狗冲着一侧瓦面吠着。

他抬头一看……哟呵,是老相识了。

瓦面上有一只黄鼠狼。

这黄鼠狼,这一个多月来,他已经见四五次了。

农庄里人多了,厨余就多了,老鼠也跟着多了起来。

这黄鼠狼大概是被那些老鼠吸引来的。

封燊见到了也不会对它怎么样,几次之后,它见到封燊虽然也警惕着,却也不会见到了就跑开。

其实,黄鼠狼是很凶狠的动物,要是被逼急,不管对手是什么,都是敢于拼命的。

但黄鼠狼是挺聪明的动物。它要拼命的前提,是跑不掉了。

封燊看到它逃到了瓦面上,却不肯走了。知道有退路,连臭屁都不舍得放。就在瓦面上挑衅两条蠢狗。

那两条狗见到封燊,吠得更起劲,似乎是要让他看到自己有多卖力看家。

封燊笑骂了一句:“还想加鸡腿呢?滚,自己不会捉老鼠,你还不许行家里手来?”

养了将近三个月,这两蠢狗吃得好,到处野,已经长得相当高大了。

被骂了之后,蠢狗们呜咽一声,夹着尾巴遛了。

封燊看黄鼠狼一眼。

它不肯走,大概是这里食物多。那他也就没必要管它。

他要先好好算一算自家的稻子收割了,需要买些什么、要买多少才能保证稻谷能尽快晒干。

因为没有水泥地,为了避免晒谷子时避免混沙土,可以用圆簸箕。但他家的水稻不会少。用圆簸箕不知道要用多少股个。

而且,这个季节也有可能会下雨。

一旦下雨,他能及时将所有簸箕都搬回去避雨?

想来不容易。

他向来想去,还是觉得用地膜合算。买回来还能用好些年。

不过地膜也要两层才行。一层铺在地上,另外一层防着下雨。

另外,他也需要考虑谷子在什么地方晒。在院子里肯定不行。最好是在门外的地坪。

哪里是用石渣铺的,比较平坦。不过石渣地,在翻晒时耙谷子也容易刮破地膜。那下面还要铺一层帆布才行。

另外,需要预防下大雨,水沿着边沿渗入地膜。周围还要垫高一些。用砖头应该就可以。

在晒干之前,要是遇到下雨,直接将地膜盖上面就行。而且晚上也不用收,直接盖上,也能避免被露水打湿。

那也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气力。

这要花一笔钱,但肯定值得。

既然开那些水田,以后肯定还是要继续种的。一次做好,以后都能受益……

他得到镇上看看那些东西有没有得卖。

顺便去村里看能不能找人来收水稻。

——听杨琨说,现在村里不少人家都自己做生意了。

‘南山居日常’第二期,就有溪口村乡亲全体出场。

那一期播出后,到溪口村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现在每天都有三四百人,要是到了周末更多。

游客多了,乡亲们做生意的热情越来越高。

他现在找人收稻子未必有人愿意来呢。

开车来到村里。他果然发现村里三三两两的游客。村里的村道也给干净多了。

原本村道了两边都是杂草。现在却全部清理了,铺上了石渣。湖边的柳树下,也安装了一些木头椅子,看着做工很粗糙。

但也有几分原始的韵味,应该是村里乡亲们自己做的。

村里也比以前干净多了。

封燊看着都觉得舒服了许多。路边的房子,大多变成了门店,大多是卖小吃的。

什么饺子、凉粉、云吞、五香牛腩、加酱面、钵仔糕……封燊这时才知道,原来村里的乡亲们竟然不少人都有自己一门拿手绝活。

这些游客,未必会在溪口村逗留太久,但这里这么多好吃的,在附近玩的游客,或者是路过的,总有愿意驻留一会,买点东西吃。

看到村里变得欣欣向荣,封燊也与有荣焉。这其中有他一份功劳呢。

他将车子停路边,来到杨村长家。发现这里做了改造。

围墙内建了一间小屋子,而临路的围墙开了一个大窗户。窗子前面有几个牵着孩子的游客。

他们似乎是在买包子。

等游客提着包子走了,封燊才走过去。

“欢迎光临……诶,封燊你来啦?”

穆婶戴着一个白色帽子罩住了头发,嘴巴面前也戴着个透明塑料口罩。再从窗口看进去。里面粉刷得干干净净的,蒸屉之类的一目了然。

他笑着:“穆婶生意好啊!”

“托你的福。能挣口饭吃。”穆婶的表情可不像是只能口饭吃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