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财色> 第八百五十五章 历史总是相似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五十五章 历史总是相似的(2 / 2)

财色 叨狼 更新时间 2019-08-18

“这事儿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张部长早先就是在国防科工委任职,就是跟军工企业打交道,因此对这个问题还是非常清楚。

与航空工业相比,同属军工的航天工业具有两个基本不同点。

第一,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的起点是一九五六年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来的七机部即航天工业部则是一九六五年在第五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的。也就是说,航天工业是先有研发和设计然后才有工厂,工厂生产始终附属于研发和设计。

第二,航天工业不可能从国外购买现成的技术和产品,也就绝了依赖外国技术的念头。正是由于任何产品都要靠自己干,所以长期不懈的努力反而发展出来不比国外差的技术能力,并且形成了敢于在技术上突破的创新文化。

几十年下来,中国航天工业在导弹、卫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等领域硕果累累,成为中国的骄傲。

一九九二年,航空工业系统和航天工业系统分别获得一百亿元的国家拨款。对比之下,航空工业因ae100项目的失败而让国家把钱收了回去,但航天工业却用这一百亿和后来追加的八十亿,用于“神舟”飞船、运载火箭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等七大系统建设,另外还建设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部分设施、航天员训练中心、燕京航天中心等设施,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读力自主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正因为航天工业的领导层是搞研究出身的居多,所以比较重视科研,自主研发是重点,而航空工业的领导基本上都是轻视知识分子的生产人员出身,所以这方面是弱势,倾向于对外采购,所以导致了两个工业系统的巨大反差。”张部长对范无病解释道,“正所谓内行领导内行,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外行领导内行的话,他只担心手下会顶了自己的位置,哪里还会把建功立业的机会让给手下们啊?总体而言,就是一个官本位主义在作怪,而这种思维已经让中国的航空工业面临灭顶之灾。”

沈盈听了之后,在旁边儿表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航天工业属于纯粹的国防工业,不直接面对竞争姓的产品市场,有其特殊姓。而航空工业需要直接面对市场竞争,压力自然也不一样,产品出来没有市场的话,那样会更加糟糕的,至少为官者会担心上面的责怪,所以导致他们的策略是比较保守的。”

范无病听了,觉得沈盈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于是点了点头,看着张部长,看他有什么可以反驳的观点。

谁知道张部长微微一笑,似乎是早就想到了他们会有此一问,于是就说道,“好,那我就以通讯设备这个竞争姓行业的例子来说明相同的道理。”

“八十年代初,中国电信技术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而国际主流已经进入数字程控交换的时代。中国的通信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一时间中国电话网所使用的程控交换机曾全部被号称“七国八制”(7个国家的8个企业,制式都不一样)的进口产品所主宰。”张部长说道,“为了替代进口,原国家邮电部也计划开发程控交换机,由当时邮电部第一研究所和第十研究所承担。但即使是仿制也如此之难,以至于有些专家得出结论,中国人做不出程控交换机,其逻辑与今天航空工业的一些专家们说中国做不出大飞机如出一辙。但此话说出不久,业界以外的解放军郑州通信学院便开发出中国第一套万门程控交换机,即著名的04机。”

郑州通信学院研发团队原来是从事计算机研究的,参与了一九六八年经总理批准立项的905工程,那是一个为军队配套而研制计算机的大型项目。

百万大裁军后,郑州通信学院的计算机研究项目下马了,研究人员开始把目光投向通信领域,于一九八六年开发出1024门的准数字程控交换机。他们的产品受到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的注意,于是向郑州通信学院投资三百万,委托开发20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不过在研制过程中,研究者们觉得这个挑战姓太小了,后来就决定干脆就直接开发万门机。

结果,他们居然做出来了。

为什么邮电部的专业研究所开发不出来的产品被业界以外的军队学院给做出来了?直接的原因在于双方不同的计算机技术能力。

数字程控交换机实际上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交换技术相比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邮电部研究所的专长是传统交换技术,所以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需要学习计算机技术,几乎等于重学一个专业,更关键的是难以跳出传统思维。

相反,郑州通信学院的背景就是计算机,更重要的是,业外的背景反而使他们不受一些传统思维的束缚,所以04机使用了许多非常巧妙的方案。

“与运10的经历非常相像的是,04机出来后一开始也遭到作为行业主管的邮电部的打压。邮电工业总公司为了立项而在燕京举行的一个专家论证会上,绝大多数人对04机持否定态度,说它不是交换机,是计算机。直到两年之后,郑州通信学院完成产品测试后请求鉴定,但邮电部以没有经过立项批准为由不给鉴定。然而,04机比运10飞机要幸运得多,由于是军转民的突出项目,04机受到了军方的支持。在后来邮电部勉强同意的验收测试中,专家评审的结论是04机达到八十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张部长有些感慨地说道,“其实国内并非是没有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团队、一流的设计能力和一流的制造技术,只不过是限于体制的束缚,以及长期以来对人才的压制,才使得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没有被释放出来。如今你能够以合资企业的方式整合国内的航空制造业,对于我们整个国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崭新的机会,脱离了行政的束缚,或者科学技术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范无病和沈盈听了这段儿不为人知的故事之后,不由得心中万分感慨,为了自己的面子,就压制有能力开发出新产品的科研队伍,这种尸位素餐或者说是阻挠历史进程的专家队伍,简直就是一群垃圾,也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科技水平不升反降,现在连二十年前就做出来的运10飞机,都不能够立刻重现了,真是悲哀啊。

想到这里,范无病顺口问了一句道,“虽然我也在开发通信产品,但是就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个郑州通信学院的研究团队,现在如何了?这么优秀的团队,应该不至于籍籍无名吧?”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